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3)

佛子菩薩住此法雲地時。知欲界集色界集無色界集。有情界集識界集有為界集無為界集。虛空界集法界集涅槃界集。皆如實知。了知見行煩惱之集。世界成壞集聲聞行集。獨覺行集。菩薩行集。佛力無畏不共佛法色身法身集。以一切種一切智智集。示成正覺轉大法輪入滅度集。入一切法分別顯了集。舉要言之。以一切種一切智智集。皆如實知。又此菩薩以依如是隨智行慧。漸更了知有情變化。業煩惱變化見行變化。世界變化法界變化。聲聞變化獨覺變化。菩薩變化如來變化。於諸一切變化差別無分別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知佛加持法加持。僧加持業加持。煩惱加持。時分加持。願加持供養加持。正行加持劫加持智加持。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諸佛正等覺者入微細智。所謂或入行微細智。或入降下受生微細智。或入生微細智。或入遊戲微細智。或入出家微細智。或入成正覺微細智。或入轉法輪微細智。或入加持籌量微細智。或入涅槃微細智。或入法住微細智。此之一切皆如實知又此菩薩了知佛正等覺者。所有一切秘密之處。所謂或身秘密。或語秘密或心秘密。或時非時籌量秘密。或授菩薩記別秘密。或攝摧伏有情秘密。或乘種種差別秘密。或有情根行差別秘密。或入諸業作用秘密。或行成道覺悟自性秘密此之一切皆如實知又此菩薩了知諸佛所有一切趣入劫智。所謂或時一劫入無數劫。或無數劫入於一劫。或有數劫入無數劫。或無數劫入有數劫。或刹那入劫。劫入刹那。或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或有佛劫入無佛劫。無佛之劫入有佛劫。或入無佛刹或入有佛刹。或過去劫入未來現在。現在劫入過去未來。未來劫入過去現在。或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或短劫入非短劫。非短劫入短劫。一切劫中入相所作。此之一切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諸佛正等覺者所有入智。所謂或入愚道智。或入微塵智。或入刹土身正覺智。或入有情身心正覺智。或入一切處隨順正覺智。或入示現亂行智。或入示現順行智。或入示現逆行智。或入示現思議不思議世間可了不可了行智。或入示現聲聞所知獨覺所知菩薩所知如來所知行智。此之一切皆如實知。佛子諸佛如來智廣無量。於此地中菩薩入智亦無有量。

佛子複次菩薩如是隨順此地之行。逮得菩薩不可思議解脫。無障礙解脫。清淨決擇解脫。普門顯發解脫。如來藏解脫隨順無礙輪解脫。隨三世行解脫。法界藏解脫。解脫輪光耀解脫。無餘境界解脫。佛子菩薩安住於此第十法雲地中。此十解脫而為上首。逮得無量無數百千諸解脫門。如是逮得乃至無量無數百千諸三摩地。無量無數百千陀羅尼。逮得無量無數百千神通引發。

佛子此菩薩成就如是隨智行慧。隨順無量善巧念力。十方無量諸佛如來。所有無量大法光明。大法照耀大法之雲。此一刹那瞬息須臾。皆能堪任鹹能領納。悉能攝受普能任持。佛子譬如娑伽羅雲注大水聚。此除大海餘地方所不能堪任領納。不能攝受不能任持。諸佛所有入佛秘藏。所謂大法光明大照曜大法之雲。此諸有情諸聲聞眾一切獨覺。並從初地至第九地。一切菩薩不能堪任不能領納。不能攝受不能任持亦複如是。菩薩住此法雲地中。此之一切皆能堪任鹹能領納。悉能攝受普能任持。佛子譬如大海一大龍王所注大雨。皆能堪任皆能領納。悉能攝受普能任持。若二若三乃至無量。諸大龍王同一刹那瞬息須臾。所注大雨。皆能堪任鹹能領納。悉能攝受普能任持。所以者何。大海無量縱廣寬故。佛子菩薩住此法雲地中。亦複如是。於一佛前無量法明法照法雲。刹那瞬息須臾皆能堪任領納攝受任持。若二若三乃至無量諸如來前。無量法明法照法雲。刹那瞬息須臾皆能堪任領納攝受任持。是故此地名為法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