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空軍招飛在縣城初試時,劉伯明的父親才知道兒子悄悄報了軍校,父親記得兒子說過:“家裏的負擔太重,當兵能省一大筆費用。”麵對兒子的懂事,父親感到驕傲。那一年,經過重重考試,劉伯明成為學校幾年來招飛唯一被選上的學生。1990年,劉伯明真正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但他並不滿足。那幾年,劉伯明無論飛行技能還是戰鬥機飛行員的作風養成,都在飛速進步。

劉伯明號稱“小諸葛”,除了學習好,凡是動腦筋的事他都愛摻和。無論當飛行員還是航天員,每回智力競賽他都不落。曾有一名以出刁鑽問題著稱的教官在連續“考問”劉伯明十多個“犄角旮旯”的問題後,也被他的對答如流所“震懾”,從此對他實行“免提”政策。

對於“神六”飛天,父親劉誌生認為,即使這次不能上天,兒子能入圍大名單,已是非常優秀了。現在,他隻希望兒子能夠踏踏實實訓練,畢竟以後還有許多次機會。

“神七”於2008年9月25日升空,3個正選太空人已然確定了,分別是翟誌剛、劉伯明與景海鵬,進行中國航天首次太空漫步的是曾經2次入選神舟計劃的航天員翟誌剛。當晚,“神七”搭載3名宇航員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成功返回地球。

前往長春飛行學院學習的前一天,父母和老師都去車站為劉伯明送行。張福林對他說:“努力,隻要你按照念高中時的堅強繼續努力下去,以後不會錯的。進步了就給我寫信,落後了就別寫了。”

後來,每當取得進步,劉伯明都會給他尊敬的老師寫一封信。

張福林說,劉伯明的信通常挺長。信中他提到過訓練艱苦,但是每次都會接一句:“訓練時很苦,但是我能吃這個苦,請老師您相信我。”

父親劉誌生說,劉伯明剛到部隊,每天早晨要跑1萬米鍛煉身體。劉伯明曾對他說過有時候中途真的不想再跑了,但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後來養成了習慣,如果哪天不跑萬米,還覺得不習慣。

從長春飛行學院到牡丹江初教機場,再到錦州飛行大隊,由於劉伯明一直表現出色,1991年,他開始單飛,並獨立駕駛殲八。1998年,他和翟誌剛等一起被選為我國第一批航天員。

劉誌生曾在北京航天城親眼見證兒子訓練的艱苦:坐在高空旋轉椅上,疾轉100多圈後,下來還要辨別方向;有幾天要24小時頭朝下躺在30度角傾斜的床上。回憶起這些鏡頭,老人的眼中流露出對兒子的憐惜。

如今,劉伯明即將帶著億萬中國人的夢想,乘坐神舟七號飛向太空。劉誌生得知這個消息非常激動,他說:“沒有白努力,兒子是好樣的!”

神舟七號飛船順利著陸後,劉伯明出艙後發表講話: “我們剛才進行了重力返回再適應,並進行醫監醫保檢測,身體狀況都正常,相信中國航天員是最棒的,請祖國人民放心,感謝祖國人民。”

神舟七號上的三位航天員與家人進行了天地通話。劉伯明還向鏡頭展示了一張字條。上麵寫著“俯瞰家園,同一個地球村;橫望日月,同一個太空城;三馬飛天,齊祝願;天地連線,一家人。”

2008年11月7日上午10點,慶祝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劉伯明同誌“英雄航天員”稱號。胡錦濤親自為劉伯明頒發了“航天功勳獎章”和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