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的“手表”
冬冬坐在床上,把袖卷起來,看著手腕上的痣愣神兒。我走過去,指著那塊痣問:“冬冬,這是什麼呀?”“是我的手表。”冬冬天真地說。我故意逗她說:“告訴姐姐,現在幾點了?”冬冬看看手腕,一本正經地說:“8點10分。”我聽了哈哈大笑。她莫名其妙地望著我,好像在說:“你笑什麼呀?”我對她說:“冬冬,現在不是8點10分,是1點。”我指著痣對她說:“這是痣,不是手表,知道了嗎?”她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高音喇叭
媽媽聽到哭聲,“噔噔噔”地跑了過來。你知道,我媽媽就是那麼個急性子,她一進門就直著喉嚨訓我:“你這個大姐姐,怎麼不好好地帶妹妹,隻知道弄得她們哭。”媽媽越說越氣,我剛想分辯,可她一抬巴掌,“啪!”我直覺得臉上火辣辣的。我感到委屈,鼻子一酸,“哇哇哇!”我不禁大哭起來。我的哭聲在小房間裏像刮了陣台風。我原以為,這回我要給他們“領唱”了,誰料到她們被我的“高音喇叭”一嚇,倒不哭了。
買作業本
第二天,就要上課了,我還有五六種作業本沒買。來到商店一看,好家夥,這麼多人!我用手指使勁彈玻璃櫃台,示意售貨員過來,她忙得對我“無動於衷”。我是個急脾氣,一下子火了,“通”的一拳,擂在了櫃台上:“嘿!我要買本!”
她嫣然一笑,走了過來,像是在她意料之中:“嗬!又來了個急脾氣,明天就開學,今天才買作業本,以後要注意嘍。”
她那一笑,使我一下子消了氣。
心中有個太陽
“太陽下山了,你看,夕陽多美啊!她明天又會來到東方的天空,那時候她就像個小姑娘了。”媽媽輕輕地對我說。我拍著手笑了,說:“太陽能夠返老還童啊!她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本領呢?”“因為她是太陽啊!”“人也能返老還童嗎?”“會的,隻要我們心中也有一個太陽。”我疑惑地抬起頭,夕陽下望到了媽媽那張年輕自信的臉。
爸爸的生日
“我的生日……噢,瞧我這記性,又忘了。”爸爸接著說:“怪不得你們都不理我。”說完,對大姐小聲說:“你媽給我留好吃的了沒有?”媽媽把熱好的飯菜擺在飯桌上,假裝生氣地說:“快吃吧,一會兒又涼了,你天天在外,連星期天也不回家,幹脆把圖紙當飯吃吧。”爸爸連忙坐下來,大口大口地吃飯。
冒牌高原
下課了。老師對我說:“你知道我為啥要你回答嗎?是你的名字吸引了我,高原,多麼氣魄!誰知你隻是冒牌高原,海拔比平原還低。我真希望你能成為真正的高原。”我說:“我的語文‘細胞’太少,想學好也不行。”老師卻笑眯眯地說:“隻要有點語文‘細胞’就行,你不能給它輸送養料,讓它分裂、繁殖、生長嗎?我可以為你提供能量。”
我要當女笑星
“爸爸,給我買盒相聲磁帶吧!”“媽媽,替我借本相聲書吧!”自從在電視裏觀看了“蛇年春節聯歡”節目後,我就迷上了相聲,天天聽相聲,讀相聲,相聲演員的名字像寶貝似的一天數上好幾遍:薑昆、唐傑忠、牛群、馮鞏、馬季、侯躍文、笑林……哥哥說:“別臭美!人家都是大笑星,你是小女孩,你有資格當嗎?你能說相聲嗎?”我漲紅了臉喊起來:“我發誓:我偏要當女笑星,我偏要說相聲!”
學包餃子
好久沒吃餃子,真有點兒饞。星期天,我向媽媽要求吃一頓餃子。媽媽說:“吃餃子可以,但是有個條件。”我馬上答應:“行,我保證做到。”“你爸爸下班晚,你得幫我包,要不就吃不上。”這可難住我了,我也不會呀?可是媽媽說:“不會不要緊,我教給你。”哎,為了吃餃子,隻好硬著頭皮學吧!
農民也要看書
媽媽說:“老頭子,你得到什麼寶貝了,這麼高興?”“我買書了。”爸爸高興地回答。媽媽聽見是書,就說:“你買這麼多書幹什麼?你又不識幾個字,還想當教授怎麼著?”爸爸毫不示弱地說:“我怎麼了?農民就不興看書?農民也得有科學文化知識,現在不是講究科學種田嗎?”
為何得“0”分
我連做帶驗算,隻用一個小時就交卷了。可沒想到竟然得了“鴨蛋”。我氣壞了,去找老師評理:“人家明明全做對了,為什麼得‘0’分?”老師平靜地說:“你無故不參加考試,我為什麼不能給你得‘0’分?”一張卷子放在我麵前,我一看竟然沒寫名字。我想再爭辯幾句,老師嚴肅地說:“假如讓你與外國簽署一個合同,在收貨單位上忘了寫名字,國家上百萬上千萬的貨款就丟在你手裏了,那是多大的損失啊!”
爸爸學英語
有一天,一個英語單詞,我教了好幾遍,爸爸還是讀不準,我有些不耐煩了,問:“爸爸,你額上皺紋這麼多了,還學什麼英語呢?”爸爸笑著回答:“毛主席五十多歲還學英語呢!人活在世上,就要學習,況且,我是當幹部的,更應該作出樣子。”“噢,我懂了……今天開始學習句型,——good morning。”
新同學李燕華
“同學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同學,她叫李燕華,是從哈爾濱轉來的,原來是大隊委,大家歡迎不歡迎?”老師話音剛落。大家就異口同聲地說:“歡迎。”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我們認識了李燕華同學。
爸爸的禮物
“棟棟,看我給你帶來什麼了?”我扭頭一看,原來是爸爸。我興衝衝地跑到爸爸麵前,急不可待地問:“爸爸,什麼好東西,快拿出來讓我看看吧。”爸爸笑了笑,從皮包裏拿出一個小紙袋,從小紙袋裏掏出郵票鑷子,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插入集郵簿。
遠親不如近鄰
“奶來了!”北屋的劉奶奶在院門口喊了一聲。南屋的爺爺,西屋的姥姥全走出來拿奶。
劉奶奶捧著奶袋走到院中說:“先放在這裏吧。”
西屋的姥姥拄著拐杖說:“天天都讓大家替我拿奶,太謝謝了。”
“哎,這話說哪兒去了,遠親不如近鄰嘛。”東屋的大媽插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