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沐兄弟!怎麼了……”
遠遠地,衛忠帶著老婆打著手電一溜小跑照了過來。
“不清楚,好像是什麼東西跑過去了!”沐清揚看著咿仔一縮頭就鑽進了角落,知道它不願意和那兩口子見麵,不過他也懶得多事,於是隨口說道。
“大概是有什麼野貓野狗的又竄進來了,不過剛剛動靜可是不小,小沐兄弟……你也沒看清是什麼東西嗎?”劉桂蘭上下打量了一下沐清揚,斜著眼睛瞟了一眼地上那被拋到一邊的水桶和一地的濕啦啦水跡,有些懷疑的問道。
“我也是剛來……說起來你們怎麼也是剛過來?”沐清揚不回答劉桂蘭的問題,卻是有些不滿地問道。
這是他聰明的地方,眼下這種情況下隻能越解釋越亂,還不如直接對這旅店老板的反應提出質疑來的直接,畢竟他可隻是一個住客,壓根沒有義務回答不相幹的問題,反倒是這兩口子需要就這事情給他一個交代才是符合常理的做法。
果然,劉桂蘭心虛地看了一眼丈夫,兩個人支支吾吾地也說是睡地沉了,沒聽見雲雲,反倒隻是一個勁安慰沐清揚說是挨著車站這個荒僻的地段,難免有個山貓野兔什麼的會竄進來,叫他千萬不要多心了……
心懷鬼胎的三個人各回房間,沐清揚也不知道那個咿仔鑽到了哪裏,隻好先關了門躺在床上發呆。
現下已經是夜裏兩點多鍾了,沐清揚躺在床上突然聽到了一陣悉悉索索的動靜,然後床頭那裏咚地響了一聲,聽聲音,好像是隔壁發出來的。
“你輕一點!你忘了隔壁還住著人呢?啊……嗯……”帶著一些埋怨和低低的哼哼唧唧聲音,像是女主人想要忍耐卻又不自禁地發出了一些令人遐想的動靜。
“嗯、嗯!”也不知道是男人在回應她的提醒還是在配合她的低吟淺唱,總之這兩聲不像是單純為了答應而發出來似的。
“這……這叫什麼事?”
沐清揚不由被這夫妻倆給雷得外焦裏嫩!沒想到這才剛剛平息了風波不久,他們兩口子連房門都來不及修理,就開始了這狗屁倒灶的買賣?
不過話說回來……這房間的隔音也忒差了些吧!
直到天光隱隱約約見了亮光,隔壁才算是偃旗息鼓,所以沐清揚到了中午才起了床,聽到門口叮叮當當的錘子鋸響,他不覺感到好笑:“這對夫妻倆……總算是想起來修門了啊?”
“早啊!”
一身整齊地走出了房門,沐清揚衝著蹲在地上搗釘子的衛忠問了句好。
這功夫卻是劉桂蘭也披散著頭發從屋裏出來,一見沐清揚立刻輕輕呀了一聲,轉頭就又躲了進去,反倒是衛忠憨憨一笑說道:“出門去啊?”
“哦……我到附近轉轉,看看有什麼古跡和名勝一類的地方可以參觀的。”
“那你可以到西頭坡那裏的娘娘廟裏看看的,聽說那是老年間的建築,有不少人到咱們這兒都要去玩玩的地方……”
“是嗎?那還真是……我這就過去瞧瞧去。”沐清揚微微笑了一下,衝著衛忠點點頭便下樓了……
旅館所在的位置是在縣城的邊上,順著小街往西一路走了不到十幾分鍾,就看到了衛忠所說的那個娘娘廟。
說是廟,實際上叫做祠堂才更貼切一些,這裏是個三進三出的大院套,前邊是一個大大的牌樓,走過去有百十米才是祠堂的正門,一副寬大的匾額上寫著“碧霞元君祠”,看落款竟是明代龍陽子的手跡。
這位道爺是沐清揚聞名已久的一位道學大家,他原名冷謙,是明代洪武初期的人,字啟敬,道號龍陽子,是一位多才的道士。他擅長音律曾任太常協律郎,精於養生之道,因養生有方,活了一百五十多歲。
或許是出於對這位老前輩的敬仰,沐清揚在門口足足站立了有十幾分鍾才走進了裏麵,裏麵供奉的是北方常見的碧霞元君,也就是所謂泰山奶奶。
她被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其道場是在中國五嶽之尊的東嶽泰山,曆經上千年,特別是在明清時期以後,對於中國北方地區漢族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