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全麵戰爭
全國戰爭是指一國或多國進行全麵動員,運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的整體力量進行的戰爭。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主張堅持全民族的全麵抗戰,反對單純由政府進行片麵抗戰,並在其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將黨的組織、人民政府、人民軍隊和各種抗日民眾團體的力量組織起來,使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條戰線密切配合,形成了協調一致的對敵鬥爭。這是真正的人民的全麵戰爭。在西方,對全麵戰爭有不同的解釋。美國軍方認為,“全麵戰爭”是大國之間投入全部資源並危及一個主要交戰國生存的武裝衝突。在實際用法上通常指可能發生在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大規模戰爭。
QJZ89式重機槍
QJZ89式12.7毫米重機槍係統以平射為主,用以殺傷敵集群目標,壓製輕型武器火力點,毀傷輕型裝甲目標;必要時,它還可實施高射,對武裝直升機等低空目標進行射擊。該係統由重機槍、白光瞄準鏡、微光瞄準鏡、穿爆燃彈和穿燃彈曳等組成。
QW-18防空導彈
QW-18防空導彈最大的特點是采用了雙波段紅外被動導引頭,對目標尾焰和蒙皮兩處熱源進行探測,從而牢牢鎖定目標。因此QW-18的抗幹擾能力非常強,它的靈敏度和精確度在目前的國內同類型導彈中是最強的,在國際上也是處於領先地位。
QW-11防空導彈
QW-11防空導彈是前衛導彈家族的最新成員,是專為抗擊巡航導彈而研製的新型號,同時仍保留了攻擊低空飛行的直升機、戰鬥機和攻擊機的能力。
QW-11便攜式防空導彈也和前衛家族的其他成員一樣,可方便的移植到高機動性能的車輛底盤上,使其能夠為行軍狀態下的野戰部隊提供伴隨保護。QW-11便攜式防空導彈長度為1.477米,重量為10.68千克,戰鬥部重量1.42千克,整個武器係統總重為16.9千克;它的最大射高為4 000米,最小射高30米,最大殺傷斜距5 000米,最小為500米;作戰轉換時間為10秒。
QW-11防空導彈采用了先進的“觸發+激光近炸”複合引信和數字化的信息處理技術,使它在反導能力上獨占螯頭。與單純使用觸發式引信的便攜式導彈相比,激光近炸引信抗幹擾能力更強,而且能在使導彈在目標附近引爆,對付巡航導彈這類難以直接命中的小型目標有非常好的效果。
齊柏林飛艇
齊柏林飛艇是一種或一係列硬式飛艇的總稱,是著名的德國飛船設計家斐迪南·馮·齊柏林伯爵在20世紀初期以戴維·舒瓦茲所設計的飛艇為藍本,進一步發展而來。由於硬式飛艇技術的成熟,使大型化成為可能。因為能力較同時期飛機優秀,可裝載大型貨物,在航空事業早期具有輝煌成績。
驅逐艦
驅逐艦是由魚雷炮艦發展而來的一種艦隻,19世紀90年代正式登上海軍的舞台。後來逐步發展成為能夠反潛、防空、護衛、支援兩棲作戰的多功能艦艇。驅逐艦的排水量、火力、裝甲、航程比起戰列艦、航空母艦和巡洋艦來都小很多,但是它卻有著這些大艦所沒有的一些特點,它機動靈活、吃水淺、航速快等,就憑這些驅逐艦就可以立足於各類海軍艦艇之中。
旗艦
旗艦亦稱指揮艦,是海軍艦隊、海上艦艇編隊的指揮所,或是艦隊、編隊指揮員所在的艦。“旗艦”的名稱來自於一些外國海軍指揮艦通常懸掛有該級指揮員的代旗(也稱首長旗、司令旗)。如美國海軍上將旗為藍底4顆白色五星;中將旗為3顆白色五星;少將旗為2顆白色五星;準將旗為1顆白色五星。在海上見到掛有代旗的軍艦,就可知道該艦是哪一級軍銜軍官擔任指揮員的旗艦。所以艦隊或編隊指揮官乘座的指揮艦稱為旗艦。但是有些國家海軍不設代旗製度,故稱為指揮艦。
旗靶
旗靶使用高度為2 000~4 000米,最大使用速度550千米/小時,拖靶機為殲M5或米格M15比斯飛機,全套旗靶總質量小於22.5千克。
旗靶由旗幅、旗杆、配重輪、防磨輪、四股繩、彈簧掛鉤、拖繩、旋轉接頭、保護套連接杆等組成。旗幅為長方形的旗麵,用黑色錦綸篩網製成,旗幅長12.5米,寬1.578米,旗幅上縫有錦絲加強帶,在離旗杆2米處縫有一根白色標誌帶,當旗幅損耗至此線時就不能被使用了。旗杆長1.9米,用來連接旗幅、四股繩、防磨輪以及配重輪,並使旗幅在空中保持垂直與穩定。配重輪和防磨輪的作用是在起飛滑跑時避免旗杆與跑道摩擦,在空中由於配重輪重於防磨輪,可使旗幅垂直於空中。
旗靶也是一種地拖靶,使用前將旗靶放置在跑道端頭,拖繩成“之”字形擺好,拖靶機滑跑時逐漸拉直拖繩,帶動旗靶滑跑。拖靶機滑跑到達一定速度時爬升,帶動旗靶升空。旗靶離地後,由於配重輪重量大於防磨輪,使旗靶在空中像一麵旗子一樣被拖曳。當飛機爬升並達到預定的高度和速度後,拖靶機平飛進入預定的靶區空域,這時後方兩側的飛機就可以輪番進行水平攻擊,作打靶訓練。打靶完畢後,靶機降至適當的高度和速度,飛行員按動釋放按鈕,將旗靶投下,拖靶機返航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