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任何人都不會拒絕好話(1 / 1)

其實,真誠的讚美而不是奉承。

讚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樣。適當的讚美之詞,恰如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使你和他人關係融洽,心境美好;而肉麻的恭維話卻讓人覺得你不懷好意,從而對你心生輕蔑。

要做到恰如其分地讚美他人,就要正確地認識讚美的作用、宗旨,讚美的題材和讚美的方法。

在人和人的交往中,適當地讚美對方,總是能創造出一種熱情友好、積極肯定的交往氣氛。讚美還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促使對方形成良好的行為規範。丘吉爾曾經說過:“你想要人家有什麼樣的優點,你就怎樣去讚美他吧。”適當地讚美對方,能夠很自然地贏得對方同樣的回報。

讚美對方的宗旨是尊重對方,鼓勵對方以及創造友好的交往氣氛,所以應該真心實意,誠懇坦白,措辭適當。如果是因為有求於人而表示讚美,會令對方感到你的動機不良,所以當你沒有需求對方什麼的時候,表示讚美才真誠可信。對別人的讚美也不必過於頻繁,過於頻繁就失去了鼓勵的意義,並且顯得滑頭俗氣,反遭輕視。

一個恰如其分的讚美還表現在讚美題材的選擇上,即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關係,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讚美題材。比如對年長者,可讚美他的健康、經驗:知識、地位或成就;對於同輩人,可以讚許他的精力、才幹、業績和風度;初次見麵者,主要讚美其可見的外表或已知的實績;在公共場合,讚美對方那些可以引起眾人同感的品德、行為、外表和長處比較適宜;到別人家中做客,可以讚美其孩子的聰明,妻子的烹調手藝或居室布置等。實際上,除了對方的忌諱和隱私外,隻要實事求是,態度誠懇,讚美的題材隨手可拾。恰如其分的讚美還需要有適當的讚美方法。

最常見的是直接的讚美:當著對方的麵,以明確具體的語言,提及對方的名字(或尊稱、昵稱),微笑地讚美對方的行為、能力、外表或他擁有的物品。如果能在直接的讚美後,用一個問題銜接下去,效果則更好。

間接含蓄的讚美,即運用語言、眼神、動作、行為等向對方暗示自己讚賞的心情。比如在公共場合特地請某人簽名留念,或特地向某女士請教,聚精會神地傾聽對方談話,並不時微笑著點頭,也是一種表示讚美的方式。

預先讚美。如果對方有較強的自尊心和一定的領悟力,那麼也可以按照你對他的希望預先讚美他,這樣可以激發他的自尊心,鼓勵他朝你熱切希望的方向發展,而約束他朝反方向發展。比如,希望對方能準時赴約,不妨用預先讚美的方式,說:“你的工作效率和時間觀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好,咱們說定了,明天下午兩點半見麵。”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斯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欣賞。”如果在人際交往中,你懂得這一點,懂得讚美,善於讚美,那麼你將成為一個有同情心、有理解力、有吸引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