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他用“新”灌溉夢想的蘋果樹,所以蘋果很紅2(1 / 1)

喬布斯也是個創新跟風者,不過他是跟風者中的領袖

在這個世界上充滿了形形色色的追隨者和模仿者,他們總是喜歡依照他人的足跡行走,沿著他人的思路思考。他們認為,走別人走過的路可讓自己省心省力,是走向成功、創造卓越人生的一條捷徑。豈不知,“模仿乃是死,創造才是生”。

“領袖與跟風者的區別就在於創新。”這是喬布斯談自己的“與眾不同”哲學時所說的話。所謂的跟風者,就是那種擅長“尾燈戰略”的人,就像開車,跟風的人總是跟在別人的尾燈後麵亦步亦趨,跟進了怕撞上,跟遠了怕跟丟。喬布斯雖然在很多產品戰略上不是開創者,但是他也不是跟風者,他的創新是一種破壞性的創新,隻要他一出手,就對市場上的主流業務產生破壞性影響。他從來不在既定的軌道上奔跑行駛,但會破壞遊戲規則重新開辟跑道,進而顛覆整個行業的格局。

當然,在當今時代,喬布斯不是唯一的創新者,很多人都在倡導創新,做著創新的事情,可以說,喬布斯是一個創新跟風者中的一員。但是喬布斯不僅要做創新的跟風者,還要做這些跟風者的領袖。這就主要體現在喬布斯不斷做到行業領先。

喬布斯使蘋果公司與眾不同的秘密武器就是不斷的做到行業領先。喬布斯說過蘋果的產品被很多人抄襲和模仿,但蘋果依然在行業領先,就是因為蘋果的創新總能領先於行業其他人,領先於時代。為了做到這一點蘋果在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蘋果公司的研發經費一直在大幅增加,2003年時達到4.71億美元,並且光是研發部門就聘用了2500名員工。除了蘋果電腦的主流研發外,他們也在進行進一步多元化的嚐試。

可見,創新的最高境界並非差異化,而是領先於行業、領先於時代。當然,作為領軍者會很辛苦,但得到的收益也十分巨大。喬布斯一直以領先者為榮,他甚至以被抄襲為榮。看看他在2004年MacWorld Conference&Expo上在談到與微軟的競爭時是如何對微軟冷嘲熱諷的。喬布斯說:“Mac係列在20世紀80年代重塑了個人電腦產業,而微軟在90年代抄襲成功,並且創造了極大的利潤。如今,我們靠著Mac OSX重新站上了技術領先的地位,我認為微軟一定還會再次抄襲我們。”

喬布斯就是要做一個產業領先者,這也是他“與眾不同”的最強大的武器。雖然這是一條艱難的路徑,但是也更顯示出喬布斯是一個創新高手,甚至可以用偏執狂來形容他的創新。

聰明的人都不喜歡與別人同食一碗飯,他們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夠把小機會變成大機會,把大機會變成更大的機會。他們不隨大流,眼光獨到,另辟蹊徑,在別人“還沒睡醒”之前早已把賺來的錢塞進了自己的口袋裏。

100多年前,一個20多歲的德國猶太人隨著淘金人流來到美國加州,這個猶太人就是日後聞名遐邇的“牛仔褲之父”李維斯?斯特勞斯。他看見這裏的淘金者人如潮湧,心想如果自己也參與進去,未必就能撈到多少油水。於是他靈機一動,想靠做生意賺這些淘金者的錢。他開了間專營淘金用品的雜貨店,前來光顧的人不少。一天,有位顧客對他說:“我們淘金者每天不停地挖,褲子損壞特別快,如果有一種結實耐磨的布料做成的褲子,一定會很受歡迎的。” 李維斯抓住了顧客的需求,開始了他的牛仔褲生涯。李維斯把他做帳篷的帆布加工成短褲出售,果然暢銷,他靠此發了大財。

走別人走過的路,將會迷失自己的腳印。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太習慣於走別人走過的路,我們偏執地認為走大多數人走過的路不會錯,但是,我們不會想到的是,當我們這麼想的時候,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

當然,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意味著你必須麵對別人不曾麵對的艱難險阻,吃別人沒吃過的苦,但也唯有如此,你才能夠發現別人不曾發現的東西,到達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成功者之所以會取得驚人的成績,正是由於他們想到別人沒想到的東西,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也正是這一思路支持著他們一路走來,讓自己跨越障礙直至成功。所以,如果你想要成功,就不要做一個模仿者和跟風者;即使要做一個跟風者,也要像喬布斯那樣做一個創新的跟風者,而且一定要做這些跟風者中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