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苒直接扔給這些人一袋20斤大米和15桶4.5升的礦泉水,就不管了。
他大腦已經自動計算過了,成年人在不活動的情況一天所需熱量約莫1600大卡,400克大米就可以滿足成年人一天所需的熱量,20斤大米勉強夠這五六十號人吃一天。
至於水,按照每人一天2800毫升來算,五六十號人至少要150升水,但他儲備的礦泉水一共加起來也不到100升水。
食物還好說,超市裏存儲的大米足夠這些人吃一周,但水卻不夠他們一天所需,而他也要飲水,所以權衡之下,何苒決定隻給他們近70升水,至於剩下的一半,則需要他們自己解決了。
相比那些末世小說和電影中,用槍守護著食物,一毛不拔,誰敢搶他的食物,就用槍斃了對方的家夥,何苒覺得,他簡直太仁慈了,觀音菩薩也不過如此。
誠然,他可以不管這些人的死活,畢竟他們跟他非親非故,頂多披著一個同是人類的身份,而這個身份在饑餓麵前是多麼可笑。
但如果他這樣做的話,隻會出現兩個結果:一、這些人在他麵前活活餓死;二、這些人因為忍受不了饑餓,為了活命,跟他爭奪對食物的支配權,逼他殺人甚至大開殺戒。
第一種結果,肯定在他後麵表現出足夠的武力威懾的情況下,這些人不敢動搶劫的心思,而又不甘心離去,所以被活活餓死,當然,也可能出現人吃人的情況。
想想那副畫麵,外麵的五六十號人一個接一個餓死,或者有人在吃人肉,而他卻在超市裏吃著康師傅,喝著可口可樂,也許隻要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都做不出這種事情,也許,真到了那一個地步,他也就不是他了。
至於第二種結果,如果真的發生了,殺不殺人,也由不得他了,因為饑餓讓人狂,饑餓到失去理智的地步,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們對食物的爭奪,除非何苒把他們殺怕或者殺光,而到了那個時候,他即便身體上還是個人類,心理上也大概會出現一些扭曲。
所以既然他已經預見到這兩種結果,他又不想見到這兩種結果,那麼他隻有選擇仁慈,盡管這個選擇的結果,前麵一片漆黑。
如果這是一道三選一的選擇題,那麼他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至於結果,對這些人來說,隻剩下聽天由命了。
而對他來說,也已經不重要了,他已經仁至義盡,不惜把延續生命的口糧分給他們,做到了一個同類所能做到的極致,並且也做到了一個同類中的強者所能做到的極致,剩下的他不會再管了。
他可以每天提供食物,直到沒有食物為止,但飲水需要他們自己解決,這個決定,如果是未進階超體之前的他,肯定是做不出的,甚至想都不會想。
因為在饑荒年代,普通人但凡有存糧,都是絕對視若生命的,不惜用生命去捍衛對存糧的支配權,別人要是敢出手強奪,絕對會血濺五步,如果這個人手上再有槍,那他心中的“惡”會更加肆無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