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3)

上堂。秋光澹蕩。秋水澄清。菊英映日。瘦石抱雲。不是向上機要。豈當參學眼睛。卓拄杖雲。亮座主。五更畵角聲。

上堂。倩女離魂。巧手王維畵不成。檢點將來。命根不斷。五祖演雲。那箇是真。那箇是假。依前走入伊圈繢。至今轉身不得。為甚如此。相思怨悵梅花影。搖曳窓前不是君。

上堂。海眾雲臻。機前如電。到頭霜月滿堦墀。依前錯過本來麵。咄。雪嶺六年。鼓起朔風如箭。放開一天星鬥。打失唇皮兩片。阿嗬嗬。會也麼。冬至日長添一線。

小參。吟風嘯月。潄石枕流。錯過自家麵目。寒氷發焰。枯木花開。打失參學眼睛。饑餐渴飲。閒坐困眠。依前無本可據。安禪息定。返本還源。未免業識茫茫。若人檢點得出。一生參學事畢。

小參。四十九年。不曾說著一字。舌頭無骨。末後拈花。口是禍門。將謂天曉不露。誰知腳下泥深。一朝露柱頻撫掌。多少赤手弄猢猻。德山棒如雨點。臨濟喝似雷奔。阿嗬嗬。笑殺萬象與森羅。舉天衣懷雲。芭蕉聞雷開。還有耳麼。葵花向日轉。還有眼麼。若也會得。西天即是此土。若也不會。七九六十三收。師乃豎拄杖雲。今日木上座。拶碎有情窠窟。無情喫驚。劈破無情麵孔。有情喫驚。驀然木上座惡發。各與三十拄杖。免得纏繞葛藤。未審木上座。還受檢點也無。擲拄杖雲。葛藤葛藤。

小參。野蔬花香。野水味長。惟有野僧家。全然沒伎倆。半間茅屋無心補。夜來星鬥煥文章。會則瓊樓玉宇。不會則徧地刀鎗。

僧投書次雲。家常消息。師雲。快露布將來。僧作禮。師雲。勘破多時。僧遂呈書。師袖卻雲。還有麼。僧罔措。師喝出。

問。如何是見滲漏。師雲。眼中著楔。如何是情滲漏。師雲。笑裏有刀。如何是語參漏。師雲。口是禍門。

問。如何是古佛家風。師雲。一瓢一衲。如何是古佛道場。師雲。柳陌花衢。如何是古佛受用處。師雲。哩哩蓮花落。進雲。恁麼則與時人共出一手也。師雲。爾未夢見在。

頌廓然無聖話。一夕嚴霜逼歲寒。梅花吐白月孤圓。清香不著人間價。散作長堤幾樹煙。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月掛珠簾玉一鈎。斷腸何事問東流。夜猿啼罷西江冷。蕩盡氷壺一葉秋。

俱胝凡有問即豎一指。倚天長劒逼人寒。凜凜金戈帶淚看。老去戰聲頻入耳。何年扶醉話宵闌。

對一說。滾地楊花隨馬走。拍天桃浪化龍鱗。玉壺滿酌風流酒。要寄荼[菧-氐+(林/糸)]架上春。

普安鬆巋善權位禪師

楚北瞿氏子。因世亂入黔。寓安順之太虗硐薙染。依含光圓具。參月幢和尚印證。住安南之萬壽。普安之鬆巋。次遷慈雲。後復鬆巋終老。塔於本山之麓。

上堂。豎拄杖雲。位上座。生性莽鹵。不通佛法文字。不明善惡因果。單單者條拄杖。佛來也打。祖來也打。隻要斷諸人命根。未審眾中還有傍不甘底麼。良久雲。饒伊縱有擒龍誌。者裏那容捋虎鬚。喝一喝下座。

浴佛上堂。兜率何年得道。毗嵐園中顯妙。靈山會上拈花。惹得旁人恥笑。付甚麼涅槃妙心。設許多經律論教。不肖遠孫。今不管長與短。直把惡水驀頭澆。佛債祖冤一齊報。

上堂。有時恁麼。把斷要津。不通凡聖。有時不恁麼。指鹿為馬。證龜成鼈。有時不恁麼中恁麼。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有時恁麼中不恁麼。將丈六金身。作一莖草。且道。恁麼底是。不恁麼底是。喝一喝雲。依稀似曲纔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小參。法本無生。心何有滅。生滅兩俱空。洞然如皎月。擬問箇中消息。拄杖驀頭便楔。

小參。無毛鐵鷂奔西東。鐵柱牽蜓拽高峰。跛足蝦蟆天外呌。泥鰍合眼跳虗空。內有一句。大用全提。檢點得出。參學事畢。

小參。舉楊岐示眾雲。薄福住楊岐。年來氣力衰。寒風吹敗葉。猶喜故人歸。囉囉哩哩。拈起死柴頭。且向無煙火。師雲。山僧雖是他家兒孫。怎奈家風各別。薄福住鬆巋。家貧無卓錐。衲子望巖退。長年靜打隈。地爐燒鬆火。熱豆爆寒灰。自倒還自起。嘯傲白雲堆。

示眾。即心即佛。迷頭認影。非心非佛。忘前失後。隔林見煙知是火。墻頭見角識是牛。祇如海底魚蹤。空中鳥跡。又且如何覔捕。豎拂子雲。摩尼妙寶原無價。要識真金火裏看。

示眾。春日融和百鳥啼。桃紅李白花滿枝。分明露盡深深意。會得原來是祖機。靈利漢知不知。耳聞眼見好消息。咄。

示眾。翠竹黃花。便是祖師西來大意。青山綠水。無非諸佛淨妙法身。歷歷全彰。明明顯露。為甚當麵錯過。不自領會。祇因悞入桃園裏。竟到如今尚未歸。

舉臨濟痛棒話頌曰。禍福無門口自招。烏藤三頓不相饒。大愚脅下翻身轉。平地波濤萬丈高。

安籠伏龍極乘道真禪師

蜀之杜氏子。年九歲。父母送至合灘寺。禮聖試披剃。初參雪浪靜主。後入黔寓安籠扁山。住靜三載。依雲腹和尚具足。參月幢和尚印可。

小參。者一片無陰陽地。三世諸佛。歷代祖師。俱向此中印證而出。總要潔潔白白。乾乾淨淨。不容一點渣滯。忽地言談。便是屎尿汙濁了也。如何得精淨去。良久雲切。

小參。昨夜三更。瞿曇老子自言。我不是佛。既不是佛。是箇甚麼。示現露地白牛。向八識田中。與眾拖犂拽耙去也大眾還見麼。良久雲。用力耕田人不識。不如緘口過殘年。

小參。椿菜香米酥甜。人人喫著悟心源。心源悟緊照顧。且道。照箇甚麼。燈籠露柱。

示眾。老僧一味不開口。開口未有實義。且作麼生是不開口底實義。良久雲。多嘴作麼。

僧參問。如何是三要。師起身雲。一掃地。二種田。三撥燈。你可會麼。僧佇思。師把住雲。速道速道。僧喝。師雲。胡喝亂喝。有甚交涉。

士問。如何是衣線下事。師雲。大庾嶺頭提不起。士無語。師雲恰。

僧問。如何是佛。師雲。你是石頭。僧佇思。師雲。三十年覔一箇問佛底人。也難得。僧雲不會。師雲。明晨宜早起。

安籠玉泉顯今達古禪師

習安李氏子。於太虗硐。禮法雲披剃。依南華具足。久參月幢和尚。在本寺印可。幢寂後。師繼席。廿有餘載。後寓鬆巋山。示寂安籠。僧俗欽重師道。迎靈骨回玉泉。建塔於和尚莊之雲棲庵側。師誌願世不開爐。故無上堂小參示眾等語。惟頌古一帙。僅收世尊拈花並三關話附此。頌曰。馥鬱香風拂麵來。人天百萬盡疑猜。飲光不識瞿曇意。一笑渾身入禍胎。

我手佛手。弄蛇揮麈。掃破虗空。烏飛兔走。

我腳驢腳。芒鞋倒著。踏遍乾坤。踢翻海嶽。

人人生緣。倒駕鐵船。衝開碧浪。撐破湖天。

半生襄禪師法嗣

習安玉真竺懷印禪師

本郡馮氏子。七歲父母送出家。禮觀凡披剃。矢誌行腳。遊滇至五華寺。參半生和尚圓具。生示參萬法歸一話。發明。遂印證。復歸玉真終老。塔於本山之麓。

上堂。執事白椎雲。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師便下座。有僧把住雲。和尚法要未舉。如何就便下座。師雲。可惜連城璧。徒勞獻楚君。一時打散。歸方丈。

上堂。昨日上堂無一法。今朝陞座太多生。怎奈遼天拄杖子。非思量處善評論。且道。評箇甚麼。良久喝一喝下座。

上堂。驀拈拄杖雲。朝打三千。暮打八百。木人頭喫棒。石女身流血。文殊普賢。遠避他方。釋迦彌勒。含冤莫雪。惟有臨濟德山。稍得一訣。喝一喝。卓拄杖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