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道場同業大眾。誠心諦聽。稱讚淨土攝受經疏雲。念佛法門有二種。謂心及口。心為念體。口為念相。心念則深而難。口念則淺而易。皆是往生西方正行。隨其根器。有上下故。今略指陳心口法或。即為二門。且心念者。於寂靜處。隨六時中。供養禮讚。行道畢已。出道場來。到所止處。若欲入觀念佛之事。若坐若立。正麵西向。一心合掌。十稱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菩薩眾大悲名已。發是願言。弟子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若不可言。今日遭遇真善知識。得聞彌陀本願名號。雖復稱念。冀得往生。奈以不識阿彌陀佛身相光明及觀音勢至二大菩薩。願佛不捨本弘誓願。慈悲攝受。令弟子見。或欲臥眠。亦發此願。而於夢中。時得見之。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普為一切求生行者。相與誌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大音讚佛  南無淨願佛  南無日天佛  南無樂慧佛  南無攝身佛  南無威德勢佛  南無剎利佛  南無得乘佛  南無上金佛  南無解脫髻佛  南無樂法佛  南無往行佛  南無捨憍慢佛  南無智藏佛  南無梵行佛  南無栴檀佛  南無無憂名佛  南無端嚴身佛  南無相國佛  南無蓮華佛  南無無邊德佛  南無天光佛  南無慧華佛  南無頻頭摩佛  南無知富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三輩求生門

捨家棄愛作沙門  發菩提心修功德  佛與大眾現其前  即得住生安養國

(無量壽經雲。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徃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地。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應無上菩提之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隨緣修善持齊戒  懸繒散華然燈香  身隨化佛生彼國  住不退轉如上輩

(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誌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繪然燈。散華然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徃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

若人十念或一念  歡喜信樂不疑惑  臨終夢佛亦往生  功德次如中輩者

(佛告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誌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誌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徃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佛所說。無量壽經教修三輩。求生行門。相與誌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梵財佛  南無寶手佛  南無淨根佛  南無具足論佛  南無上論佛  南無弗沙佛  南無提沙佛  南無有日佛  南無出泥佛  南無得智佛  南無謨羅佛  南無上吉佛  南無法樂佛  南無求勝佛  南無知慧佛  南無善聖佛  南無綱光佛  南無琉璃藏佛  南無名聞佛  南無利寂佛  南無教化佛  南無日明佛  南無善明佛  南無眾德上明佛  南無寶德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九品求生門

誌誠深心迴向願  不殺具戒誦大乘  修行六念化佛迎  是名上品上生者

(觀無量壽經雲。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誌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徃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徃生。彼國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音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項。徃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徧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到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不必受持方等經  解第一義明因果  紫金臺上見全身  是名上品中生者

(經雲。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若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遶。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項。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徧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授記。是名上品中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