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裏新飄起來一張hot帖子,帖子名字叫做“談談關於雙授權的優劣”,從外麵看倒是挺中立的,點進去一瞧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LZ同學在主樓闡述的觀點是先褒揚了雙授權對於兩個劇組的激勵監督雙元化表現力等等正麵意義,然而話鋒一轉就立刻開始批判雙授權浪費cv美工後期資源,並且參差的質量容易讓聽眾無言,還很容易讓兩個劇組以及兩個劇組背後的粉絲占據對立麵。
所謂雙授權,無非同一個文被作者授權給了兩個劇組分別做廣播劇,這在中抓圈並不少見。關於雙授權的討論,此貼不是前無先例,不過讓餘辰吸著牛奶繼續有往下拉網頁衝動的原因是,這帖子裏被當做例子舉了起來的,正是自己前段時間剛剛完結的一部三期的古風耽美劇。
《晨光熹微》這文算是小粉紅作者早年的開山作,文字上來看還算生嫩,偏偏主角攻受的性格很是討喜,加上情節跌宕起伏,是的確挺適合有聲化。眼下這關於雙授權的帖子裏,就興致勃勃談論起這部小說兩個版本的廣播劇對比。這劇會被拎出來鞭屍其實不算意外,雙授權的小說雖不在少數,但是雙授權的兩個版本都已經出劇,並且雙雙完結了,似乎還真就獨此這麼一家。
餘辰剛考完這學期最後一門專業課,從考場出來是不尷不尬的下午四點,想著食堂還沒開門吃飯也不成,就幹脆直接回了宿舍刷個網打發饑腸轆轆的時間。此刻這帖子爭論得還算激烈,倒還真讓餘辰暫時忘卻了飽餐前的焦灼。
帖子裏針對這部文的兩部劇發言的意見幾乎可以算得上統一。
版本一的主役攻夠慵懶閑適卻不夠邪魅狠毒,主役受夠正氣凜然卻不夠有血有肉;版本二的主役攻陰狠毒辣有餘而坦然自若不足,主役受卻是生氣靈動有餘而年齡感不足。
綜合而言,後期版本一完勝,美工ed版本二搶戲,攻君版本一見優,受君版本二出彩。餘辰摸著下巴有點不自覺的得意勁,自己接劇那時尚不知是雙授權,不過覺得這角色挺有趣的,接的很爽快。說到年齡感……自己錄第一期的時候貌似是高三的暑假,十八歲的聲線去演繹二十六的正義大俠,看來還是有點勉強了。
餘辰繼續往下看帖子,便看見有心人歸納如下:兩個版本各有千秋,如果這的精力分出一半,網配就有了兩部完結劇啦,而不是現在的一個文兩個版本的劇。相對而言,還是更希望有兩個文能出劇啊。
餘辰稍微回想了下出劇的時代,確實還因為雙授權在發劇的時候鬧過一些不愉快。因為兩個劇組同時有爭先的意識,前期準備工作幾乎是搶著來的,比如找cv,比如催美工海報,再比如那個因為趕工而在場景建設以及過渡上幾乎殘了的劇本,更別提後期的潦草。可見趕工雖然快了速度,但是摧殘了質量,總得來說還是得不償失得多。
說起來不管聽眾態度如何,對於劇組而已,雙授權終究不是件享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