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在一家文化公司供職時,自我感覺有些優越,小李是作為一名高學曆的編輯,對於初中文化的打字員,小李從未想過她有什麼優秀之處。
有一天,打字員小姐說,我們的經理隻有在談論金錢(工資)時,聲音才低得讓你幾乎昕不到。
小李很詫異他的同事能夠如此一針見血地概括經理的特點。他也有過類似的感覺,但他沒想過總結出來。他甚至有些佩服她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這一天開始,小李才明白,身邊的任何一個同事,都有自己閃光的地方。
埃默生說:“我見到的每個人都在某些方麵比我強,從這個角度講,我要向他學習。”
保羅·哈維在他的廣播節目之一《剩下的故事》裏告訴人們,表示真誠的讚賞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他講了這麼一件事:一些年前,底特律的一位教師請雙目失明的斯蒂維·莫裏斯幫她尋找一隻在教室裏跑丟的小老鼠。你瞧,她讚賞自然賦於斯蒂維的才能。這一才能是房間裏其他人所不具備的。作為對斯蒂維雙目失明的補償,自然賦於他一雙極靈敏的耳朵。然而這確確實實是第一次有人讚賞斯蒂維這雙非凡的耳朵。許多年後,她說起這一讚賞是他新生活的開始。你瞧,從那時起,他努力發展他的聽力才能,以斯蒂維·旺德為藝名,成為70年代最著名的流行歌曲演唱家和作曲家之一。
美國造詣最深的哲學家之一約翰·杜威的措辭稍有不同,杜威博士說,人類本性中最深的欲望是“渴望變得重要”。
我們的上司,他能處的位置就已標出了“重要”。我們的同事,甚至有一些比上司更優秀的地方。我們可以慧眼識珠,發現同事的優勢和長處,對我們更有借鑒作用。我們用謙遜而細心的態度去欣賞,這是對別人的一種肯定和認同,也是給予自己一次學習機會。
林肯曾用這樣的一句話作為一封信的開頭:“人人都喜歡讚美的話。”威廉·詹姆斯說:“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讚賞。”請注意,他並沒有說:“希望”或“願望”或“渴望”受到讚賞,而是說:“渴求”受到讚賞。
卡耐基甚至想在他的墓碑上也表揚他的下屬,他為自己擬定這樣一個墓誌銘:“這裏躺著的人知道如何把比自己聰明的人吸弓f到身邊。”
真誠地讚賞是約翰·洛克菲勒待人成功的秘訣之一。例如:洛克菲勒的合夥人之一愛德華·貝德福德在南美洲做了一筆失敗的買賣,使公司損失了一百萬美元。洛克菲勒為此完全可以責備他,但是他知道貝德福德已盡了最大的努力,而且事情已經過去。因此洛克菲勒便找了可以表揚的事,他祝賀貝德福德,因為他挽回了60%的投資款,洛克菲勒說:“這太棒了,我們並不總是做得那麼好。”。
讚賞,如同燃起的火星,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成就。
萊特兄弟是一對富於奇想的孩子,當他們還不到10歲時,一次,兩個人正在一棵大樹下玩,抬頭一看,透過密密麻麻的樹葉,一輪皓月正掛在樹梢上,兩個孩子一下子高興了,就爬上樹去摘月亮,結果,非但沒摘到,反而跌傷了腿,撕破了衣裳。父親知道後,對孩子爬上樹去摘月亮的奇想菲但沒有批評,而是給予了讚揚:“你們想爬上樹梢摘月亮的想法是新奇有趣的,是偉大的。可是你們想過沒有,月亮很高,在樹梢上怎麼摘得到月亮呢?我希望你們將來製作一種有神翼的大鳥,騎著它到天上去摘月亮。”小哥倆聽了父親的讚揚與鼓勵,可來勁了。此後,他們不斷地設計淩空搏擊的“神鳥”,而父親長期當著他們的助手,最後,眾所周知,他們成功地發明了世界上的第一架飛機。
每個同事都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真誠地欣賞別人,並不意味著你比別人差,而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種長進的階段。欣賞別人,你能夠更具體地了解自己的不是,同時,也很好地激勵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