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路決定出路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貧富。眼光看多遠,事業就有多大!
拜訪智者的少年
一位16歲的少年去拜訪智者,問:“我怎樣才能變成一個自己快樂、別人也快樂的人呢?”
智者笑著說:“我送你四句話吧。第一句:把自己當別人。”
少年說:“這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的時候,把自己當成別人,這樣痛苦就減輕了;而當我欣喜的時候,把自己當成別人,這樣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一些?”
智者點頭。
智者接著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自己。”
少年沉思片刻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要,並給予適當的幫助。”
智者兩眼放光,繼續說:“第三句話是:把別人當別人。”
少年說:“這是不是說,要充分尊重別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智者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
智者接著說:“第四句話,把自己當自己。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你留著以後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也好。不過這四句話我怎樣才能把他們統一起來呢?”
智者答:“很簡單,你用一生的時間來經曆。”
凡事不利用時機,雖然盡心盡力,也很難成功。
道不可言
有一天,泰清去向無窮請教:“你知道‘道’是什麼嗎?”
無窮說:“不知道。”
泰清又去向無為請教:“你知道‘道’是什麼嗎?”
無為說:“知道。”
泰清十分高興,繼續問道:“能具體說明一下你所知道的‘道’嗎?”
無為說:“可以。我所知道的‘道’,貴可以為帝王將相,賤可以為仆役奴隸;可以聚合為生,也可以分散為死。”
後來泰清對無始說:“無窮說他對‘道’一無所知,無為卻把道說得活靈活現,究竟誰道行更高?”
無始說:“說自己不知道‘道’的人是深邃之士,稱自己知道‘道’的人是浮淺之徒,前者屬於內行,後者則冒充內行。”
聽無始這麼一說,泰清不由感歎道:“怎麼不知便是知,知反而為不知?”
無始說:“道不可聽,聽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見,見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言說,能用語言說出來的就不是道。一聽見有人問‘道’便馬上出口回答的人,其實根本不知道‘道’,而問道的人也不可能聽見‘道’。道不可問,也不可答。”
泰清越聽越糊塗,隻好搖頭而去了。
遇到好的機會不抓緊行事,就不會取得成功。
海水為什麼是藍的
1921年,碧波萬頃的地中海。
印度科學家拉曼在英國皇家學會上作了聲學與光學的研究報告,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國。陽光融融,暖風徐徐,深藍色的海麵上躍動著鱗片狀耀眼的光斑。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對印度母子的對話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媽媽,這個大海叫什麼名字?”
“地中海!”
“為什麼叫地中海?”
“因為它夾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之間。”
“那它為什麼是藍色的?”
年輕的母親一時語塞,求助的目光正好遇上了在一旁饒有興味傾聽他們談話的拉曼。拉曼告訴男孩:“海水所以呈藍色,是因為它反射了天空的顏色。”
在此之前,幾乎所有的人都認可這一解釋,它出自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勳爵。這位以發現惰性氣體而聞名於世的大科學家,曾用太陽光被大氣分子散射的理論解釋過天空的顏色,並由此推斷,海水的藍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顏色所致。
但不知為什麼,在告別了那一對母子之後,拉曼總對自己的解釋心存疑惑,那個充滿好奇心的稚童,那雙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斷湧現出來的“為什麼”,使拉曼深感愧疚。作為一名訓練有素的科學家,他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男孩那種到所有的“已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不禁為之一震!
拉曼回到加爾各答後,立即著手研究海水為什麼是藍的,他發現瑞利的解釋實驗證據不足,令人難以信服,便決心重新進行研究。他從光線散射與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運用愛因斯坦等人的漲落理論,獲得了光線穿過淨水、冰塊及其他材料時散射現象的充分數據,證明出水分子對光線的散射使海水顯出藍色的機理,與大氣分子散射太陽光而使天空呈現藍色的機理完全相同。他進而又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分別發現了一種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應——後來被人們統稱為“拉曼效應”,為20世紀初科學界最終接受光的粒子性學說提供了有利的證據。
1930年,地中海輪船上那個男孩的問號,把拉曼領上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台,使其成為印度也是亞洲曆史上第一個獲得此項殊榮的科學家。
永遠不要放棄你對“已知”的好奇心,也許新的發現就在你“已知”的“未知”之中。
從另一個角度解決問題
美國有一家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營業額蒸蒸日上。但最近幾年業績卻停滯下來,每個月維持同樣的數字。
董事部對業績表現感到不滿,便召開全國經理級高層會議,以商討對策。
會議中,有名年輕經理站起來,對董事部說:“我手中有張紙,紙裏有個建議,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5萬元!”
總裁很生氣地說:“我每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紅包、獎勵,你還要另外要求5萬元,是不是過分了?”
“總裁先生,您別誤會。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一分錢也不必付。”年輕的經理說。
總裁看了那張紙,說了一聲:“好!”馬上微笑著簽了一張5萬元的支票給他。原來那張紙上隻有一句話:將現有牙膏管口的直徑擴大1mm。
總裁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
試想,每天早上,每個消費者都擠出比原來粗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費量將增加多少?
這個決定使公司隨後一年的營業額增加了30%。
在試圖增加產品銷量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總是大力開發市場、籠絡更多的顧客,如果你轉換一下腦筋,增加老顧客的消費量,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自古天下之事,如果能充分利用時機,再難也會成功。
方向正確才能成功
院士萊文做過很多試驗。
他在沙漠中發現一個叫比賽爾的小村莊,從這裏走出沙漠隻要三天,卻從來沒有人走出過。
經過調查,他發現那裏的人是因為不知道北鬥星,所以不能分辨正確的方向,他們走的不是直線而是弧線。因而,無論向哪個方向走,都回到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