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1)

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以九年麵壁。獨契真機。隻履西歸。原無多說。至於立雪斷臂之徒。悉皆直參上乘。一心相印。又何語之足錄乎。雖然自佛法入中國。已有四十二章。即盧老出東甌。亦著譚經妙論。又何語之不足錄乎。黔居邊鄙。佛法罕聞。明末宼亂。四方禪侶。鹹避地乞食。於其間。或著衣持鉢。不墜家風。或掛板懸槌。洪宣法教。於是諸家各有語錄。於中片語接人。吐辭見道者。亦不乏也。但以遠在天末。不獲廣播中州流傳海內。善一大師。心竊惜之。廼不辭跋涉。徧歷諸山。博采各家語錄。集之成帙。名以會燈。過餘求序。欲授之梓。餘謂之曰。甞聞。繪雪者不能繪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繪花者不能繪其馨。繪泉者不能繪其聲。繪人者不能繪其情。語言文字。固不足以見道也。今公集諸家之語。得無謂道在是乎。曰唯唯。否否。昔道副有言。不執文字。而亦不離文字。以為道用。今諸家之語。雖造詣不無優劣之殊。識力或有淺深之異。然皆繫籍宗門。表彰吾道。故某欲投之名山。公諸勝剎。具眼者自能辨之。庶不致謂黔地邊方未聞佛法也。是則某之誌也夫。餘曰。有是哉。不在語言。而亦不外於語言。不執文字。而亦不離於文字。是誠教外別傳也。因弁言簡端。

康熙壬午嘉平月紫池集山道人程春翔書於北隴之偶石齋中

佛法與聖教無二。聖教洋溢中國。極而至於日月霜露所照墜處。莫不有聖人之教焉。嗚呼盛矣。佛法徧一切處。恒沙世界。無不同沾化澤。初無此豐彼嗇之殊。而或隱顯互異者。則必待乎時之至焉。時未至強之弗行。時至矣遏之弗止。而旋轉乎至與未至之間者。則端賴英傑者出。肩荷斯道。殫心思竭勞瘁。積歲月之功。以底於成。固未易易言之也。昔夫子刪詩。而不錄楚風。說者以為孔子外之。不知其時禮樂教化獨盛中土。自荊以南歌謠未著。故采風者。無得而錄焉。今楚風已絕。盛於諸夏矣。黔南遠在天末。去中原萬裏。其民風樸遫。山川嶮巇。聲教幾所勿及。即拈花一脈。自唐宋以迄勝國。是少聞焉。天龍善禪師。慨然起任其事。蒐羅散失。取明季諸老。以至於今。行超明實。四輩語錄。共若幹卷。裒然成大集。名曰黔南會燈錄。少室一燈。於是徧照乾坤矣。癸未夏送板入藏。過餘問序。餘因慨黔南佛法泯沒數百年矣。不謂顯揚之時乃在今日。使無苦心大力如天龍者。則將終於勿彰。近而諸方。遠而後學。孰知從上有此一派宗師法要哉。或從上諸老。其光明會當出世。故於常寂光中。默相天龍以成盛舉。抑天龍即是祖位中人。以現在身。點檢前生自家物。自然精當。從此黔南佛法。與中原分道揚鑣。互相雄長。厥功顧不偉哉。天龍既以佛法為己任。今東南法派紊亂極矣。如孔子之作春秋。筆則筆。削則削。使猖狂草澤之徒。不得妄自位置以淆宗統。廓清之功。又邁越茲錄一等矣。葢此在彰善。而彼在癉惡。皆春秋之義也。是為序。

旹。

康熙歲次癸未年桂月。

予誥經筵講官禮部尚書加二級長水杜臻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