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習慣大盤點
上課不愛提問;
迷信權威;
遇事不思考,人雲亦雲;
做事情循規蹈矩,沒有自己的思想;
缺乏好奇心,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
古人雲:“學貴有疑”,“學則須疑”。想成功就要善於思考,想優秀就要敢於質疑。如果你不培養這樣的習慣,那麼成功、優秀永遠與你無緣。
成功需要思考,優秀緣於“質疑”
法國著名的自然學家約翰?亨利?費伯勒曾用一些被稱作“宗教遊行毛蟲”的小動物做了一次不同尋常的實驗。這些毛蟲喜歡盲目地追隨前邊的一個,所以得了這個名字。
費伯勒很仔細地將它們在一個花盆外的框架上排成一圈,這樣,領頭的毛蟲實際上就碰到了最後一隻毛蟲,完全形成了一個圓圈。在花盆中間,他放上鬆蠟,這是這種毛蟲愛吃的食物。
這些毛蟲開始圍繞著花盆轉圈。它們轉了一圈又一圈,一小時又一小時,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它們圍繞著花盆轉了整整七天七夜。最後,它們全都因饑餓勞累而死。
一大堆食物就在離它們不到6英寸遠的地方,它們卻一個個地餓死了。原因很簡單,隻是因為它們按照以往習慣的方式去盲目地行動。
費伯勒的筆記本裏有這樣一句話:“在那麼多的毛毛蟲中,如果有一隻與眾不同,它就能改變命運,告別死亡。”
許多人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對生活提供的巨大財富,隻能收獲到一點點。盡管未知的財富就近在眼前,他們卻得之甚少,因為他們盲目地、毫不懷疑地跟著圓圈裏的人群無目的地走著。
他們隨波逐流,隻是因為“事情一直就是這樣做的”。在這個方麵,他們的行為就像“老男孩”遇到的事情一樣可笑。
“老男孩”的妻子派他去肉店買火腿,他買回來以後,妻子問他為什麼沒讓肉店老板把火腿的尾端切去。
“老男孩”問她為什麼要切掉火腿尾端,她回答說她的媽媽一直就是這樣做的,這個理由足夠充分了。當妻子的媽媽來探望他們時,他們問她為什麼總要切掉火腿的末端,她回答說因為她媽媽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媽媽、女兒和“老男孩”決定打電話給祖母,以解開這個三代之謎。祖母回答說那是因為她的烤肉架太小了,放不下整個火腿,所以要切掉一塊。
好習慣加油站
盲從是缺乏思考,不敢質疑的表現。如今,很多青少年已經或正在做一些沒有理由的事情,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也不知道明天該怎樣做,其做事的慣例就是:漫無目的地盲目行事。殊不知,想成功就要善於思考,想優秀就要敢於質疑。如果你不養成這樣的習慣,那麼成功優秀永遠與你無緣。
相信自己的判斷
享譽世界的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參加一次在歐洲舉辦的指揮大賽。進入最後決賽時,他是三名選手中最後一個上台的。評委會給他一張曲譜。小澤征爾以世界一流指揮家的風度,全神貫注地揮動著他的指揮棒,指揮一支世界一流的樂隊,演奏具有國際水平的樂章。演奏中,小澤征爾突然發現樂曲中出現了不和諧的地方。
開始,他以為是演奏家們演奏錯了,就指揮樂隊停下來重奏一次,但仍覺得不自然。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判委員會權威人士都鄭重聲明樂譜沒問題,而是小澤征爾的錯覺。他被大家弄得十分難堪。在這莊嚴的音樂廳內,麵對幾百名國際音樂大師和權威,他不免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動搖。但是,他考慮再三,還是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於是,他大吼一聲:“不!一定是樂譜錯了!”他的喊聲一落,評判台上那些高傲的評委們立即站起向他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試探指揮家們在發現錯誤而權威人士又不承認的情況下,是否能夠堅持自己的判斷。因為,隻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真正是世界一流的音樂指揮家。前兩位選手也發現了問題,但是他們以為評委都是權威,一定是自己的判斷不準確,隻有小澤征爾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盲從權威,因而獲得了大賽桂冠。
好習慣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