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3 / 3)

明州瑞雲清涼實菴鬆隱茂禪師

族鄭氏。奉化人。自幼喜習禪。趺坐輒達旦。秊十八投杭之傳法寺希顏出家。既剃落稟戒於昭慶惠律師。奮誌參方。見南澗泉公於雲居。一夕鬆下經行。聞巖泉聲微有所觸。泉命往永福謁古林。林問來作什麼。師曰生死事大特求出離。林曰。明知四大五蘊是生死根本。何緣入此革囊。師擬對。林便打。師豁然悟入。林器之命居第一座。逾秊回浙。中月江印主道場。延師分座說法。至正壬午行宣政院請主明之瑞雲山清涼寺。一日有僧問答未竟。以手拍地而笑。師曰滯貨何煩拈出。僧噓一聲。師厲聲便喝。一住十五秊。後退隱東堂。影不出山。元明良公師之猶子也。迎歸天童之此軒。一日示微疾。集眾訣別。眾請偈。師舉手自指曰。此中廓然何偈之為。端坐憑幾。握右手為拳枕頟而逝。火葬有天華之祥。舍利無數。塔於瑞雲西岡。世壽八十五僧臘七十。諡佛光普照大師。

溫州僊岩仲謀猷禪師

謝藏主侍者上堂。一默相酬雷轟電激。三呼領旨玉轉珠回。七十三八十四。築著磕著。礙塞煞人。拈拄杖。昨夜西風枕簟秋。無數蟬聲噪高樹。

越州龍華會翁海禪師

台之臨海人。秊三十棄家投徑山虎岩祝髮。初詣旃檀林掛搭。或見其舉止山野譏誚之。師發憤即住天目參中峯求開示。於是寢食皆廢。久之無所入。時東州居虎丘。古林居開元。東嶼居寒山。師出入三老之門有秊。後住龍華。法嗣古林。秊九十三往育王守橫川祖塔。偶損左足艱於步履。日牀坐。每至清夜朗吟古人偈語。其徒文渙曰。和尚一生參學。至此不能受用。託吟詠自遣。師笑而言曰。不見大慧和尚因病呻吟。左右曰生平嗬佛罵祖今乃爾。大慧曰癡子呻吟便不是耶。渙便禮拜。既寂火化異香襲人。

靈隱海禪師法嗣

明州育王大千慧照禪師

永嘉麻氏子。秊十五出家於邑之瑞光寺。禮了定落髮受具戒。初謁晦機於淨慈。一日閱真淨語。頭陀石被莓苔裹。擲筆峯遭薜茘纏。默識懸解。遂謁東嶼於薦嚴。嶼問東奔西走將欲何為。師曰特來參禮。嶼曰天無四壁地絕八荒汝向什麼處措足。師拍案而退。嶼復召至返覆勘辨。遂留執侍。天曆間出世樂清之明慶。嘗示眾曰。佛法欲得現前。莫存知解。縛禪看教皆為障礙。何如一法不立而起居自在乎。德山棒臨濟喝亦有大不得已爾。至正間遷寶陀。未幾宣政院署師名命主育王。室中垂三關語以驗來學。山中猛虎以肉為命何故不食其子。虗空無背向何緣有東西南北。飲乳等四大海水積骨如毗富羅山何者是汝最初父母。一時罕有契其機者。居九秊退居妙喜。泉上築室曰夢菴。掩關獨處凝塵滿案泊如也。洪武六秊沐浴更衣索紙書偈恬然坐逝。世壽八十五僧臘七十。茶毗牙齒目睛不壞。設利五色。塔於夢菴之後。

杭州徑山悅堂顏禪師

出家於婺之寶林。得法東嶼。初住崑山之東禪。次遷萬壽陞淨慈。後主徑山。璽書錫金襴法衣。

明州育王雪窻悟光禪師

字公實。姓楊氏。蜀之新都人。初出世白馬。繼遷開元育王。復領天童。虞文靖公集嘗贊師謂為佛果一枝鳳毛麟角。宋文憲公濂有四會語錄序。

杭州徑山月林鏡禪師

本郡人。受業於無傳。久依東嶼。因參本來人有省。述偈曰。本來人。本來人。無腦無頭作麼尋。驀然揪著箇鼻孔。試勘元來是白丁。時有老宿睨視曰可是。師與一摑。由是名振叢林。後主徑山。至正己卯示寂。壽八十六。塔陵霄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