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坦克
1956年,中國獲得了T-54A的技術資料和樣品。與此同時,在蘇聯工程師的幫助下,中國第一個坦克廠在包頭建設完成。到1958年12月,第一輛用蘇聯零件組裝的中國造T-54A開下了流水線。到1959年,617廠已經開始生產完全獨立製造的T-54A。1959年10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建國10周年大閱兵上,32輛中國造的T-54A首次出現在大眾麵前。1959年底,該坦克被正式命名為59式坦克。
59-1式中型坦克
59-1式中型坦克主要戰技性能:
戰鬥全重:36.3噸
單位功率:10.5千瓦/噸
單位壓力:79.9千帕
最大速度:50千米/小時
主要武器:100毫米線膛坦克炮
輔助武器:12.7毫米高射機槍、7.62毫米並列機槍、7.62毫米航向機槍
彈藥基數:100毫米炮彈34發、12.7毫米機槍彈500發、7.62毫米機槍彈3000發
裝甲類型:炮塔鋼鑄造裝甲、車體鋼裝甲板
59-2式中型坦克
59-2式中型坦克主要戰技性能:
戰鬥全重:36.2噸
單位功率:10.6千瓦/噸
單位壓力:79.6千帕
最大速度:50千米/小時
主要武器:105毫米線膛坦克炮
輔助武器:12.7毫米高射機槍、7.62毫米並列機槍、7.62毫米航向機槍
彈藥基數:105毫米炮彈38發、12.7毫米機槍彈500發、7.62毫米機槍彈3000發
裝甲類型:炮塔鋼鑄造裝甲、車體鋼裝甲板
59-2A式中型坦克
59-2A坦克主要戰技性能:
戰鬥全重:36.5~37噸
單位功率:10.3~10.5千瓦/噸
單位壓力:80.3~81千帕
最大速度:48~50千米/小時
主要武器:105毫米線膛坦克炮
輔助武器:12.7毫米高射機槍、7.62毫米並列機槍、7.62毫米航向機槍
彈藥基數:105毫米炮彈37發、12.7毫米機槍彈500發、7.62毫米機槍彈3000發
裝甲類型:炮塔鋼鑄造裝甲、車體鋼裝甲板
62式(輕型)
性能數據:
戰鬥全重21000千克
單位功率15千瓦/噸
單位壓力67.69千帕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類型85毫米/62-85Tc/坦克炮
並列武器口徑/類型/數量7.62毫米/機槍/2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12.7毫米/59式/機槍/1挺
63式兩棲
63式水陸兩用坦克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水陸坦克,1958年10月開始設計,於1960年開始小批量生產並交部隊試用。根據試生產和試驗中發現的問題又作了改進,於1963年3月設計定型,命名為63式水陸坦克並投入批量生產。63式水陸兩用坦克主要技術數據和武器:戰鬥全重18.4噸,乘員4人,公路最大速度64千米/小時,抗風浪能力三級風,1.2米浪高,主要武器口徑為85毫米口徑的62-85Tc式線膛坦克炮,另備7.62毫米並列機槍和59式12.7毫米高射機槍各一挺,該坦克備有夜視儀。
該坦克具有較強的火力,較好的機動性能特別是兩棲性能和適當的裝甲防護能力,主要用於強渡江河和沿海地登陸與反登陸作戰;摧毀敵灘頭陣地防禦設施,消滅敵有生力量和武器裝備,協同步兵作戰,實施火力支援,適宜在多河流、湖泊、沼澤和水稻田等水網地區執行戰鬥和偵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