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1 / 3)

第四部分

蒼蠅和螞蟻

蒼蠅和螞蟻在爭論誰更有價值。“啊,神,這應不應該呢?有自尊心的竟會糊塗到這種境地,”蒼蠅說,“一隻沒有地位的小爬蟲,還想跟我蒼蠅較量一番。我進出王宮、參與宴會是常事,殺牛祭祖,我總嚐在人先。而你這瘦弱可憐的家夥在哪裏呢?你隨便拖點什麼麵包渣之類的東西就能對付著吃上三天。再說,壞家夥,請告訴我,你在皇帝、國王或者美人的頭上停留過嗎?我可以使皮膚白皙的美女變成一個人人得而誅之的醜陋女子,我的力量大著呢!所以你不用嘮叨你的糧倉如何如何來煩我。”

“你到底有完沒完?”這位善於治家的螞蟻反駁說:“不錯,你進出王宮,但大家都在咒罵你。你以為你先偷嚐獻給神的祭品就是有臉麵嗎?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對神的誣蔑和玷汙。你停在國王或驢子頭上,這確是事實,但我更清楚你們那些被莫名其妙打的同類,便是對你們這種令人厭惡行為的懲罰。你還說是一種裝飾可以給人們增添美感,這確實也是事實。你我都是黑色,管那叫蠅痣也是可以的,但這也能算一個值得標榜的話題嗎?你別再胡吹大氣,口若懸河了,快把這自命不凡的習慣改掉吧!”

“當冬天來臨之際,你就知道自己是多麼的無能,你會挨餓、受凍、衰亡。而我呢,則將安心地享受我的勞動果實,不需奔波,風雨打不到我身上,我過著無憂無慮地幸福生活。我今天腳踏實地的勞動就是為了使我今後的日子過得幸福。要認清什麼是光榮,什麼是虛榮。哦,不跟你瞎扯了,我已經浪費不少寶貴時間了,該幹活了。傻瓜都知道,我的糧倉以及廚房,空話是不能裝滿它的。”

老鼠與黃鼠狼

的爭戰

黃鼠狼和貓一樣,恨死老鼠了,如果老鼠洞穴的入口不是很窄的話,黃鼠狼哪裏會讓它們活得那麼自在。

這一年,鼠丁旺盛,它們的國王親自率隊與天敵黃鼠狼作戰。戰鬥難分勝負,老鼠士兵的鮮血灑滿戰場。老鼠損失慘重。雖然偷麵包的老鼠用盡全力,它的同伴也是灰頭土臉,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但終因本領不濟,隻好向命運低頭,全軍潰敗。鼠群飛奔逃命,也分不清哪是將哪是兵。可惜那些領頭的王爺之類,平時為顯示自己的尊貴或嚇唬黃鼠狼,頭戴峨冠翎翅,顯得威風八麵,不想這種穿戴在逃跑時遭了殃,洞口裂縫也鑽不進去,顧了頭就顧不了尾。結果,老鼠頭領的遺體陳屍遍野,而當兵的老鼠,體薄個小,找個地洞就往裏鑽,反而把命保住了。

身為高官,操心事自然不少。但老百姓容易做到的事,對當官的來說卻要三思而後行。

田野之神和

過路人

在荒山野嶺的一個地洞裏,田野之神和他的幾個孩子餓壞了,準備吃東西填飽肚子。這裏既沒有豪華的地毯,也沒有精美的桌布,有的隻是旺盛的食欲。

外麵下著大雨,有一個被雨水淋得像落湯雞的人為了避雨,一頭闖了進來,眾神請他一同吃這簡單粗糙的飯菜。

他沒有謙讓,拿了食物,坐好後又伸出手掌嗬氣來取暖,接著又向剛端上的不令人滿意的湯中吹氣。看著這情景,田野之神驚訝不解地問他:“客人,您這是什麼意思?”

“這一次吹氣為了吹涼我的湯,而剛才則是為了暖我的手。”避雨人如實說。

“您可以走了,”田野之神說道,“和您住在一起,會引起別的神氣憤的,我想還是遠遠離您這張既能吹涼又會嗬熱的嘴巴為好!”

山的分娩

一座山感到了臨娩的陣痛,它的喊聲震天動地,大夥聞聲都向它奔去,認為它肯定能生出一座比雅典還要大的城市,可鬧了半天,大山隻生下了一隻很小的耗子。

這則寓言的情節雖然不可信,但卻有它的針對性。看了寓言我就想起了一位作家,他曾經說過:“我要寫一部歌頌提擔人和神王朱庇特戰鬥的著作。”但是誰也沒看到他的文字。人們有時許下很多的承諾,可最後什麼都沒有做成。

野兔和竹雞

別去冷嘲熱諷不幸的人,因為誰能保證自己會一輩子走運呢?聰明的伊索在他的寓言中為我們列舉了很多例子。下麵就講其中的一個吧。

野兔、竹雞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它們平靜的生活中有時會潛伏著危險。一天,一群獵狗闖了來,野兔不得不找個地方來藏身。它逃到密林叢中,獵狗一下失去了追尋的痕跡。但群狗最終還是從野兔身上散發的氣味尋到了線索,斷定這準是它們追蹤的那隻野兔,就凶猛地向它逼進。

危急時刻,竹雞卻嘲笑野兔說:“你總說自己是飛毛腿,現在看來你的腿連竹杆都不如。”正在竹雞取笑野兔的時候,噩運降臨到它的頭上,竹雞認為憑自己的翅膀在任何時候都能擺脫險境,但它這次失算了,遇上了凶猛的老鷹,這可憐的家夥哪裏是老鷹利爪尖喙的對手,它這次很不幸,被老鷹吃掉了。

老鷹、百靈鳥

和捉鳥人

有句俗話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有個農夫用鏡子來捉小鳥,鏡子中鳥的影子引來了一隻百靈鳥。一隻老鷹在田野上一邊飛翔一邊覓食,看到那隻麵臨危險卻還在不停歌唱的百靈鳥,老鷹想搶先下手捕捉百靈鳥,於是老鷹向百靈鳥猛撲了過去。百靈鳥雖還沒被農夫的機關捉住,卻隨時有落入鷹爪之中的危險。就在老鷹逼近百靈鳥時,它自己卻被農民的網逮住了。

鷹非常誠懇地對農夫說道:“善良的人,求您放了我吧,我可從來沒有損害過您的利益呀。”

農夫馬上接話答道:“那麼這隻百靈鳥又何曾加害過你呢?”

隱居的老鼠

有一隻老鼠整日被凶狠的貓追殺,每次都死裏逃生。最後它心力交瘁,決定隱居起來,再也不到外麵去闖蕩。它找到了一個非常隱蔽的住處,裏麵食物多得沒法用數字來計算。老鼠生活得很好。

它長得肥肥胖胖的,上帝好像總是把財富賞賜給歸順它的臣民。有一天,老鼠王國派出的代表來到這位虔誠的隱士麵前,請求它給予一點點施舍,因為老鼠的都城已被貓圍住,遭到攻打的鼠國彈盡糧絕,所以代表不得已才來請求老鼠隱士給予施舍,並且要求的隻是很少的一點,以便到別處去搬兵增援。

“我的朋友,”隱士無動於衷地回答,“世上凡事,我已一概不聞不問,我可以祈禱上帝賜給你們一些食物,除此之外,我一個與世隔絕的可憐者力不從心。我希望上帝能夠發慈悲給你們一點。”說完這話,隱士馬上回屋關緊了大門。

從這隻非常吝嗇、貪圖享受的老鼠身上,你們大概看出他是誰了吧,這是一個修士,一個自私自利的修士,他吃的是大家的勞動果實,卻從不管他人的死活。

狼、獅子和狐狸

獅王年紀一大把了,它漸漸感到自己在一天一天的衰老。它很擔心自己的王位,於是它派大臣四處尋求名醫進王宮治它的病。

大臣隻好在百獸中征聘大夫,形形色色的醫生彙集於宮中,獻祖傳秘方的也絡繹不絕,但在許多次的朝見中偏偏找不到狐狸,它銷聲匿跡,躲到哪裏去了呢?狼為了獻媚,在獅王麵前對狐狸的缺席肆意誹謗。獅王聽信讒言後大怒,立即下旨把狐狸捉進宮來。

狐狸被押進宮來,帶到了獅王的寢榻前,狐狸心裏清楚,這是由於狼在獅王麵前誣陷才讓它遭受這不白之冤。狐狸說:“陛下,臣以為有的奏折與事實極不相符。有人說我故意不來朝拜陛下,實際上我去朝拜聖地了,祈求上天保佑陛下聖體康複,我一直都在祈禱天神護佑陛下啊!在朝拜的長途跋涉中我曾碰到一些博學多才的君子,我向他們提及陛下身體欠佳,精力衰退。他們告訴我,其實您所缺乏的僅是一些熱量,您年事已高當然得注意保暖,所以,隻要您穿上一件新做的熱乎乎的狼皮大衣,您的病很快就會好轉。您隻要看得上,其實狼大人的皮就是一件上好的料子。”

獅王對這一提議非常讚同,馬上下令生剝狼皮,砍下四隻腳。結果,獅王不僅披上了冒著熱氣的狼皮大衣,還將狼肉做成了晚餐。

大家和睦相處,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從不鬧矛盾,對待每一件事情都認認真真,不弄虛作假,這樣大家才能長久相處下去。

背信棄義的狗

美人讓有些人管不住自己的雙眼,黃金讓有些人管不住自己的雙手。有幾個人能做到看守珍寶而不動心呢?

有隻狗為了把主人的飯菜捎回家中,戴上了一個掛著主人餐盒的項圈。雖然飯菜香噴噴的,但它卻能克製自己的食欲。狗還能做到這一點,而我們人卻常常身不由己地被財富所誘惑,貪婪的人可要多學學這條狗的克製能力啊!

但是,這一次情況有點不同,狗掛好了盛滿飯菜的餐盒行走時,被一隻看家狗看見了,看家狗打著如意算盤要上去搶它的飯食,而這隻狗為了保護好主人的飯菜,放下餐盒輕裝上陣,一場廝殺就開始了。其它一些流落街頭專門以偷竊乞討為生的狗為了分享到一口吃的,也上來為看家狗助威。這隻狗看到寡不敵眾,知道再鬥下去自己一定吃虧,它隻是想到保住主人給自己的那份飯萊。

於是,它聰明地對群狗說:“先生們,請息怒,我僅要我自己的那一份,其餘的都歸大夥兒。”這話剛說完,它先叼起一塊食物,其餘的狗一哄而上,大喝大嚼,一搶而光,結果是皆大歡喜。

有很多的官吏非常貪婪,見到財寶就會怦然心動,特別想占為己有。也有些人愛趁火打劫、混水摸魚,一看到有機可乘,便爭先恐後一哄而上,這些行為都很可恥的。

老鼠和大象

一隻最小的老鼠看到了一頭大象,它先是感到害怕,而後妒忌大象的高大威猛。它冷嘲熱諷大象擁有一副笨重的身材,難看死了。大象背負重荷朝前走著,在它那好似三層樓高的象背上,端坐著一位聞名的土耳其王後。大象還同時馱著她的貓、狗、猴子、鸚鵡、年邁的女官及其它一些東西。她們此行目的是去朝聖,人們聚在路旁欣賞著這個龐然大物。一見到這一情況,老鼠就顯得很氣憤,說:“以身體的大小判定我們的高低貴賤,實在是不公平。難道就是因它個子大,孩子們看了就害怕?雖然我們個頭小,但我覺得一點也不比大象差。”

老鼠還想說一些無關輕重的廢話,就在這時從暗處竄出一隻貓,嚇得它拚命奔逃,再也不敢自以為是了。

狗和驢子

有一頭驢生性忠厚誠實,從來沒有得罪過誰,也沒有招惹過誰。

一天它隨主人外出,結伴同行的是主人的狗。驢子外表神態莊重,但頭腦卻是一片空白,不會想事情。半路上主人已經睡著時,驢子則在大嚼大啃青草,這塊草地的草長得青青的,驢子吃得還算滿意。

這時狗見到驢子大嚼青草,也感到腹中饑餓,就對驢子說:“親愛的夥伴,我求求你趴下身子來,我想吃麵包籃裏的食品。”驢子沒有理會,驢子隻顧埋頭吃草,好像害怕浪費了這大好時光影響它進餐。

驢子裝聾作啞了好一陣子,總算開口回話:“朋友,我還是勸你等等看,待會主人睡醒後會給你一份應得的食物,他不會睡得太久的。”

就在此時,一隻餓極了的狼從村莊裏跑了出來,驢子用命令的口吻叫狗把狼趕走,這時候狗可不願動,還回敬說:“朋友,我勸你還是快跑吧,等主人醒了再回來!他決不會讓你等多久的,趕緊跑吧!假如狼追上了你,你就用主人新給你裝上的蹄子狠狠地踢,踢碎它的下巴頦。相信我的話絕沒錯,你一定會把它踢躺下的。”就在狗還在說這些風涼話時,狼已把驢子咬死了。

狼吃了驢子又想吃狗,狗立刻叫了起來,主人醒了,狼嚇跑了。

死驢和兩隻狗

有兩隻狗的長相極為相似,但是它們性格卻大相徑庭。有一隻狗生性貪婪,什麼好東西都想占為己有,另外一隻狗卻很誠懇,但意誌並不堅定,有時受到朋友的慫恿,也會幹一些它本來不想幹的事情。

兩隻狗看到遠處的水麵漂著一頭死驢,水流和風向使驢離狗越來越遠。一隻狗說道:“朋友,你的眼力比我好,麻煩你看看那水麵上,漂浮的是頭牛還是一匹馬?”

“咳!漂的是什麼,關你什麼事啊?”

這隻狗說:“這你就不對了,我們可以飽吃一頓嗎!不過距離實在太遠,我們還得逆風遊過去。這樣吧,我們還是拚著命來把這河水喝幹吧,我們的喉嚨本來就很渴,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做到這一點。那時漂在水麵的屍體馬上就會晾幹,到時候,我們十天半個月不去找東西吃也不會餓肚子了。”這樣,這兩隻狗爭著喝起水來,它們喝得頭昏眼花,最後脹破了肚皮,斷了氣。

人不也是這樣嗎?當他熱衷於一件事時,根本不曾考慮辦不辦得到,他有許多美好心願,並為此四處奔波。他追求著榮華富貴:像擴充疆土、錢櫃裝滿金幣、成為世界上最為知名人士……所有這一切,就是他要喝幹的水,但人們還常常覺得遠遠不夠。為了實現這種種理想,人們必須長有三頭六臂。帽子戴得太高的話,會把人的腦袋壓壞的。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

大蠟燭

傳說,蜜蜂原先生活在眾神的周圍,先飛來的蜜蜂,傳聞飛落在雅典南部的伊梅特山上,蜜蜂吮著和風吹拂過的花蕊和甜露,釀造成瓊漿。當人們看到這些來自天神仆人居住的蜂房時,就將裏麵的玉液瓊漿一飲而光,而沒有蜜的蜂房剩下蜂蠟時,人們又將蜂蠟做成了許許多多的蠟燭,那些蠟燭都做得很大。其中有根大蠟燭看到土坯經過火的考驗後會變成堅硬的陶器,可以經受住漫長歲月的淘汰,於是也產生了這樣的渴望。這是一種瘋狂的行為,一種哲學家安倍道克爾跳入火山口殉難類似的舉動,它撲入了火之中。這個結局當然很壞,因為這支蠟燭不了解一些道理。每種事物的特性都各不相同,這就要求你放掉那種不切實際的想法,照搬別人現成經驗的行為。蠟燭如同殉難者在熊熊火焰中熔化了,盲目地跟隨是沒有絲毫意義的。

狐狸與貓

有一隻貓和一隻狐狸相遇了,隻過了一會兒,它們便成了好朋友。貓和狐狸都很狡猾,自以為是。它們決定合夥外出幹一番事業。

漫長的旅途十分枯燥乏味,用爭論問題來消磨時光是一個好主意,它倆於是爭論一些問題來驅逐睡意。每天,空曠的路上被這兩個無聊透頂的家夥的吵鬧聲充斥著。在結束一個話題後,兩者談起了周圍的同伴。狐狸對貓輕蔑地說:“你自詡聰明,其實你懂些什麼,我比你聰明多了。”

“那又有什麼用,”貓說,“我的腦袋裏雖隻有一招,但它足以賽過各種計謀。”於是兩者之間又重新開始爆發了新一輪的爭論,各說各的理,吵得不可開交。

就在此時,一群凶猛高大的獵狗撲向了它們,於是爭吵得以迅速平息。貓對狐狸說:“朋友,現在就看你有什麼妙計了,多動動腦筋想想看,趕緊找一條逃生之計吧,對我來講就這一招了。”話音未落,貓縱身跳到樹上,爬了上去。狐狸隻好動腦筋想辦法,然而,它想出的上百條計謀根本不管用,不得已隻得鑽進許多個窩穴,上百次將這群獵狗引入歧途。狐狸到處尋找安全隱蔽之處,卻沒找到一個像樣的地方。在遭到煙熏和凶猛獵狗的追咬後,狐狸冒險鑽出了地麵,立即被兩隻動作麻利的獵狗捉住了,咬住咽喉活活扼死了。

由此可見,藝多不養生,許多蹩腳的本事對做好事情並沒什麼幫助,倒不如紮紮實實練出一門本領來防身,關鍵時刻才能派上用場。

猴子、獅子

和兩頭驢

獅子想把動物管理得更乖順,準備學習道德修養。這一天,它派人請了動物界的文藝大師——猴子,猴子開始給獅子上第一課了,它講得很慢:

“國王多麼偉大英明,為了治國圖強,所有君主都應該做到這樣:他們關心的國家大事,大大地超過關心他們自己的自尊心,因為我們注意到在我們動物身上,自尊心是產生一切錯誤的根源。要完全地拋棄這種情感,抑止住自己的自尊心是十分困難的。在這方麵,尊敬的陛下,您一定不會讓自己做出荒唐和有失公允的事來。”

國王立刻插嘴說:“你不妨把這正反兩方麵的例子一一替我列舉出來。”

猴子接著說:“一切種族,就拿我們猴來說吧,總認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非常出色,而將別人看得極為無知淺薄,還認為別人是知錯不改,總會說些毫無價值的廢話。這種自尊心有時又通過吹捧自己的同類,進而最終達到抬高自己的形式表現。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世界上很多能幹的人就像演戲的醜角一樣,他們以耍奸藏拙、玩弄計謀設法來抬高自己,和這些所謂有學問的人比起來,知識平平的人似乎更懂得這一道理。我給你講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我走在兩頭驢子的後麵,它們相互吹捧剛巧被我聽見,它們彼此胡噓好像習以為常似的。隻聽其中一頭驢對同伴說:‘朋友,你感覺不到聲稱十全十美的人,既傻且偏心眼嗎?他們公然侮辱我們神聖的稱號,將一些無知、愚蠢、反應慢的人叫做“驢”,他們還用一些貶義詞,把我們的說笑都稱為“驢叫”。人類實在太可笑,他們自以為比驢高明,呸!隻有您才有發言權,人類的演說家應住口,他們才是名副其實的驢子呢!暫且不說這不愉快的話題了吧,隻要你我之間相互了解,這已足夠了。至於剛聽到你那悠揚美妙的歌唱,與夜鶯歌唱的歌曲相比較,要數你唱得好啦。’

另一頭驢子接過話說:‘朋友,我非常佩服你,你具有類似的優點。’這兩頭驢對於吹捧樂此不疲,一直吹捧著進了城裏。它們認為彼此相互標榜可以極大地滿足各自的虛榮心,認為這樣榮譽就會紛紛揚揚地落到自己頭上。

就是在當今我認識的一些人中,雖然他們不是驢子而是權貴,老天讓他們坐在高位上,他們之間本應該以‘閣下’相稱,但他們膽大時竟互相以‘陛下’相稱。也許我可能說了些過頭的話,但我相信獅王您,會替我保守秘密,守口如瓶的。您曾希望得到啟示,通過別的事情來觀察到自尊心是如何讓人變得十分可笑,談到公正這一方麵,我以後還會專門提起,但得抽出專門的時間說它。

猴子是這樣講的,另外那一方麵是否值得探討,不得而知。但它是非常懂事的,這位不敢妄自尊大的文藝大師,懂得對待這頭獅子要像對待一個可怕的君王一般,哪些該講哪些不應該講。

公雞與竹雞

有一隻竹雞被飼養在一群粗魯且無教養,總愛尋非鬧事的公雞中間,性格的不同和被收養的地位,使竹雞對於多情的公雞總抱有較大的希望,希望它們能夠溫文爾雅,在飼養場內像紳士一般對待它。可這群公雞經常吵架,很少尊重溫柔的竹雞,動不動還用嘴狠狠地啄它。起初竹雞為此傷心落淚,但很快它就發現,這群性情暴躁的家夥總相互毆鬥,猛啄對方的要害,於是鬆了口氣,說:“這隻不過是它們的習慣罷了,我完全用不著抱怨,我倒不如可憐一下這幫家夥。朱庇特使世界萬物具有不同的秉性,公雞和竹雞便是如此。如果我能自作主張的話,我願意和值得我相處的夥伴一同生活。現在主人作了這種安排,用網把我們捉住,剪短了我們可飛的翅膀,把我跟公雞關在一起,我不能責怪不明事理的公雞,而要怪那不講道理的人。”

一隻想模仿老鷹

的烏鴉

綿羊被朱庇特的鳥叼了起來,

一隻烏鴉看到了這一情景,

他的腰盡管很細,嘴倒是很饞,

就想立刻學樣。

他在群羊周圍回旋,

在上百隻羊裏看上了一隻最肥最好看的羊。

那真是一隻可作祭祀的羊,

這是特意留給神享用的。

那大膽的烏鴉眼睛盯著它說:

“我不知道誰是你的奶娘,

我覺得你的身體很肥美,

我要把你當成我的佳肴!”

說完這話它就撲向那咩咩叫的綿羊。

綿羊到底要比

一塊奶酪更重,更何況它的毛

又長得特別厚密,

這有點像

波呂斐摩所的胡子,

鬈曲的毛緊緊纏住烏鴉的爪子,

使得那隻貪心的鳥無法脫身。

牧人來了,抓住了它,一下把它關進籠子,

把它留給自己的孩子們當玩藝兒。

我們應該量力而為,這是個明確的結論。

小偷學大盜,結果不會妙,

別人的先例就是危險的誘餌。

不是一切搜刮者都是,

細腰蜂之所以穿過蛛網,是因為能撞斷蛛絲;小蒼蠅就沒有這種力量了。

狐狸比狼還狡猾

在密林深處的山洞裏,狼和狐狸住在一起。狐狸管做飯,狼負責捕食。因為狼的力氣比狐狸大,一天奔波下來,狼常常疲憊不堪,靠著火堆就會睡著,不久就發出很響的鼾聲,所以忘記吃東西,餓著肚子睡覺是常有的事。日子一長,狼瘦得隻剩下皮包骨,連肋骨頭也數得清。狐狸生性狡猾,從來不幹這種苦差事,而且常常乘狼外出未歸時,偷偷地把好東西、好吃的部分吃了。照它的說法是:“胃口來了就得吃。”倘若狼忘了吃東西,那就更好了,狐狸就會獨占雙份,照它的說法是:“不該讓東西浪費掉。”所以狐狸的皮毛像塗上了一層油,明光溜滑。

五月中旬的一天,狐狸外出散步。它看到一株老柳樹的樹上有一窩蜜蜂。回去後它就跟狼商量,決定去掏蜂蜜。狐狸把狼推在前麵,叫它進蜂巢掏蜜,讓蜜蜂刺得它頭腫得好大,自己卻躲在後麵,避開了蜜蜂的芒刺,等著狼把蜜掏出來。狼忍受蜂刺的疼痛,終於把蜜從洞裏掏出,它們把蜂蜜裝在一個罐子裏,放在山洞深處的一個壁櫥裏,狼說:“這是我們過冬用的。”

狐狸既嘴饞又沒耐心,它根本不可能等到冬天用!一天晚上它們吃罷晚飯,狐狸裝模作樣地豎著耳朵說:“聽!有人在叫我,要我去替人作洗禮。”狼驚奇地說:“這麼晚了還叫你去?”狐狸說:“是這麼一回事:隔壁野豬新近生了幾頭小豬,今天晚上要給一頭小豬作洗禮。”“那好,去吧!”狼剛說完,狐狸就去了。它並沒有走遠了,而是從前洞出去,後洞進來,他走到壁櫥裏把一罐蜂蜜吃去了許多。然後又回到狼這裏。狼剛要閉眼入睡,見它走來了,就說:“你回來得倒還挺早的哩!”狐狸說:“是啊,這本來是可以很快完成的。”狼問道:“它們給了你巴旦杏子嗎?”“哪裏,他們隻有橡實,那是不值錢的。”“告訴我,那小豬叫什麼名字?”狐狸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吱唔了一聲,突然靈機一動,說:“叫,……‘剛開始,剛開始……’”狼笑著說:“這可不像野豬的名字啊!反正……隨他去吧。”狐狸連忙說:“是嘛,就是這麼一回事。”

過了兩天,狐狸又被蜂蜜饞得喉嚨癢癢的,它又裝模作樣了一陣說:“野豬又來叫我去給它的另一個孩子作洗禮了。”狼說:“好罷,去罷!”狐狸像第一次一樣,走到壁櫥裏,捧著蜜罐子痛喝一陣,它回來後,狼問它:“第二個孩子的名字叫什麼?”這回,狐狸胸有成竹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叫‘一半,一半’。”狼聽了覺得好笑,說:“我們的鄰居可也真傻,老給孩子取這種怪名字。”狐狸說:“他要這麼叫,就讓它叫罷。”

又過了三天,狐狸又故伎重演,它說:“野豬來叫我去給它的第三個孩子作洗禮了。”狼說:“怎麼老沒個完?”“狐狸心裏想:快啦,快吃完了。於是就說:“快了,快完了。”這次,他果真把所有的蜂蜜都吃光了。這次,狐狸回來得比前兩次都早,狼問它:“這麼早就回來啦?莫非是人家把你趕出來了?”狐狸說:

“嗯,天氣不好,我就趕緊回來了。”狼問道:“第三個孩子叫什麼?”狐狸說:“它叫‘全完了,全完了’。”狼說:“這個名字可更怪啦!”

第二天是星期六,狼勞動了一整天,他對狐狸說:“我們該嚐嚐蜂蜜,滋補一下身子了。”狐狸忙說:“是啊,我也這麼想。你個兒高,去把蜂蜜取下來吧。”於是它們一起朝壁櫥走去。狼伸出前爪,捧起蜜罐,覺得很輕,打開一看,裏麵一點蜜也沒有了。他斜著眼瞧狐狸說:“好啊!你乘我外出勞動時,把蜜都吃光了!”

狐狸急忙分辯:“我可沒有動過蜜罐哪!你知道我個子小,夠不到壁櫥!”狼生氣了,它說:“怎麼不是你呢?難道你沒有找借口去給野豬作洗禮時偷吃嗎?你還有臉這麼高聲嚷嚷!”狐狸也毫不讓步:“你胡說!當心我敲斷你的肋骨!”

狼見狐狸不承認,就隻好說:“行了,行了!這樣吧,我們來做個試驗,看看到底是誰偷吃了蜜。”

“什麼試驗?”

“我們倆靠著火,各自睡在一邊,誰屁股上出了汗,誰就偷吃了蜜。”狼認為凡是做了虧心事的人,都是要出虛汗的。

狼和狐狸分頭躺在火堆兩邊。狼因為沒有偷蜂蜜,心裏很踏實,再加上勞累了一天,早已疲倦,所以一躺下就睡著了。狐狸以為偷吃了蜂蜜真會出汗的,所以毫無睡意,他乘狼熟睡時悄悄爬起,用一根鵝毛,把罐裏剩下的蜜刮起,輕輕地塗在了狼的屁股上,塗完後,把鵝毛丟在火裏,重新躺下,鵝毛在火中燃著發出一陣焦臭。

狐狸裝模作樣地大聲驚呼:“快醒醒,快醒醒!火燒著你了!”狼驚醒過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狐狸指著狼屁股上被熱氣溶化開來的蜂蜜說:“瞧!你偷吃了蜂蜜,蜂蜜還在你身上到處淌著呢!”可憐的狼瞧著自己的屁股,弄不清怎麼回事,隻好低著頭,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