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辰(9)(2 / 2)

參禪須是悟。學成終莽鹵。明眼人前。一點相瞞不得。你輩。作麼生說箇悟底道理。莫是師姑。元是女人做麼。莫是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麼。莫是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麼。莫是隔山見煙。便知是火。隔墻見角。便知是牛麼。當知古人曲為中下之機。故有這般說話。諸人且莫錯認定盤星。明朝後日。賺你入鑊湯爐炭去在。直饒上不見有塵沙諸佛。下不見有六道四生。內無能證之心。外無所證之法。露倮倮赤灑灑。撒手到家人不識。更無一物獻尊堂。又似避溺而投火。這裏如何理論。得不傷物義。南泉道。牽牛向溪東放。未免犯他國王水草。牽牛向溪西放。未免犯他國王水草。不如隨分納些些。總不見得。如今隻得從空放下。與諸人平展去。夜來須彌頂上轟一聲霹靂。娑竭羅龍王。夢裏驚覺。倒跨東海鯉魚。向藕絲孔中。霈一巡大雨。盡大地無不周徧。崑崙奴走入天台山裏拾橡栗。澆得渾身七郎八當。連打數箇筋鬥。跳上華表柱頭。翹足而坐。等太陽東生。曬[日*良]鐵袴。唯有門前上馬臺。麵前乾爆爆地。幾乎惹出一場禍事。金剛與深沙神。一夜廝爭。乾底是。濕底是。一雲。總是總不是。一雲。乾底從他乾。濕底從他濕。山僧遂與一喝雲。三更半夜。這裏爭甚熱椀鳴。拈拄杖一時趕散。然則通人分上。要用便用。機變無方。縱奪臨時。卷舒在我。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之不及。且不著思量。平仄對偶。星河秋一鴈。砧杵夜千家之語。要得尖新應箇時節。佛法不是這箇道理。然雖如是。無智人前。不可說夢。

拈古頌贊

舉調達因謗佛。生身陷入地獄。佛令阿難去問。你在地獄還安否。達雲。我在地獄。如處三禪天樂。佛又令去問。你還求出否。達雲。待世尊入。我即出。難雲。世尊是三界大師。豈有入地獄分。達雲。世尊既無入地獄分。我豈有出地獄分。

拈雲。大隱居鄽。小隱居山。各得其所。隨分安閒。何必更來論出入。人生在處有餘懽。

舉維摩會上。三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法門。至文殊雲。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文殊又問維摩。維摩默然。文殊嘆言。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拈雲。這老病漢。尋常釘觜鐵舌。及被文殊一問。真得口裏膠生。隨後更與一杓惡水。至今起不得。

舉趙州訪茱萸。纔上法堂。萸雲。看箭。州亦雲。看箭。萸雲過。州雲中。

拈雲。二老。一期爭射。總未是好手。若到別峯門下。管取弓折箭盡。

舉僧請益翠巖曰。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所。巖便喝。僧茫然。巖卻問。趙州道什麼。僧擬舉。巖打一拂子。喝出。

拈雲。洪機在掌。排巨靈擘太華之威。明鏡當臺。絕演若逐東西之怖。當時若不是這僧。洎合錯祗對。

舉僧問投子。一切聲是佛聲。是否。子雲是。僧雲。和尚莫屎沸盌鳴聲。子便打。

僧又問。麤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是否。子雲是。僧雲。喚和尚作一頭驢。得麼。子便打。

拈雲。這僧拾得一柄鈆刀。便敢充關突塞。若非投子有定亂之劍。洎被攪擾一上。然雖如是。若無舉鼎拔山力。千裏烏騅不易騎。

達磨見梁武帝 趙州勘二菴主

一片銀蟾掛碧天。清光冷照鳳樓前。九重玉戶深深閉。爭見扶疎桂影圓。

春風有時惡。春風有時好。人競逐春風。卻被春風惱。

雲門三頓棒 龍潭吹滅紙燭 雲門一曲

一葉扁舟信晚風。雨昏渾不辨西東。不因再到秋江上。爭見蘆花對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