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安徒生,丹麥19世紀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他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少年時代曾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後因嗓子失潤被解雇。從此開始學習寫作,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於1829年問世。
“為了爭取未來的一代”,安徒生決定給孩子寫童話,並於不久出版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此後數年,每年聖誕節他都出版一本這樣的童話集。其後又不斷發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漸擱筆。近40年間,安徒生共計寫了童話168篇。
本書精選了安徒生的許多名篇,主要表現了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熱烈歌頌勞動人民,同情不幸的窮苦人民,讚美他們的善良、純潔等高貴品質,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守門人的孩子》等;二是非常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民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和幻想,而且還鞭撻了殘暴、貪婪、虛弱和愚蠢的反動統治階級和剝削者,揭露了教會僧侶的醜行和人們的種種陋習,深刻地批判了社會的罪惡,如《公主和小豌豆》、《堅定的錫兵》等。
《賣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歡樂,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卻帶著微笑,童話通過小女孩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與她饑寒交迫的現實生活的對比,表達了安徒生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對當時社會的不滿。
《賣火柴的小女孩》發表於1846年。當時,安徒生有一個朋友寄給他一封信,信裏附著三幅圖,要求他寫篇童話,以配其中一幅圖。他選擇了描繪手中拿著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這篇童話。這是因為安徒生的母親,幼年是個討飯的孩子。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裏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來的時候,她感到餓極了。她把手伸到水裏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饑餓。最後她終於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這幅圖,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的苦難童年。
《醜小鴨》說的是有一隻體形龐大的鴨子,它每次都被同伴欺負,有一天它來到外麵的世界,在沼澤地中,又被大雁嘲笑了一番,還差點死於狗的口中,好不容易有了個老婆婆收留了它,卻又被貓和雞嘲笑。最後,他再次去了外麵的世界,當他麵對水麵時,竟然發現自己不是一隻醜小鴨,而是一隻雪白的天鵝。
醜小鴨,在曆經千辛萬苦之後,終於成為白天鵝。它處處受嘲笑,受欺辱,但它絲毫沒有灰心喪氣,始終不屈不撓的奮鬥,最終靠自己有力的翅膀飛向最美好的生活。
《守門人的孩子》寫的是富人和窮人的故事。將軍的家住在第一層樓上,看門人的家住在地下室裏。這兩家的距離很遠,整整相隔一層樓;而他們的地位也不同。不過他們是住在同一個屋頂下,麵向著同一條街和同一個院子。看門人代表的是窮人,將軍則代表富人。他們之間隻相隔一層樓,這說明窮人與富人之間差距雖然大,但是窮人若是努力奮發也可以爬到更高的樓層去,變成富人。將軍和他的夫人都是有地位的人,文章中寫到他們衣服上的族徽來表現他們的地位是多麼的高,在他們的睡衣袋上都有族徽。而且這些族徽隻不過是用錢買來的根本與個人奉獻無絲毫關係,而且將軍的夫人甚至因為佩戴族徽而壓碎過骨頭,這些描寫雖然很誇張,但形象的說明了他們愛慕虛榮的程度。有趣的是,將軍並沒有參加國戰爭,他在戰爭期間改行去辦外交了,但他卻成為了將軍,而衝在真正最前線的勇士與英雄卻沒有成為將軍,這真是莫大的諷刺。愛米莉是將軍的女兒,喬治是看門人的兒子。他們之間的差距很大,在將軍對喬治的印象中,喬治隻不過是一個看門人的兒子,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沒有任何高貴的血統。所以在喬治向將軍提出他要向愛米莉求婚時,將軍大吃一驚,因為他不能夠讓自己的女兒和一個出身低賤的“窮小子”結婚,這對於他來說是個羞辱,所以他十分生氣並告訴喬治自己不認識他,拒絕與他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