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 / 3)

山花開了,掣嚶啼鳥。吹短笛步過重崗,跨小犢行遊巒隩,見四野人煙悄悄。人煙悄悄,無煩無惱,無白無皂。性逍遙,唱一個蓮花落,自忘卻乾坤小。

鬆陰密密,火雲息息。敲殘了石上棋兒,弄一管無腔竹笛,那管世途惡逆,涼風習習,竹聲瀝瀝。看鳶魚滿目,天機露,玄關在在奇。

金飆滿嶺,楓顏紅襯。看飛桐一葉輕飄,聽寒蛩數聲孤零,堪歎人生浮梗。人生浮梗,何時夢醒?還須自省。漫勞神,一日精枯竭,如同敗葉根。

彤雲滿目,梅英破玉。有幾個暖閣紅爐?有幾個妻號子哭?笑枉自人間奔碌。人間奔碌,何時自足?無常來促。漸消磨,兩鬢堪堪白,金銀買得麼?但聆其聲,不見其形。使逸童跟尋,半晌不至。

忽一全真身披百衲,頭挽雙叉,胡髯滿頰,目如老龍,雙耳下肩,足穿多耳麻鞋,腰纏黃絛,掛葫蘆藍袋,手持無心棕拂,嘻嘻而來至予前,睜目作怒,喝曰:“書生何不進程?天色將暮,吾久知此地日多劫徒,夜多虎狼,非安息所也。”予起而長揖,其人即坐下,與予對膝,默然若禪定。久之,予恭加,而先生定目視予曰:“子將何之?”予以應試答。先生曰:“青年學富,正宜上佐天子,下匡元元,俾吾儕得蔭受其賜,是幸遇矣。然吾有一言,生當記取。”予頷首受教。先生曰:

風波惡,風波惡,利名場,須堅腳,前途休用錯,一朝失卻這根苗,萬轉千目摹不著。

歸兮歸兮要認真,來兮來兮如蛻殼。打開迷陣跳出去,金重山邊見下落。

予又扣前程:“先生知否?”但搖頭雲:

前程路,前程路,萬裏飛騰不耽誤。一身委質於王家,生生死死不自顧,古來忠盡鼎鑊中。

英雄卻是罝中兔。碑銘傳世亦何補?富貴誠如蒿上露。東郊丘壟嵯峨高,其間多少垂珠儒?

予厭聞其說,先生雲:“子何不隨吾雲遊?多少快活!”予笑曰:“先生差矣。子飯的是粗糲之物,茹的是野山蒿,飲的是石澗泉水,穿的是粗布破衣,又沒有父母妻子,又沒有高堂大廈,又沒有交遊朋友,又沒有親戚往來,又沒有跟隨使喚,有何快活?”先生掩口而笑:“我說個快活你聽。”須臾,袋中取出漁鼓,口唱道情。曲曰:

咱吃的是粗糲糧,煞勝似羔與羊。茹的是蕨與蒿,煞強似百味香。飲的是石澗泉,自不愛葡萄釀。穿的是百衲衣,自不要綺羅紋幛。居一間石壁茅簷,也賽過那充棟樓閣百丈長。

咱不讀書幾行,咱不識帝與王。那知他秦強楚弱爭雄長,那知他漢國興衰振亡。咱自與鹿鶴同嘻也,時布青雲作百關。有時間駕輕舟遊海洋,有時間乘小鶴閑來往,有時間化做一個凡人樣,有時間化做一個物行藏,乾坤曆遍無拘也,浪蕩逍遙孰主張?

也沒個陰與陽,也沒個短與長。也沒個乾旋坤倒分消長,也沒個古往今來柔與剛。煉就咱一粒金丹也,石爛江枯性自長。

予以為迂談,笑而欲別。適逸童至,促行。先生雲:“子涉途何囊橐空虛?吾有一枕,收之不過盈寸,放之可幾三尺,甚便旅次之用。欲乎?”予辭以乍逢,何敢虛受?先生雲:“一會傾蓋,古有之也。何妨?”遂探袋取出,形如折竹,止寸許,付予。予收而謝之。先生曰:“三岐之羊,墨子悲焉。今子幾亡羊矣。吾引諸?”導之車行。將裏餘,先生遽不見,倉皇失措,強行又裏餘,饑渴交作。逸童龍鍾勿進。

遙見青旗插於茅簷,黃鳥啼於杏肆,蓋吳姬館也。欲就食,奈杖頭青蚨何?謀於童,童以途間遺得之以應。予以“道不拾遺,貪泉廉士不飲,勝母孝子不過,予何忍一腹而蹈此不義耶。”童笑以為:“卻衣細事,不疑非長者。且存亡危急,為此損生,失父母不孝,去君上不忠,孝忠廉節,一二、二一也。”予采言,勉強就肆。命設飯,飯無矣,命炊,肆主漬黃米將炊。予覺神思困倦,覓枕。主人辭以不備。予寢而起,起而寢,觳觫不寧。思全真所與枕可用。出而開之,三尺餘長,且軟馥妥神,一枕而安。

徑至都下,投名於平章門。翌日進試,初場題《鸚鵡詞》。文曰:

仲二五,秉陽精,車夷現瑞,山川毓神。翠衣飄碧漢,朱鬣動祥雲。來自殊域,達彼楓宸。能言覺慧,卓越羽禽。不羨岐周之鳳,超然喬木遷鶯。食天廚之美味,飽帝席之佳珍。出樊籠,遨遊四海,恁去飛驕。

二試題《牡丹》律詩。文曰:

淑氣初催黃鳥歌,錦絲幃下色偏多。

揚風舞態依金穀,浥露嬌姿清翠柯。

白凝曉月舍輕粉,紅點春霞罩淺羅。

富貴豪華皆占斷,莫辭相對醉顏酡。

三試題《秋蟾影桂賦》。文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