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 毒 蛙
許多兩棲動物身上都帶有毒素,能夠從皮膚上散發或分泌出毒汁。世世代代以來,亞馬孫雨林的土著人一直用它們身上的毒汁來塗在捕獵用的弓箭上,使之更具殺傷力。
箭毒蛙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其交配之前,雌蛙和雄蛙會在一起嬉戲。在最終雌蛙產卵、雄蛙射精前,它們會花上2~3個小時互相朝對方跳躍。交配後,雄蛙把受精卵放在自己的背上,受精卵會在那兒孵化和成長。
許多箭毒蛙的表皮顏色鮮亮,經常帶有紅色、黃色或黑色的斑紋。這些顏色在動物界常被用做一種動物向其他動物發出的警告:它們是不宜吃的。這些顏色使箭毒蛙顯得非常與眾不同——它們不需要躲避敵人,因為攻擊者不敢接近它們。
簡單擴散
簡單擴散也叫自由擴散,特點是:
(1)沿濃度梯度(或電化學梯度)擴散;
(2)不需要提供能量;
(3)沒有膜蛋白的協助。某種物質對膜的通透性(P)可以根據它在油和水中的分配係數。簡單擴散是被動運輸的基本方式,不需要膜蛋白的幫助,也不消耗ATP,而隻靠膜兩側保持一定的濃度差,通過擴散發生的物質運輸。簡單擴散的限製因素是物質的脂溶性、分子大小和帶電性。一般說來,氣體分子(如O2、CO2、N2)、小的不帶電的極性分子(如尿素、乙醇)、脂溶性的分子等易通過質膜,大的不帶電的極性分子(如葡萄糖)和各種帶電的極性分子都難以通過質膜。
節肢動物門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00萬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身體兩側對稱。由一列體節構成,異律分節,可分為頭、胸、腹部,或頭部與胸部愈合為頭胸部,或胸部與腹部愈合為軀幹部,每一體節上有一對分節的附肢。附肢有雙枝型和單枝型兩類。節肢動物的重要特征是體外覆蓋著幾丁質的外骨骼,又稱表皮或角質層。在相鄰體節之間的關節膜上,角質層非常薄,易於屈折活動。附肢的關節也可活動。節肢動物在生長過程中要定期蛻皮。前後兩次蛻皮之間的階段叫做齡期。循環係統為開管式。水生種類的呼吸器官為鰓或書鰓,陸生的為氣管或書肺或兩者兼有。原始的節肢動物靠體表交換氣體。神經係統為集中型鏈狀神經係統。有觸覺、味覺、嗅覺、聽覺、平衡和視覺等感覺器官。眼有單眼和複眼兩種。複眼由2個眼組成,能感知外界物體的運動和形狀,能適應光線強弱和辨別顏色。多數節肢動物雌雄異體。陸生種類常行體內受精,而水生種類有很多為體外受精。一般是卵生,也有卵胎生;此外,還有孤雌生殖、幼體生殖和多胚生殖等形式。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金滴蟲目
金滴蟲目是藻類植物的一門。色素體中含有葉綠素a和c,還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及少量的葉黃素和墨角藻黃素,色素體常呈金黃、黃綠或褐色。
植物體類型多樣:單細胞或分枝絲狀體,能運動或不能運動。產生的動孢子,多具兩條不等長或等長的鞭毛,還有少數類群無鞭毛,但能伸出偽足作變形蟲樣運動。細胞裸出或具以果膠質為基質的矽質鱗片,或具囊殼。金藻為能運動的單細胞種類,其繁殖方法為細胞縱分裂以形成兩個子體細胞;群體的種類除細胞縱分裂外,也常斷裂成兩個或更多的新群體。此門藻類最獨特的無性生殖方式為在原生質形成的靜孢子,多呈球形,有時為橢圓形。孢子萌發時,其原生質形成一個新個體。有性生殖尚未發現。
金藻門約200屬,1 000多種。中國約有30種。多分布於清潔的貧營養型淡水中,也有的生於半鹹水或海水中,通常在冬、春和晚秋季節生長旺盛。一些種類常作為貧營養型水體的指示生物,如魚鱗藻、錐囊藻等。
金 線 鲃
金線鲃屬魚綱、鯉形目、鯉科、金線鲃屬。金線鲃體長,側扁,頭後背部顯著隆起呈弧形,體重約0.1~0.25千克。頭細長,背麵平直,稍下彎。吻尖細,口端位,上唇薄而下唇厚。須2對,發達;吻須短,頜須伸達眼後緣的下方。鱗細小,沿側線鱗則比較大,側線鱗61~69,側線略下彎。背鰭外緣稍內凹或平截,背鰭刺較細,基部粗硬,後緣鋸齒細弱,頂端柔軟分節,起點位於腹鰭稍後。全身呈淡黃色,頭側與背部略帶青灰色,體側近背部有許多淡灰色圓斑;腹部白色,各鰭均為金黃色。
精子介導的基因轉移
精子介導的基因轉移是把精子作適當處理後,使其具有攜帶外源基因的能力。然後,用攜帶有外源基因的精子給發情母畜授精。在母畜所生的後代中,就有一定比例的動物是整合了外源基因的轉基因動物。同顯微注射方法相比,精子介導的基因轉移有兩個優點:首先是它的成本很低,隻有顯微注射法成本的1/10。其次,由於它不涉及對動物進行手術處理,因此,可以用生產牛群或羊群進行試驗,以保證每次試驗都能夠獲得成功。
間 蜂 猴
間蜂猴體形大於倭蜂猴但小於蜂猴,成體體重一般為400~700克,體長250毫米左右。上體色似倭蜂猴,但毛端白色尖明顯,體背中央有明顯的暗褐色脊紋,體毛很少卷曲。倭蜂猴和間蜂猴的標本,經比較,兩者在體型大小、外形和毛色差異、齒型結構和其他形態結構上均有差異,而非年齡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