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子午儀”衛星導航係統的組成(1 / 3)

Z“子午儀”衛星導航係統的組成

“子午儀”衛星導航係統由衛星網、地麵跟蹤站、計算中心、注入站、美國海軍天文台和用戶接收設備六部分組成。

衛星網由4~5個衛星組成,衛星軌道在赤道上空約1 075千米處,衛星以7.3千米/秒的速度繞地球旋轉,運行周期約107分鍾。衛星網仿佛是一個“鳥籠”,地球在其中旋轉,每當衛星在地平線上空出現一次,就有一次定位的機會。

地麵跟蹤站一共有4個。每個站都由定向天線來跟蹤衛星,接收從衛星發來的信號並進行處理、記錄,然後將數據連同時間修正量傳送到計算中心。

計算中心根據每個跟蹤站傳送來的數據,計算出每顆衛星未來16小時內在格林尼治時間偶數分鍾開始時刻的位置,經編碼後送往注入站。

注入站對數據進行存儲。每12小時進行一次數據注入,用來替代衛星中原來所存的數據,並對衛星上的時間信號作修正。

海軍天文台接收衛星在偶數分鍾時刻的時間同步信號,與格林尼治時間對比後,把時差值輸入計算中心,以實現衛星、跟蹤站、計算中心、注入站和用戶設備的時間同步。

“子午儀”衛星導航係統能覆蓋全球,但該係統也有缺點:不能瞬時連續定位,定位的時間間隔平均為35~100分鍾;定位誤差為40~80米,用戶本身的速度也會引起較大的定位誤差;它隻提供二維(經度與緯度)數據。因此它還不能適應高速航行的需要。因此到90年代後期該係統關閉了。

為了滿足現代軍事導航的需要,在70年代,美國就開始研製一種可連續定位、精度更高的衛星導航係統“導航星”全球定位係統,它是目前最重要的衛星導航係統之一。

智能網電話服務

智能網是采用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開發的一係列智能化程度較高的電話業務。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存儲程序控製技術提供的智能開始在電話網的支撐網中得到應用。智能網電話服務主要有:

(1)受話人付費電話業務。

(2)大眾服務業務。

(3)應急業務。

(4)信用呼叫卡業務。

(5)可選記帳業務。

(6)虛擬專用網業務。

(7)廣域集中小交換機業務。

(8)通用號碼業務。

(9)個人呼叫號碼業務。

(10)附加計費業務。

(11)用戶本地信令業務。

(12)移動電話業務。

傳統通信網正在向智能網發展,使之在各種情況下經常處於最佳運行狀態,即使偶然出現故障,甚至在戰時被敵方破壞情況下,仍具有自行組織、自行修複的功能,以確保信息網有效地工作;也可提供各種智能服務功能,如念號接通、即時翻譯、自動錄音和輔助決策等功能。

智能生活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央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項方案,內容是借助多功能手段和視聽識別係統建立一種智能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由“家庭大腦”指揮一切,能滿足各類人的口味。

門的把手識別出你的手以後,門將自動開啟。當你跨過房間的門檻時,電視機即自動打開並選出你所喜愛的節目。室內環境溫度也將根據你身體的需要自動調節。家庭中心大腦不僅同理家機器人而且也同其他家用電器相聯接。

這套係統將做成無繩裝置。此設計方案有三項目標:加強安全,提高舒適度,使日常生活變得輕鬆。該方案用了多種手段和聲音識別方麵的最新技術。聲音識別是該方案的關鍵因素之一,與電腦聯網的所有設備都能識別聲音,而且還可以識別人體語言。隻要做一個簡單的手勢,電視機就啟動。未來房間將裝有一個中央攝像機,這就是“家眼”,“家眼”能識別進入房間的人。說話人的聲音將由電腦自動加以選擇,看是誰說的。安裝在客廳角落處的一架鋼琴會演奏貝多芬的交響曲。當有人進入房間時,電燈會自動點亮,人一離開又自動熄滅。為了增加居家的安全,在皮鞋鞋底安裝電子“跳蚤”。房子能夠識別主人。還有一種安全係統用於識別別人穿房主人的皮鞋的情況,這一裝置是由聲碼在起作用。如果某人穿了房主人的鞋,但是不知道主人的聲碼,將被拒之門外。

綜合業務數字通信網

先進、高效的長途通信網絡是完成信息傳遞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發達國家都已基本淘汰了人工接續網,而用自動交換網來替代。過去長途通信網都是采用模擬式的,現在已逐步向數字化方向發展(或者是數模兼容)。綜合業務數字通信網(ISDN)已被認為是通信網建設的發展方向,它不僅可以用來進行電話通信,也可傳送非電話信號(如文件、圖表和電腦數據等),開放電報、傳真、電視、數據傳輸等各種通信業務。

在綜合業務數字通信網中,傳輸和交換的信號都是離散的數字信號,其設備都需要采用數字設備,如果是模擬電話需要進行傳輸或交換,則必須先經過“模/數”轉換設備(A/D)把它轉換成數字信號後才能進網,到達接收終端時,再經“數/模”轉換設備(D/A)變換為原始的模擬電話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