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雲國的青雲山下生活著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以采石開玉為生,青雲山上有很多原石,但不是所有的原石都能開采出玉石,而且他們采到原石後一般自己並不進行開玉這門工序,因為開玉這個工序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一般人並不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毀掉一塊上好的玉石。但是可以把原石交給專門開玉的師傅進行開玉的工序,而這個工序無論開采出玉石與否都得繳納10兩銀子,這些銀子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會把原石送去開玉而是直接售賣原石,一塊原石不論能否開出玉石都能售出1兩銀子。因此這群人的生活大部分還是比較窮苦的。
朱明一家就生活在這青雲山下,祖輩都是以售賣原石為生,雖不是什麼大富之家,但依靠這山上的玉石,一家人倒是能混個溫飽。朱明的父親是個老實巴交的人,每天去青雲山開采原石,找到後就拿到集市上賣;朱明的母親每天就在家操持家務,把一個簡陋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朱明每天跟著父親在青雲山上到處尋石找石,從小倒也練就一身不俗的尋石本領。青雲山大部分的石頭都不能開采出玉石,大部分采石人都會根據自身的經驗尋找那種品相好的石頭,因為石頭的品相好也好賣一些,畢竟能不能開采出玉石,對他們來說並不關心,隻要能把原石售賣出去能賺到銀子就行了,能否開采出玉石是那些有錢人才關心的事。朱明從小在這山上跑,與山中的石頭打交道,雖然自己從沒開過玉,也不知道自己手中的石頭能否開采出玉石,但對於選石頭他有自己的一套本領。他覺得天下萬物都有靈性,石頭也不例外,這些都是他從附近一個酒館的說書先生那聽來的,聽後深覺有理,就記在了心中。他覺得好的玉石人拿到手上就會感覺到,不過可惜的是他一次都沒碰到這樣的石頭。由於朱明年齡還小,家裏倒也沒指望他能采到什麼原石,隻是隨著他小孩心性讓他跟著父親到處跑。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著,轉眼間朱明也16歲了,由於常年在山裏跑身子骨倒也壯實,由於家境並不富裕,朱明並沒念過什麼書,隻是跟著村子裏的老張頭學了一點識文斷字的本領。這天朱明像往常一樣背著背簍上山尋石去了,這青雲山他可以說熟得不能再熟,一路上輕車熟路很快到了采石點,已經有很多人在采石,他隨意的與眾人打了聲招呼就投入到一天的采石工作中去了,他找了一塊離人群較遠的大石進行開采,拿著錘子敲打起來,山上石頭很多,他需要將大石塊打碎然後從中挑選出原石,再送去售賣。忽然一塊石頭映入了他的眼簾,這塊石頭品相並不出眾,甚至有點醜陋,但朱明卻覺得這塊石頭中好像有什麼東西在呼喚自己,扔下工具把石頭握在手中感受了一下,感覺有一股暖流流入身體,讓整個身體暖洋洋的,朱明知道這次自己可能找到寶了,他堅信這是塊有靈性的石頭,於是揣著石頭下山去了,一路上忐忑不安畢竟還是半大的孩子第一次遇到此等寶物難免心神難安。回到家中就讓母親去把正在集市售石的父親喊了回來,神經兮兮的搞得父母以為兒子出了什麼大事,把父母帶到房中,把房門關上,從懷中把石頭拿了出來說:“爹、娘我可能找到了一個寶貝。”他爹娘一看不就一塊石頭麼也沒怎麼往心裏去,還笑著說這寶貝自己天天撿,這一說朱明急了拿起石頭就往父親手中放,這一放他爹心裏一驚,明白這回孩子可能真撿到寶貝了,一家人激動了半天,最後一家人一合計準備把這石頭拿去開玉,雖然成本高了些但從這原石現在的表現看開出來後定是一塊極品美玉,再一轉手估計就能淨賺好幾百兩。於是一家人取出這幾年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銀子就找開玉師傅去了。
在青雲山最有名的開玉館是碧玉館,那的師傅的開玉手藝不一般,在青雲山這一帶也享有盛名。朱明來到這碧玉館交了錢就直接跟開玉師傅錢師傅進了一個小單間,這也是碧玉館的一個保護措施,畢竟匹夫無罪,懷璧有罪的道理人人都知道,為了不必要的麻煩一般碧玉館都將前來開玉的人單獨帶入一個單間,不管玉的品質如何都不會出去胡說半句。錢師傅估計也是第一次見此奇玉,玉還沒開就如此不凡,於是慎重的進行了開玉,開出後果然是一塊極品玉石,但是具體是哪種玉卻連一輩子和玉打交道的錢師傅也不知道,隻是看這玉的水頭就知道是一塊極品美玉。朱明心下大喜,這下可是賺翻了。拿了玉就出了門,準備去玉坊看能不能遇到識貨之人把這玉給轉手出去,還沒到玉坊就被一白胡子老頭給攔下了。朱明一驚自己不過才得美玉不會這麼快就被人盯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