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法則46:利用偶爾缺席來凸顯你的價值(1 / 3)

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利用缺席可以增加別人對你的尊敬和榮譽,可以讓別人發現你真正的價值所在。但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自身必須具備超越他人的實力,具備別人不具備的才能。反之,你的缺席並不會產生什麼不良影響,那麼你本人也將是可有可無,沒有真正的分量。

在一檔競技類電視節目中,一位年僅23歲的參賽選手憑借其獨特的手指書法技藝征服了現場觀眾,同場競技的還有一位踢毽子如影隨形的女選手。手指書法、踢毽子,這些“小”技巧因為其獨特性,反而顯得非常突出。因為他們是別人不能取代時,所以才能最終脫穎而出。

想要具有真正的價值,就要始終注意提升自己的分量,讓自己比別人高,比別人強,才能贏得別人的肯定。有一位企業家這樣說過:當你比別人強一點點時,別人會嫉妒你;當你比別人強一截時,別人就會羨慕你;當你比別人強一大段時,別人就會向你看齊,好比微軟這樣一流的企業一樣,每一項舉措後來都被奉為業界的標準。這充分說明,如果你想擁有核心競爭力,就要超出別人很多,或者,你能夠持續比別人強一點點。

那麼,如何持續保持優勢,從而提升自己的分量,加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呢?

首先,必須養成一個良好的做人、做事和生活的習慣。經研究表明:當某件事有效重複21次時,就會成為習慣,210次有效重複就會成為專業,2 100次有效重複就會成為專家。因為,專家才能為別人解決問題,才會在同行競爭中,凸現差異化,才能拔得頭籌。而這些與良好習慣的養成密不可分,畢竟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速成,但習慣卻需要長期細節的積累和孕育。縱觀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無不有著良好的行為習慣。

其次,必須注重品德素養的自我修煉。如果說有了好的習慣就是成功的開始,那麼個人品質的優劣,就決定了他是否能出人頭地,是否能為社會創造價值,決定了他的人生是否有意義。倘若一個人技能很強,但是品德很差,也許他對社會的破壞力遠遠大於對社會的貢獻。所以應該不斷地審視自我,加強自我行為的約束。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要清清楚楚。唯有如此,才能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實際上,隻有那些具備“專業+職業+敬業+品質”的人,才能在社會這個競技場上勝出,而其中的品德修養更是具有決定意義的關鍵因素。

再次,必須不斷充實自我,加強學習。在這個變化紛繁的時代,隻有不斷自我學習,不斷增加自我內存,才能在職場中提升綜合素質和增強自我免疫力,並立於不敗之地。

最後,必須建立良好的人脈。人際關係維護的能力是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有研究數據表明,智商隻占成功要素的30%,其他的70%在於一個人的情商高低,其中就包含著很強的人際關係維護能力,隻有那些能不斷整合外部資源,經營好人脈關係,不斷擴大自我外存的人,才能持續成功。

成為本行業專家

用缺席來增加別人對你的尊敬和榮譽,首先自己要成為行業中的專家,這樣才能在工作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麼怎樣才能在本行中成為專家呢?

首先,你應該選定最適合你的,最能將你的優勢表露無遺的行業——你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來進行選擇。當然,在很多情況下,你也許沒有機會“學以致用”,但這並不妨礙你成為你所從事的行業中的佼佼者。所以,與其根據學業來選,不如根據興趣來定。但是,必須注意的一點是,一旦選定了一個行業,最好不要輕易轉行,因為這樣會讓你中斷學習,影響效果。每一行都有苦和樂,因此你不必想得太多,關鍵是要把精力放在你的工作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