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3 / 3)

鈔一因緣上三義具足等者。空即所執。假即依他。中即圓成。

鈔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者。何分理量二也。若言有者智不應一者。真智內證。應見相故。

言汝今無聽者。不可思也。我今無說者。不可議也。無聽無說。即為一義。二義由不思議。一二之義。自在無礙也。或分汝我約俗二。無聽無說約真名一故。言無相第一義無自無他作者。真諦也。上句標體。下句遣執。遠離諸相。無相無所勝過。名第一真智。所緣名義。不賴自性諦等所作。不賴同類因所作。不賴單因所作。名無自作。不賴梵王。不賴異熟因等。不賴單緣。名無他作。因緣本自有無自無他作者。俗諦也。因緣之法。無始本有。非由自性諦等自所作也。

言三假者。法受名也。

言於解常自一者。(獨悲心平等似明鏡無名)於諦常自二者。(同怨親人異如好醜影別)通達此無二者。(一雲通達真俗無二二雲通達心鏡無二)言而皆約事令第八諦獨居事外者。問三科法中。法界法處。亦攝真理。四諦法中滅諦亦攝真理。二空真如。全是真理。此如何通。答離有其理。皆就詮論。鹹雲其事。唯第八諦。癈詮談旨故居事外。

言二而不二者。(結仁王經境二心一)未曾各。(本唯一諦)上句結仁王。下句結涅槃。

言一諦為真四言成權矣者。一雲癈詮談旨諦為一。二空真如等為四。二雲真諦為真。苦等四諦為權。三雲空有相即為一。四重二諦為四焉。

言中道妙旨不唯約事者。(形破相宗)鈔以性滅為滅故得同時者。相滅異時。二宗同許。性滅同時。一宗獨立。又下鈔(第十一上半三十八紙末)雲。若相融為四者。攬緣名生。生即無性。空有無礙。虗相安立。名之為住。住即無住。圓融形奪。隨緣轉變。名之為異。異即無異。兩相都盡。各無自性。名之為滅。滅即無滅。斯則即相而性。固無所得。

言一切法無生我說剎那義者。一切法者。總目色心等法。雲無生者。萬法緣生無性耶空。空即理性故雲無生。我說剎那義者。由法即真。是故說雲性滅同時。釋成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