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作於周之世。而先後雖殊。至於化人。以大中至正之道。則無異矣。時之變遷。法之獻替。 扆峯和尚心棲禪那。神遊史籍。摘其實。疏其蹟。以資觀覽。如鑑目前。興歎慕之誌者。有所激勵焉。
至元後丙子。佛成道日。承事郎福州路福寧州判官薛天祐安道拜題。
切聞。滄海浩大。非驪龍無以察其淺深。佛法幽微。非智人無以究其源本。然三才筆立之初。世號鴻荒。人方穴居野處。不辨尊卑。而斯民之耳目。猶塗於見聞也。自庖犧晝八卦。而文籍始生。神農作耒耜。而畊稼始立。黃帝造律本。而樂音始著。堯舜垂衣裳。而禮製始明。凡數聖人。所以開天地之經。立生人之紀。使後之作者有所持循。而百王綱理世變之道。由此而出也。至於姬周之世。合三十七君。其間三教聖人先後出興。曰佛。曰老子。曰夫子。見於史傳。則昭然耳。自第四君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佛之示現西竺迦維羅衛國。降誕王宮。以剎利瞿曇為姓。以悉達太子為名。成道以釋迦為氏。號曰牟尼。此譯寂默。言三業離於諠雜。金軀一丈六尺。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號為佛。佛者覺義。謂其弘法自覺覺他。住世七十九年。逮第二十一君定王三年丁巳。越三百四十有五年。而老子方生於楚苦縣厲鄉曲仁裏。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聃。或雲身長四尺六寸。厖眉皓首。故謂之老子。子者男子之通稱也。至二十四君靈王二十一年庚戌。則老子年五十四歲時。夫子始生於魯昌平陬邑。而先人禱於尼丘山而誕。首上圩頂。因名丘。字仲尼。姓孔氏。儀表九尺六寸。夫子者蓋丈夫之稱爾。年七十三而卒。乃恭王四十一年壬戌也。老子方書。說養性以保長生。周孔圖書。則訓人而脩禮樂。釋迦之教。能施慈悲。攝於有情。作眾生之福田。為愛河之舟楫故萬物之內。惟人最靈。三界之中。惟佛至尊。法演西乾。教流東震。真身舍利。代代欽崇。玉軸金文。人人諷誦。宏資國化。廣利眾生。聊纂斯文。厥書於後。明佛祖之垂慈。彰王臣之皈仰。結為歷朝釋氏資鑑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