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康熈歲次癸酉長至日古渝華嵓聖可德玉題於石林麵壁嵓

題辭

夫破顏微笑之旨。彌滿五天。自江槎分玉浪以來。始洋溢乎中國故金雞銜粟。馬駒踏人。貴乎見諦。履歷次之。所以五葉蕃衍。中此毒者。病痼弗淺也。即遐陬僻壤知有悟門。竈婦餉兒。擅說法要。累所傳之襍糅。務稟授有苗裔。某為師承。某為嫡嗣。何州之子。何世降神。庶法運毋紊乎主張。而流芳亦邁矣。如德山臨濟。大機大用。殺活自由。無俟外學相助。五季以從。辯藻轉深。往往從義學理窟中翻駁而出。是衲子反帶書生氣耳。其真風變渙由茲而始。昨閱少林纘緒。以大慧易虎丘。付帕為嫡嗣。噫醜詞出自偽口。不遜費於筆端。古之法匠。尚有傳記可攷。非直譜牒而已。適以禪燈題其名。高僧神僧附其右者。恐異日雷同纘緒之謬。以備後之修史者。便於採摭焉。且末法奉教。例多俑人。每臨文而歎息。遂興誌以殫修。吾祖之道之傳於諸夏。始於梁。盛於唐。而光顯於宋。其間多能文博達之士。迨懷宗先帝晏駕之後。宼烽霧起。玉石俱焚。其殘篇短帙。或以文傳而辭陋事踈。或尚聲名而誌乖隱逸。彼得此失。無所攷者。於是取諸方口實。且刪且衍。以為之書。執筆悲懣。不覺涕泗橫流。而人之所知。不如人之所不知。信哉。近有一夥不明大法之人。祇欲攀高自大。曩者阿難調達。均為釋尊之弟。羅睺善星。同是如來之胤。非道有優劣亦邪正。葢自取之耳。今集中。自四祖以下。迨雙桂印止。於中麟膞猩脣不勝枚舉。僅取觚翰雅尚者。摘其黼藻。及馳他國說法者。名實章程。而乘願入峽利生者。總戢帙內。間有一知半解隱逸嵓阿者。列書號名於目次之後。或烽煙兩地難於捃拾。祈鴻魚以示之。俾金雞銜粟蕃衍中華。斷不類婆須密天皇悟之故事。費後昆之筆舌也已。

旹。

康熈壬子成都府昭覺寺丈雪通醉謹識於不動軒。

古今採摭

佛祖綱目  佛祖通載  佛祖統紀  傳法正宗  禪宗正脈  宗門統要  景德傳燈  五燈會元  人天眼目  禪燈世譜  禪林寶訓  傳燈錄  續傳燈錄  摘要指南  緇門警訓  蓮宗寶鑑  古尊宿錄  禪源諸詮  弘明集  廣弘明集  頌古聯珠  碧嵓集  蘿湖野錄  唐弘秀集  明弘秀集  五燈緒略  清五燈纘緒  五燈嚴統  峩眉誌  [鹵-※+夕]川誌  諸方日錄  高僧傳  神僧傳  續高僧傳  宋高僧傳  明高僧傳  徑石滴乳集

辯譌

唐之止訛說。乃昉法師作。宋之磐法師輯統紀。蔓引昉言。斥嵩禪師定祖圖。以禪經為證。自取其不實。謂師子遭難而無傳矣。籲宗教之徒。競相是非。如獅子身蟲。非外來也。爰婆須密正傳。本位居七。反遺之。誤以末田地填其數。將謂後無人矣。且師子具宿命通。預以大法。囑婆舍斯。斯接不如密。密接般若多羅。羅接菩提達磨。廿八世。明如皎日。若依統紀。則闕三矣。讓祖本金州人。今興安州也。爰興安屬興元。興元今漢中。是訂漢中本屬蜀。及唐以龍安易之。因爾漢中歸秦矣。時以彼方古錐。仍收集內。遂從讓祖。始江陵城西天王寺道悟。而城東亦有天皇寺道悟。兩師同時同諱。後道原禪師。輯傳燈錄。認為一人。費盡後賢筆舌。洞宗刊緒略。強歸天王悟於洞。濟宗輯嚴統。仍收天王悟於濟。少林聞之作纘緒。又揑大慧易虎丘。付帕為嫡嗣。三者之釁。始於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