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光音天授記品第二十一

爾時會中。有八十俱胝光音天子。見諸阿修羅王乃至梵天王等。於世尊所。各現神變作諸供養。複聞如來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歡喜踴躍得未曾有。是時天主。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頭麵敬禮住立佛前。白言世尊。有三摩地。名照明諸法。若有菩薩。善修習此三摩地者。則能入解一切諸法。複能獲得無量辯才。所謂無著辯才。加持辯才。善巧辯才。美妙辯才。適意辯才。離縛辯才。安隱辯才。甚深辯才。微妙辯才。無等辯才。乃至獲得如來所有最上辯才。世尊。何故名為照明諸法三摩地。若菩薩摩訶薩得此三摩地者。於一切法無有尋伺及彼作意。若離此者。則無疑惑。若於諸法斷除疑惑。於一切處通達無礙。何以故。以彼諸法離自性故。若了諸法自性無有。彼菩薩則能入解阿字義門。所謂阿者無作。阿者普遍。阿者非有為。阿者非無為。阿者無不成就。阿者無所依止。阿者非動。阿者非亂。阿者非分別。阿者非離分別。阿者非畢竟。阿者非散壞。阿者非形色。阿者非顯色。阿者非住持。阿者非定住。阿者非知。阿者非見。阿者非言說。阿者非離言說。阿者非思議。阿者非離思議。阿者非去來。阿者非入出。阿者非有表。阿者非無表。阿者非名。阿者非相。阿者非對治。阿者非覆障。阿者非盡。阿者非無盡。阿者非二。阿者非不二。阿者非真實。阿者非虛妄。阿者非求。阿者非離求。阿者非淨。阿者非離淨。阿者非執。阿者非離執。阿者無生無所不生無少法可生。阿者無滅無所不滅無少法可滅。阿者不空無所不空。阿者無相無所不相。阿者無願無所不願。如是解已知非戲論。是名入解阿字義門。世尊。又複諸法從意中生。由阿字故引生達字。若能入解達字門者。則能入解一切教法。所謂入解有為法無為法有表法無表法世俗法勝義法。世尊。勝義法者。唯一真如。以言詮顯何由能解。世尊。如人夢中作種種事。夢境非實但有假名。覺已了知皆由心造。世尊。如空穀中傳於音響。自性無實從和合生。世尊。如幻化人作諸幻事。愚夫不了謂為實有。世尊。又如陽焰妄生水想。智者了知本無其體。世尊。又如鏡中現諸色像。妄生分別實不可得。諸法性空亦複如是。但為悅豫彼愚夫人。畢竟諸法本來寂靜。世尊。我昔曾聞先佛所說勝義諦法。得真實見。是諸天子。作此說已。佛所印可。頭麵作禮。以偈讚佛。

世尊善達第一義  故能展轉說諸法

諸有聰慧佛真子  於佛教海能遊戲

世間少智愚癡人  由著我故不能解

我及我所本來空  十方求之不可得

如見陽焰本非水  愚夫妄想作水解

如是顛倒執為我  皆由染慧迷真智

由於五欲生愛樂  備受生死諸楚毒

諸蘊自性本來空  愚夫枉墜於諸趣

彼無正智心狂亂  於諸苦境妄為樂

為三毒火鎮燒然  未嚐覺悟生怖畏

愚夫不厭諸垢惑  如隨怨賊為親友

聞如來說勝義空  返生驚怖或輕毀

猶如世間怯弱人  雖持利劍心憂怖

如來演暢正法門  所謂微密一阿字

出生最上真實慧  如平坦地生喬木

善能降伏眾魔軍  速證無上菩提道

牟尼有諸勝弟子  了達如是第一義

既自消伏三毒垢  見餘毒者施法藥

以八正道大船筏  運載群生出有海

令知諸法本來空  息諸異論妄分別

明人舍邪歸正道  夙昔曾修彼善根

了法體性本來空  心無所著即解脫

若達法性即同佛  是名大智那羅延

諸法性空無所空  亦無係縛及縛者

真如寂滅離諸相  體非垢染亦非淨

以其法爾本如然  非煩惱縛亦無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