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封禪泰山(1 / 1)

封禪是一種祭祀儀式,是中國古代帝王在五嶽中的中嶽嵩山和東嶽泰山上舉行的祭祀天地神隻的一種宗教式的活動,其中以在泰山舉行封禪儀式的次數最多,影響最大。

封禪泰山起何時何人,《史記·封禪書》《論衡》和《韓詩外傳》等典籍均記載了自炎帝以來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實,可知這種典禮是遠古時代活動在泰山周圍的部落或氏族自然崇拜的原始祭天儀式。

秦始皇即帝位的第三年,就率文武大臣開始了千裏東封泰山。秦始皇一行先到嶧山(今山東鄒城市境內),在山上立石銘記秦之功業。向齊魯士人明確展示秦朝的千古功勳,表示自己在功業上已具備封禪資格,不至於重蹈齊桓季孫之覆轍。秦始皇的嶧山之行是其封禪泰山的序曲。

之後秦始皇才來到泰山腳下,召集齊魯儒生博士70多人,商議封禪大典的具體儀式。有的博士告訴秦始皇,要用蒲草將車輪子包起來,以免損傷山上的一草一木。然後掃地而祭,用其簡易。這顯然隻是上古時代祭祀山神或祭天儀式的縮影,與秦始皇利用封禪展示其“席卷天下,包舉宇內”的期望值相差很遠。結果隻能是秦始皇遂貶退諸儒士而不用,自帶文武大臣上泰山封禪。

秦始皇的封禪大典分兩步進行,首先辟山修路,從泰山之陽登上山頂,“立石頌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是為封禮。

然後從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