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石油、地質、醫療、農業、工業、氣象等部門,“七五”期間共開發出26個實用的專家係統,其中10個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研製的施肥專家係統,針對性強,效果好,在全國15個省的70多個縣推廣應用,增產糧食5N5億千克,棉花7N7萬擔,節省化肥25萬噸,為農民增加收入4億元。
專家係統應用在軍事上的著名實例是在1991年初的海灣戰爭中。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遇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怎樣盡快地把大量的軍隊(約50萬人)和物資裝備(約130億磅)從美國和歐洲運到沙特阿拉伯境內。政府資助的一個小組在6個星期內開發了一個規劃專家係統來規劃運輸工作,大量的SUN工作站運到了沙特。由於使用了專家係統,使得重大的運輸任務如期完成。軍事空運司令部司令漢·約翰遜上將不無得意地說:“曆史上還沒有哪個國家運送物資和人員能這麼多、這麼快和這麼遠。”
專家係統創始人之一、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埃·費根鮑姆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專家係統應用情況做了一番調查研究,他總結說:幾乎所有的專家係統至少能將人的工作效率提高10倍,有的達到100倍甚至300倍;使用專家係統節約了大量的資金,如著名的DEC公司的用於計算機組裝的係統XCON,每年為該公司贏利1N5億美元,一些小型的基於PC機的專家係統每年也能節省10萬美元。
專用用戶電路
專用用戶電路(也叫專線電路),即用戶摘機後,不需要撥電話號碼,就能自動地接通預定的被叫用戶。這種電路每時每刻都是接通的,專供給待定的兩用戶使用。
智能網
智能網是一種“隱藏”在現存電腦通信網裏的網,享有“網中網”之稱。它的基本設計思想是通過對傳統網絡結構的改造,在網絡單元之間重新分配網絡的功能。例如,可以把交換機的業務邏輯和交換邏輯分開,分別由不同的網絡單元來完成,這樣就可以以有限的基本功能組件構成大量的電信業務。用戶一旦需要增加新業務或改變業務類型時,不需改變交換機的軟件,隻需改動一下業務控製點中的邏輯,輸入不同的參數,對功能組件重新進行組配就可以了。
智能機器人
專家係統和智能機器人是人工智能發展最快的兩個分支,前者是模擬人的思維活動,後者則要代替人的肢體行為。智能機器人是機器人發展的高級階段。第一代是工業機器人,在20世紀50年代出現,由於其靈活性(可編程)、通用性,在許多工業領域(首先是汽車工業)得到廣泛應用。第二代是具有感知能力的機器人,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以裝配機器人為先導,應用於電子、電氣、精密機械製造等產業。第三代是具有智能的機器人。一個智能機器人應具備三個方麵的能力:感知環境的能力,執行某種任務而對環境施加影響的能力,把感知與行動聯係起來的思考能力。
當前國外的智能機器人已轉為麵向中小企業甚至個人,美日等國已研製出用於工業、醫療、服務等領域的小型微型機器人。如日本三菱電機公司的垂直多關節型微型機器人,有五個自由度,用PC機編程,操作簡單,價格低廉,適合於裝配和移載作業。美國的食品行業正在普及服務機器人,它可在餐館內環形軌道上行走,顧客在座位上按動開關,機器人聽召即來,為顧客送上快餐或飲料,服務時間僅需15~30秒。日本已有家庭清掃與警衛機器人、醫院護理機器人、娛樂機器人。
問答題
1.世界各國的數學家、生物家、化學家以及計算機專家正在合作研製未來的液體DNA電腦。這種電腦有哪些優點?()
A.體積小B.存儲量極大
C.運算速度極快D.最大限量地減少能耗
2.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在哪一年誕生的?()
A.1946B.1976
C.1980D.1983
3. 寬帶綜合業務數字網是目前國際、國內通信和信息領域的熱門話題,是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礎。它具有哪些顯著特征?()
A.高速化B.綜合化
C.標準化D.數字化
4.子午儀衛星導航係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A.衛星網B.計算中心
C.地麵跟蹤站D.美國海軍天文台
5. 專家係統和智能機器人是人工智能發展最快的兩個分支,前者模擬人的思維活動,後者則要代替人的肢體行為。一般來說,一個智能機器人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A.感知環境的能力
B.執行某種任務的能力
C.把感知與行動聯係起來的思考能力
D.高級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