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同源異形盒基因
同源異形盒基因是在1984年被發現的,科學家們將這一發現譽為“生物學中的一個劃時代的裏程碑”。美國生物學家愛德華·劉易斯為了弄清生物的體型結構與基因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證實生物體從一單個的受精細胞開始,要發展成為含有數以億計的特化細胞的軀體,生物體內所有的細胞都含有一套完全相同的基因。但是,有些會變成骨骼的一部分,有些會變為抵抗疾病的抗體,而另一些則會長出毛發。在胚胎生長過程中,每個細胞中的各種基因的開和關造成了細胞的特別功能。這些基因數量不多,但具有善變的特性。由於它們的突變,使生物體的某些部分長錯地方被稱之為“同源異形盒基因”。
烴氧化菌
石油是由各種碳氫有機化合物組成的,這種碳氫化合物叫“烴”。石油雖然被深埋在地下,但總有一些烴會透過岩層縫隙跑到地層淺處。而烴氧化菌有個怪癖,生性喜歡吃烴,它們專門聚集在含烴的土壤中,過著以烴為“食”的生活。雖然偷偷溜到地表層來的烴很少,但對烴氧化菌來說足以維持生命並繁殖後代了。因此,勘探隊員如果在某地區的土壤裏發現大量的烴氧化菌,說明那裏很可能有石油。於是,配合其他找礦手段,就可以確定石油礦藏的分布範圍了。因此烴氧化菌無形中就成了采油向導。烴氧化菌還可以為人類除弊興利。工業廢水中常常含有能汙染環境的有毒烴,人們利用烴氧化菌的食性,在廢水池中“放養”少量烴氧化菌,它們邊“吃”邊繁殖,最後,有毒烴被吃光了,廢水也就變成了有用的水。
碳水化合物與磷
人們破譯了遺傳密碼,也在基因、染色體的某些機理以及環境對遺傳的影響等方麵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對於生物遺傳的細節、生命過程的本質還沒有完全掌握。譬如核酸、蛋白質以及細胞中的其他有機物、無機鹽與生命活動的關係及其生理機能的發生和變化等。
1905年,英國的科學家哈頓,就發現失活的酵母可以在磷酸鹽中恢複功能。從此,開始注意到磷酸基在生物體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直到現在,科學家們還在探索生命與磷的關係。最近,美國科學家們又發現人體中碳水化合物結構在細胞間相互作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細胞黏連分子是一種糖原蛋白,其功能是吸引白細胞到特定的區域,因而在免疫係統中起關鍵的作用。這種分子的活性部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從科學家們對磷、糖類與生命活動的研究中不難看到,闡明生命的起源,研究生命的本質,揭示生命活動的奧秘,仍然是自然科學界一項跨世紀的偉大使命。
突觸延擱
在化學傳遞性突觸中,從興奮到達突觸前神經末梢起,即從發生去極化起,到在突觸後細胞中產生突觸後電位止,有一個時間延擱,稱此為突觸延擱。在哺乳類動物中樞神經係統中,突觸延擱是0.2~0.3毫秒,在蛙的神經肌肉接頭約為1毫秒。突觸延擱是傳遞物質從神經末梢釋放、向突觸間隙擴散而作用於突觸下膜所需要的時間,但其大部分是消耗在傳遞物質的釋放上。
T細胞
T細胞是淋巴細胞的一種,在免疫應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T細胞於骨髓中生成,然後在胸腺內分化成熟,成熟後移居於周圍淋巴組織中。T是“胸腺”的英文的第一個字母。T細胞膜表麵分子與T細胞的功能相關,也是T細胞的表麵標誌,可以用以分離、鑒定不同亞群的T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