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把自己當成演員 (1)(1 / 2)

【核心提示】虛偽是很多老板的拿手好戲,他們精通於川劇的變臉絕活,說一套做一套。他們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就像耍雜技一樣遊刃有餘,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為了他們的生意,他們必須這麼做。他們口袋裏隨時準備著幾副不同的麵具,見到什麼樣的人戴上什麼樣的麵具,是他們每天都必須要做的工作。

現在社會中的很多人都善於變臉,而商人、老板更是深諳變臉絕活的主流群體。他們為了自己的生意和事業,戴著麵具遊走在生意場上和交際場合,像演員一樣扮演著各種角色。很多時候,他們都不是原來的自己。

※戴著麵具做生意

林建業是一家印刷廠的老板,生意做得不錯,好幾本國內暢銷雜誌在當地的發行,都委托他的廠印刷。除此之外,他還有很多大企業客戶,這些客戶每年都要印刷大量的產品包裝和宣傳資料。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他能夠把生意做大,除了他有著獨到的商業眼光和過人的膽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得益於他廣泛的人脈關係、過人的交際能力。為了結交各個階層的朋友,維係人脈關係,維護客情關係,他形容他是每天都在戴著麵具做生意。

林建業為了和客戶搞好關係,晚上幾乎都是在外麵應酬。特別是大客戶,他基本上都要親自去應酬,陪他們吃飯喝酒、桑拿唱歌,給他們賠笑臉,對他們點頭哈腰。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他對這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還有些不習慣,甚至感覺自己沒有尊嚴。但是後來慢慢地就習慣了,也適應了。再後來,麵對各種應酬,他幾乎都能遊刃有餘、輕車熟路了。現在,他感覺自己完全是在戴著一副麵具生活,並且不斷地更換著麵具。麵對員工一張麵具,麵對客戶一張麵具,麵對朋友一張麵具,回家麵對老婆孩子又換一張麵具。他說他能夠準確地揣摩各種客戶的心理,說他們喜歡聽的話,做讓他們高興的事。為了生意,他每天都說著違心的話、做著違心的事情。

慢慢的,他感覺自己已經不是原來的自己。以前的他對人非常坦誠,甚至毫無城府。而現在的他,雖然還說不上奸猾狡詐,但至少懂得熟練運用中國的語言藝術,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甚至言行不一致了。因此從他嘴巴裏說出來的話,究竟哪句是真話、哪句是假話,有時候連他老婆、甚至他自己都搞不清楚。

關於每天的應酬,林建業這樣對我說:“商場如戰場,同一個客戶,往往會有幾個甚至十幾個競爭對手去和你競爭,對於大客戶,作為老板不親自出馬哪行?老板親自應酬大客戶,起碼讓客戶看到你的一番誠意。”

我問:“既然是應酬,為何你說是要戴著麵具呢?”

林建業說:“商場上的應酬和朋友之間的聚會是截然不同的。說白了,應酬就是應付能夠帶給你報酬的人、能給你錢的人。因此應酬都是帶著一種功利性的。因此說的話當然要根據應酬的場合和人物來決定的,就連很多笑容也是為了應酬而刻意裝扮出來的。有人不是還把應酬說成是應付仇人嗎?”他意味深長地點點頭,“生意場上的人幾乎都是戴著麵具的。你別看他們個個都西裝革履、道貌岸然,其實他們個個都戴著一張麵具,人人都在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逢場作戲、言不由衷。為了生意,我們也隻能戴著麵具、也必須戴著麵具。”

我笑道:“也就是說你們的笑容和所有的交際都是職業化的?”

“對,對,對!可以這麼說。”林建業使勁地點著頭說,“就像明星的飛吻、領導的握手一樣,是職業化的。沒辦法,工作需要嘛。”

我笑問:“那不是很假嗎?客戶不介意嗎?”

“現在的人有幾個是真實的?”林建業說,“客戶關心的是我們能否給他們提供優惠的價格和優質的服務。”他想了想,補充道,“當然作為具體的那個操辦人,他更關心的是他的回扣。隻要錢不是假的,哪個還關心你的笑容是不是真的?”

對於林建業“戴著麵具做生意”的觀點,我在另一個老板身上也得到了證實。那個老板姓袁,是開裝修公司的。幾年前,他為了承攬到某事業單位辦公樓的整體裝修工程,幾乎每天都往那個單位一把手的辦公室跑,對那個一把手點頭哈腰、溜須拍馬、阿諛逢迎,無所不能。吃飯喝酒、桑拿唱歌,一樣都不少。為了討得一把手的歡心,他們每次見麵,他甚至稱一把手為首長,讓一把手爽歪歪的。後來,他終於如願以償地拿到了那單裝修生意,狠賺了一筆。

過了兩年,那個一把手退居二線,托他辦一件事的時候,袁老板立馬就拒絕了。感覺世態炎涼的那個一把手於是到處說此人的不是,於是此事終於傳至我耳中。

其實那個一把手大可不必感覺世態炎涼、人情冷漠,這個社會原本就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現實,除了互相利用的關係,就是互相娛樂的關係。特別像袁老板又是生意人,他當然最講究商業規則。你們以前不過是一筆交易而已,袁老板不過是戴著麵具同你交往,在演戲而已。你怎能把你們的關係當真?把他對你的尊敬當真?你獲取了你該獲取的利益,他賺到了他該賺到的錢,你們之間本來早就已經兩清了,不應該再存在藕斷絲連。退居二線了你卻還試圖與他保持朋友關係,那不是自討沒趣、自作多情嗎?你發現哪個退位領導的家裏還是高朋滿座的嗎?哪個不是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呢?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虧你還是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