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海邊,一望無際的大海盡收眼底。海上白帆點點,風吹動著海麵湧起一層層波瀾,此起彼伏。水波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粼粼波光。但有時候,我們看海麵很平靜,其實,在海底下,是我們看不到的波濤洶湧。
海洋無疑是危險的,特別是科技還不發達的時候。敢下海遠航的人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英雄。
鄭和是我國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軍事家。他一生最輝煌的舉動,就是曾經率領世界上最龐大的艦隊,七下西洋。
鄭和本姓馬,名和。1371年,他出生在雲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的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家庭裏。馬和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三,故取小名三保。但這並不是他被稱為“三寶太監”的原因。
馬和出生在元明易代、幹戈動亂的時期。元末著名回族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信奉伊斯蘭教,對佛教也曾支持,甚至提倡。他在雲南曾修建佛寺。馬和幼年即受到佛教影響。他14歲那年,被明軍擒獲,遣送南京,經過閹割,進入宮廷充當太監。
後來,明太祖朱元璋將馬和賜給四子燕王朱棣。馬和“從燕王起兵靖難,出入戰陣,多建奇功。”朱棣稱帝後,提拔他為“內官監太監”,“賜姓鄭”,始名鄭和。
1403年,明成祖朱棣的太師和尚道衍引鄭和受菩薩戒,取法名福善。鄭和成為佛門弟子。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故人們也以“三寶”為佛教的尊稱。鄭和既信奉佛教,所以人們尊稱他為“三寶太監”。
在曆次下西洋的途中,鄭和發現了些什麼?又有著怎樣奇特的經曆呢?
鄭和原來是明朝皇帝身邊的太監,管理皇宮中一切重大事件。皇帝對他的能力非常欣賞。明朝皇帝在自己的皇位穩固之後,為了宣揚自己的功勞,也為了讓海外各國看看中國的強大,於是決定派鄭和率領艦隊,從海上出發,去出使南洋各國。
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船隊到達舊港的時候,突然遭到海盜的攔截襲擊。這群海盜的頭子叫陳祖義。他看見鄭和船隊船多兵強,不敢貿然下手,就假意向鄭和投降,暗地裏卻準備打劫船隊。鄭和及時發現了陳祖義的陰謀,立即部署對策。等陳祖義率眾人來搶劫時,他指揮將士們把海盜打敗,殺死了五千多人,燒毀了海盜船隻十艘,俘獲七艘,還活捉了陳祖義。
到了錫蘭山,貪心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見鄭和船隊裝載了大量金銀,就假意請鄭和到他的宮殿,暗地裏卻發兵去劫奪鄭和的船隊。鄭和沉著冷靜,就火速傳令,調來了兩千多將士,出其不意地攻打了錫蘭山的都城,生擒了亞烈苦奈兒及其妻子官屬。領兵打劫船隊的將領聽說明軍回攻都城,趕忙下令撤兵回救。鄭和的軍隊乘勝殺了個回馬槍,又把敵兵打得潰不成軍。他們隻得向明軍投降了。鄭和當場釋放了投降的將士兵卒,隻把亞烈苦奈兒和幾個重要官屬扣留在船上,然後繼續訪問其他地區。
當鄭和的船隊到達木古都束時。國王親自去迎歡,並且設宴款待。鄭和向國王和王妃贈送了絲織品陶器和茶葉。國王送給明朝皇帝一隻珍貴動物,叫“麒麟”,也就是非洲長頸鹿。回來的時候,不僅帶回來了十七國的使節,和他們同來中國訪問的,其中有的是王子,有的是王叔王弟,都同明朝建立了邦交。
鄭和總共六次下西洋,經過了長途跋涉,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了。後來,皇帝又命令他第七次下西洋。不料船隊在返航到一個叫古裏的地方時,六十三歲的鄭和因身患重病,不幸去世了,他的部下將鄭和安葬在了當地。
鄭和七下西洋,為中國的外交和航海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航行前後達28年,他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地,鄭和贈給各國國王厚禮,以示友好,船隊帶去絲綢、瓷器、銅鐵器、金銀和其他手工業品交換當地特產。中國和其他國家友好交往,擴大了貿易,也增進了了解。
鄭和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南洋等地的人民一直紀念這位和平友好的使者,在一些城市裏,至今還保有紀念鄭和的寺廟和勝跡。
明朝時期,中國就已經有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可惜後來明朝政府開始封閉起來,再也不允許出海,還下令毀掉了所有的出海船隻,禁止和海外的一切來往。這樣失去了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聯係,導致中國一步一步落後了。終於西方國家包括英國法國等強大起來了,開始欺負中國,使得中國遭受了100多年的痛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