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的恐怖中,他不知這樣遊了多久,隻見天色漸漸暗了下去,河水與河岸的距離究竟還有多遠,他也沒有心思去看。
不久,波大果忽然發覺鱷魚不動了,定睛一看,眼前竟是河邊的沙灘。
是鱷魚要到河灘來休息嗎?他不明白,也不敢多想。
他心中突然歡喜了,即使鱷魚這時再要咬人,他也可以在陸地上飛快逃走的。因此,他就縱身跳到鱷魚的右側,瘋狂地向前跑了幾十步才停下來。他回過頭,在月光下,看到自己一路“騎”來的那條大鱷魚,依然伏在河灘那個老地方
他走回去,壯著膽子蹲下來仔細看了看,隻見鱷魚雙眼緊閉。他伸手試探鱷魚的頸部,發現鱷魚竟然完全停止了呼吸。
他高興極了,跑到一棵樹下找來幾根樹藤,綁住鱷魚的頸項,向前拖去。他拖得很吃力,拖一會兒,休息一次,最後終於繞過小路回到自己的家。
全家人聽了事情的經過,不禁目瞪口呆。
原來,當這個小男孩在遭遇危險時,他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連害怕都來不及了,他那緊扼鱷魚頸的手臂就在這頃刻之間,產生了一種神奇的力量。鱷魚雖然力大而凶殘,但它頸部被波大果扼得太緊,最終因無法呼吸而死去。
在死亡邊緣獨自戰勝鱷魚的16歲小男孩波大果,成為非洲報紙上的熱門傳奇人物。
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說謊的小猴子
山羊媽媽在菜地裏種了一棵桃樹。秋天,桃樹上結滿了桃子,小猴子看見滿樹的桃子饞得直流口水。山羊媽媽就對小猴說:“拿幾個嚐嚐吧!”
小猴子一直吃到肚子撐得像個小鼓,才不得不從樹上溜下來。
第二天早晨醒來,小猴子回味著桃子鮮美的滋味,自言自語地說:“要是能再吃上一頓就好了。”小猴子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眨眨眼睛,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可是,這不是撒謊嗎?“就這一次!”小猴子一路念著“就這一次”。向山羊家跑去。
“山羊阿姨!白兔奶奶聽說你家的桃子結得又大又多,她想要幾個桃子,留下桃核兒,明年春天好種上。”
山羊阿姨忙拿出一隻籃子:“你給她摘一籃捎去吧!”小猴子摘了滿滿一籃,一路吃著走了。
等他美美地睡了一夜後,早已把“就這一次”的諾言急得一幹二淨了。第二天,他又來到了山羊家。
“山羊阿姨,老馬爺爺病了,他想吃幾個桃子。”
“你摘一籃給他送去吧!”小猴子又摘了滿滿一籃桃子。
小猴子總是有辦法的。一連幾天,他都騙到了桃子。
但謊話終究會被揭穿的。沒過幾天,山羊阿姨在從她家到小猴家的路上發現了好多桃核兒,她搖搖頭,什麼都明白了。
這一天,小猴子又編了一個謊話,騙桃子來了。“小猴子,我知道你會來的。”山羊阿姨說,“我正準備給你送一袋東西去。”小猴子見她身邊放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大麻袋,以為是桃子,心裏一陣歡喜。他解開一看,裏麵全是桃核兒。小猴子羞愧地低下了頭。
不良的習慣會隨時阻礙你走向成名、獲利和享樂的路上去。
懂得付出
有一個人在沙漠中行走了兩天,途中遇到了風沙暴。一陣狂沙吹過之後,他已認不得正確的方向。當快撐不住的時候,突然,他發現了一間廢棄的小屋。那是一間不通風的小屋子,裏麵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非常絕望地走到後院,卻意外地發現了一架抽水機。
他興奮地走上前去汲水,可是怎麼抽也抽不出半滴水來。這個人失望地坐到地上,卻發現抽水機旁有一個用軟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子上貼了一張泛黃的紙條,紙條上寫著:“你必須用瓶子裏的水灌入抽水機才能引出水來。但是不要忘了,在你離開前,請再將瓶子裝滿水!”他急忙拔開瓶塞,發現瓶子裏果然裝滿了水。但是,他的內心卻開始進行了激烈地鬥爭。如果自私點,隻要將瓶子裏的水喝掉,他就不會被渴死,就能活著走出這間屋子;如果照紙條上說的做,把瓶子裏僅有的水倒入抽水機內,萬一水抽不出來,他就會被渴死在這個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險?
最後,他決定把瓶子裏僅有的水,全部灌入那架看起來破舊不堪的抽水機裏,然後用顫抖的雙手汲水,水真的大量湧了出來!
他喝足水後,又把瓶子裝滿水,用軟木塞封好,然後在原來那張紙條後麵,加上了他自己的留言: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得之前,要先學會付出。
人喜歡習慣,因為造它的就是自己。
在困難麵前多一份勇氣
一個年輕人和一個老年人,分別在夜晚不同的時間裏穿過一處陰森的樹林,並且,大家都知道,樹林中躲著幾隻惡狼。
老年人出發以前,別人勸他還是不去的好,可老人說:“我已經與森林那邊的人約好了,今晚無論如何要趕到。再說,反正我已經60多歲了,讓狼吃了也沒什麼了不起。”
於是,老人走了,他準備了一根木棍,一把斧頭,很快走進了森林。幾小時後,當老人走出樹林時,他已經筋疲力盡。燈光下,人們看見老人身上有許多血跡。
年輕人臨行前,別人也同樣勸他別去的好,年輕人猶豫了一下,他想:老人都去了,我要是退縮的話多沒麵子。於是,他學著老人的話說:“我也已經與樹林那邊的人約好了,怎能不去呢?”接著又說:“要是那老人和我一起走,該多好啊!畢竟兩個人安全些。我還年輕,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說這話的時候,年輕人因害怕而渾身發抖。
那晚他也走進了樹林,但人們卻沒能見到他到達樹林的那邊。天亮的時候,人們隻在那片樹林裏見到一堆新鮮的骨頭。
人們都說兩強相遇勇者勝,勇氣與年齡無關。
生活對愛的最高獎賞
一個鞋匠,在這條街的拐角處擺攤修鞋有好多個年頭了。
有一年冬天,他正要收攤回家的時候,一轉身,看到一個孩子在不遠處站著。看上去,孩子凍得不輕,身子蜷縮著,手已經凍裂了,耳朵通紅通紅的,眼睛直愣愣地盯著他,眼神呆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