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的蘋果
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
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最寶貴的一課
深夜,一位中國人走進德國某小鎮的車站理發室。那理發師熱情地接待了他,卻不願意為他理發。理由是,這裏隻能為手裏有車票的旅客理發,這是規定。中國人委婉地提出建議,說反正現在店裏也沒有其他顧客,是不是可以來個例外?理發師更恭敬了,說雖然是夜裏也沒有別的人,我們也得遵守規則。無奈之中,中國人走到售票窗前,要了一張離這兒最近的那一站的車票。當他拿著車票第二次走進理發室時,理發師很遺憾地對他說,如果您隻是為了理發才買這張車票的話,那麼真的很抱歉,我還是不能為您服務。
當有人把深夜小站理發師的故事告訴給一群在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時,不少人感慨萬千,說,太不可思議了,德國人真的是太認真了,這樣一個時時處處講規則講秩序的民族,永遠都會是一個強大的民族。但有的人就不以為然,說,偶然的一件小事,決定不了這麼大的性質,一個小鎮的車站,一個近乎迂腐的人,如何能說明一個民族的性格呢?雙方甚至還為此發生了爭執,相持不下之際,就有人提出通過實踐來檢驗孰是孰非。於是,聰明的留學生們共同設計了一項試驗。
他們趁著夜色,來到鬧市區的一個公用電話亭,在一左一右兩部電話的旁邊,分別貼上了“男士”、“女士”的標記,然後迅速離開。第二天上午,他們又相約來到那個電話亭。令他們驚奇的一幕出現了:標著“男士”的那一部電話前排起了長隊,而標著“女士”的那一部電話前卻空無一人。留學生們就走過去問那些平靜等待的先生:既然那一部電話前沒有人,為什麼不到那邊去打,何必等這麼久呢?被問的先生們無一不以坦然的口吻說:那邊是專為女士準備的,我們隻能在這邊打,這是秩序啊……
留學生們不再爭執了。在他們默默回去的一路上,每個人都想了很多,大家都隱隱覺得自己乃至自己身後那個曾是禮儀之邦、崇尚井然有序的民族,這許多年來,可能於無意之中已慢慢丟失了一些美好的東西。在重創民族輝煌、融入世界之流的今天,規則和秩序,也許正是我們最為需要的素質。
有一位同學感慨道:“這是我們在德國學到的最為寶貴的一門課程啊!”
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生活規則將會使自己永遠失敗,同樣一個民族不遵守規則可以導致滅亡。其實,有時候規則是為了更好的保護。
戴倫的故事
戴倫是個很懂得運用讚美方式與人交往的人。有一回,在公司的會議上,有一個同事提了一個報告,他的報告尋常無奇,現場也沒得到任何掌聲,散會後,戴倫和這位同事相遇,他對那位同事說:“你剛才的報告很好,簡單扼要,我很欣賞!”
這位同事本來就不指望自己的報告得到誰的注意,但戴倫的幾句話,卻讓他心情愉快了一天。
每個與戴倫相識的人,都會很快與他建立友誼。可以相像,戴倫公司裏每一個人都相處得很好,而這良好的人緣也給他帶來了很多便利。
讚美讚美,因美而讚,因讚而美。不要讓讚美之口難開,你應該大膽地說出來,你會因此獲得更多的友誼和人緣。讚美的話要好好說,用心說。更多地關注別人,用你的觀察力和創造性。說出那些能深入對方心靈的讚美。
丟靴子
阿古登巴從城裏回來。臨走的時候,城裏的朋友送給他一雙嶄新的皮靴子,簡直把他高興死了。他一邊走著,一邊快活地唱著山歌。遠遠地走在阿古登巴的後麵的像是一個闊綽的商人,正趕著幾頭犛牛。犛牛背上馱著貨物,滿滿實實的。
阿古登巴為了試探一下這個闊綽商人的為人,看他是否愛占小便宜,就將自己的靴子故意丟下一隻,讓它“遺失”在路上,還裝作不知不覺的樣子,繼續朝前走著,連頭也不回一下。
商人走過來了,他發現了這隻皮靴,就連忙拾起來看了一看,心中暗自說道:“多漂亮的靴子啊!可惜隻有這麼一隻……”
雖然他也曾料想到,這靴子一定是走在他前麵的那個唱著山歌的人丟失的,但他覺得反正該他倒黴,自己又何必費這個神去招呼他呢!於是,就順手把這隻靴子扔到道旁的草叢裏去了。但當他見到還有半截靴筒露在外邊時,又用腳踢了踢,直到它完全被草淹沒為止。
走在前麵的阿古登巴,因為不好回頭張望,就裝作埋下頭來,清理鑽進靴的砂粒。湊巧,就在這一瞥間,商人的鬼祟行動,被眼明心亮的阿古登巴察覺到了。他不禁輕聲歎道:“狐狸畢竟是狐狸……”
阿古登巴繼續向前行進,但卻加快了步伐。當他走了約三五裏地,進入一條山間狹道時,又將另一隻靴子扔到路旁,並立刻閃進附近的樹木叢中隱蔽起來。一邊乘機休息休息,一邊暗中窺視商人的行動。
過了一會兒,商人也趕著馱子進入了這條山道。當他發現這隻靴子時,簡直喜出望外,如獲至寶。隻見他把這隻靴子在手裏掂來掂去,不禁笑出聲來,說道:“巧合,巧合,兩隻原是一雙!”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把那幾頭犛牛馱子,一一拴在路邊的幾棵大樹下,快步如飛地去取那隻藏在草叢裏的靴子。
當商人的身影剛剛消失在山坡林木中的時候,阿古登巴趕忙鑽了出來,把他留下的犛牛連著馱子全給牽進林子深處去了。並且還找了個大石洞,把馱子卸下來,塞進石洞裏,洞口還用枯枝爛葉給掩護好。
一切安排停當之後,阿古登巴就從另一方向鑽了出來。他繞著路重又走上了大道,朝著商人過來的方向走去。這會兒,他走得很急促,一邊低頭搜索,一邊快步行進。顯然,他在尋找失物。
商人遠遠見他走來,忙把這雙新靴子往他那寬衣肥袍的懷裏一塞,為避免露出破綻,又用根腰帶齊腰束上。
當他們迎麵相遇時,阿古登巴帶著驚慌的神色問道:
“先生,您一路上來,可見到過一雙新皮靴?”
“新皮靴?噢,見過。”
“在哪兒?”
“在拉薩街頭的貨攤上。”
裝作萬分焦急的阿古登巴,顯得怪可憐似地說道:“先生,您別跟我開玩笑啦!我是問,在您來的路上,是否見到一雙皮靴?我的皮靴丟了!”
接著他又說:“那雙靴子是我替人家代買的呀!這怎麼得了?我可賠不起啊!”很顯然,阿古登巴之所以這樣說,是想取得商人的憐憫,好把靴子還給他。
然而,貪婪的商人,他的心好比一塊岩石,簡直是紋絲不動。隻聽他冷冷地說道:“開玩笑——在城裏見到過;不開玩笑——在路上就是沒有見到。”說著說著,急忙轉身走開,再也不理阿古登巴了。
阿古登巴在歎息聲中,咕嚕一陣,也就不再回去尋找了。跟在商人的背後說道:“我相信您說的是實話,既然您都沒看見,我還找個什麼呢?隻好回去受罰了!”
商人回到原地,卻發現犛牛和馱子都不見了,大吃一驚,不禁問道:
“呃?我的犛牛和馱子呢?!”
阿古登巴隨口答道:
“您的犛牛和馱子,我沒有看見過呀!”
商人驟然板起臉孔,一口咬定阿古登巴,說道:“正是您從這裏走過的,除了您還有誰?您不能不知道!”
阿古登巴反駁道:“按照您這種說法,我的靴子您也一定見到了,因為您是走在我後邊的唯一的人。對嗎?”
商人滿口答道:“當然對啦!”他為了換取犛牛和馱子,當即從懷裏掏出那雙嶄新的皮靴,往阿古登巴跟前一扔:“這不是你的靴子嗎?”
阿古登巴拾起靴子,不由地連聲嚷了起來:“對,對,這正是我的靴子!”
商人問道:“那麼,我的犛牛和馱子呢?”
阿古登巴理直氣壯地袒開衣襟,把胸懷朝他一亮:
“我的靴子,你能把它藏在自己的懷裏;你的犛牛、馱子,我難道能把它藏在懷裏嗎?誰叫你不好好跟著馱子,隨便離開它們呢?!”
說得商人啞口無言。隻得眼看著阿古登巴提著靴子唱著山歌回家去了。
這天傍晚,阿古登巴領著幾位窮哥兒們,牽去犛牛,搬走了馱子,並立即宰掉犛牛,拆開馱子,當夜就分給附近的那些無衣無食的窮苦鄉親們了。
一些人總是為一點點小的利益而出賣了自己的最寶貴的東西,但總終收獲的也是嚴厲的懲罰。
給你一根繩子
山裏住著一家獵戶。
父親是個老獵手,在山裏闖蕩了幾十年,獵獲野物無數,走山路如履平地,從未出過事。然而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他不小心跌落山崖。
兩個兒子把父親抬回了破舊的家,他已經快不行了,彌留之際,他指著牆上掛著的兩根繩子,斷斷續續地對兩個兒子說:“給你們兩個,一人一根。”還沒說出用意就咽了氣。
掩埋了父親,兄弟二人繼續打獵生活。然而,獵物越來越少,有時出去一天連個野兔都打不回來,倆人的日子艱難地維持著。一天,弟弟與哥哥商量:“咱們幹點別的吧!”哥哥不同意:“咱家祖祖輩輩都是打獵的,還是本本分分地幹老本行吧。”
弟弟沒聽哥哥的話,拿上父親給他的那根繩子走了。他先是砍柴,用繩子捆起來背到山外換幾個錢。後來他發現,山裏一種漫山遍野的野花很受山外人喜歡,且價錢很高。從此後,他不再砍柴,而是每天背一捆野花到山外賣。幾年下來,他蓋起了自己的新房子。
哥哥依舊住在那間破舊的老屋裏,還是幹著打獵的營生。由於常常打不到獵物,生活越來越拮據,他整天愁眉苦臉,唉聲歎氣。一天,弟弟來看哥哥,發現他已經用父親留給他的那根繩子吊死在房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