對於永瑆、永璂和蘭馨、方豔四人得到乾隆的賞賜一事,紫薇心裏未嚐沒有疙瘩。畢竟她也望風了不是?可是聽了婉妃的解釋之後,紫薇也釋然了。那幾個,不是嫡出,就是養在皇後跟前的,自己自然是比不上的。
可是,紫薇的心裏未嚐沒有心結。她發現她跟方豔是越行越遠了。紫薇也隻能認命。畢竟方豔是養在皇後跟前的不是?
除了羨慕和那一絲絲的嫉妒,紫薇什麼都做不了。
同樣,方豔也讓永瑆羨慕不已。因為方豔有財啊。
以和靜和和婉的夫婿為首的駙馬們跟方豔定了一大堆的烈酒——草原上沒有久不行啊——全部用真金白銀支付,一下子讓方豔的荷包變得鼓鼓的。而方豔在京中的酒樓的生意也非常好。
問題是,永瑆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方豔發財,他卻隻能守著那一點子份例過活。
這真是歧視有木有?
因為是阿哥,因為旗人不能行商,永瑆就被禁止接觸這些東西。而方豔,因為是女孩子家,一個學習管家,就可以讓下麵的人做這個做那個,輕輕鬆鬆地避開了旗人不得行商的門檻。
讓乾隆高興的是,這孩子是個真的有能耐的。本來,每到災荒之年,必定會有大量的流民湧入京師,還會帶來瘟疫什麼的。可是這孩子一動手,看看那些養殖場種植場,看看那些紡織作坊印染作坊各種作坊,那些流民一進入京師範圍,隻要去官府指定的地點領一個牌牌,就有人帶他們去專門的地方檢察身體。一個月以後,確定身上幹幹淨淨沒有疾病,就去做工,還不算匠戶,攢夠了錢就可以回家買房置地。就是想留下也不成問題。
擔心出產的東西積壓在手裏?京師這麼大,那些官吏們的薪水又隻有那麼一點,即便是柞蠶絲的絲綢料子,沒有桑蠶絲來得柔軟,價錢低一點,照樣有人捧場,更不要說蒙古王爺拿著大把大把的銀子等著買呢。
乾隆不要太高興,他隻是讓皇後和內務府給方豔行了個方便,就得到了這麼好的效果,當然開心。
乾隆轉頭將六部的官員臭罵了一頓,又賞了方豔好多東西,回頭就準備著微服出遊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