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極致

隻有啟程,

才會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隻有拚搏,

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

隻有播種,

才能有收獲;

隻有奮鬥,

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命運在自己手中

●劉流沙

有一次,去拜會一位事業上頗有成就的朋友,閑聊中談起了命運。我問:“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命運?”他說:“當然有啊。”我再問:“命運究竟是怎麼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奮鬥又有什麼用?”他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而是笑著抓起我的左手,說不妨先看看我的手相,幫我算算命。給我講了一通生命線、愛情線、事業線等諸如此類的話之後,突然,他對我說:“把手伸好,照我的樣子做一個動作。”他的動作就是:舉起左手,慢慢地而且越來越緊地握起拳頭。末了,他問:“握緊了沒有?”我有些迷惑,答道:“握緊啦。”他又問:“那些命運線在哪裏?”我機械地回答:“在我的手裏呀。”他再追問:“請問,命運在哪裏?”我如當頭棒喝,恍然大悟:“命運在自己的手裏!”

他很平靜地繼續道:“不管別人怎麼跟你說,不管‘算命先生們’如何給你算,記住,命運在自己的手裏,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裏!這就是命運。當然,你再看看你自己的拳頭,你還會發現你的生命線有一部分還留在外麵,沒有被握住,它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命運絕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裏,但還有一部分掌握在‘上天’手裏。古往今來,凡成大業者,‘奮鬥’的意義就在於用其一生的努力去爭取。”

“奮鬥”的意義就在於用其一生的努力去爭取。

偉大的人生源自年少的夢想

●曹勇

1994年1月14日下午,美國總統克林頓在訪問莫斯科期間,在奧斯坦金諾電視台大廳接見俄羅斯新聞工作者和各界代表,當場發表演說並回答聽眾的各種提問。

電視屏幕上出現了這樣一組鏡頭:

克林頓總統對聽眾說:

“現在我請最年輕的與會者提問題。”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不慌不忙地在大廳後排站了起來。

克林頓問:“你今年多大了?”

小男孩用英語回答說:“13歲。”

克林頓驚訝地笑了笑,說:“你提問吧。”

小男孩用英語問道:“總統先生,請您談談您是怎樣當上美國總統的。”

話音剛落,滿座聽眾哄然大笑。

克林頓十分高興地對他說:“請你到我麵前來。”

小男孩穿過人群,走到克林頓總統的跟前。

克林頓微笑著把他拉到自己的身邊,愛撫地摸著身高隻及自己胸口的小男孩的雙肩,親切地告訴他:

“我16歲時,就下決心要為國家服務。我以林肯總統為榜樣,不斷地學習、準備,抓緊各種機會不懈地追求奮鬥,終於有一天,我問鼎白宮,實現了自己當初的夢想。”

這時,大廳裏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聽眾們以這樣的形式,祝賀小男孩的殊榮,感謝克林頓總統的回答。

偉大的理想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它是常人難以實現的。想要做一個與眾不同或是成就非凡事業的人,就要在起步時下定決心,鍥而不舍始終如一地堅持到底,才能夠達到目的,實現理想。小男孩如果不曾夢想成為未來的總統,就不會向已登上了總統寶座的克林頓提出這樣的問題,而克林頓總統假如不是當初就下定了決心,為了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的領袖而努力奮鬥,那麼,也許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曆史要改寫,恐怕整個美國的曆史也將要因此而改寫了。所以,年輕的朋友們,請不要讓自己年輕的心空無夢想,現在就為自己的將來設計一個偉大的理想吧,用自己不懈奮鬥的青春,讓這個夢在我們的生命中開出一簇簇豔麗絢爛的花朵!

偉大的理想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它是常人難以實現的。想要做一個與眾不同或是成就非凡事業的人,就要在起步時下定決心,鍥而不舍始終如一地堅持到底,才能夠達到目的,實現理想。

上帝與兔子

●廖鈞

兔子是世界上最善良的動物了,它隻吃青草,什麼也不傷害。可是,它卻被很多動物傷害:狐狸、狼、老虎……這太不公平了!有一天,兔子就向上帝訴苦,它不想再做兔子了,要求上帝變一變。

上帝很仁慈,馬上答應了兔子的要求:“好吧,你想變成什麼?”兔子說:“變成一隻鳥,在天上自由地飛來飛去,那些狐狸呀狼呀虎呀就再也抓不著我了。”

上帝把兔子變成了鳥。沒過幾天,鳥又來訴苦:“仁慈的上帝呀,我再也不想做鳥了!我們在天上飛,天上的老鷹能抓住我們;我們在樹上築巢,樹上的毒蛇能咬死我們。這樣的日子實在是太難過了!”

上帝問鳥:“你想怎麼樣呢?”鳥說:“我想變成大海裏的一條魚,海裏沒有老鷹,沒有毒蛇,我們才能安心地過日子。”

上帝又把鳥變成了魚。可是,魚的處境似乎更糟,因為大海裏到處都有“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鬥爭。過了幾天,魚又要求上帝把它變成人。魚說:“人是萬物之靈,他們住在堅固的鋼筋水泥屋子裏,使用著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任什麼凶猛的動物也不能傷害他們。相反,那些在山林裏威風十足的獅虎,全被他們關在籠子裏,供他們觀賞取樂,那些蛇呀鷹呀,都成了他們餐桌上的美味……”

上帝把魚變成了人,心想,這下你該滿意了吧!可是,過了不久,人照樣來向上帝訴苦:“太可怕了!到處都在流血,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廢墟……我們再也沒法活了!”原來人類發生了戰爭,數以萬計的士兵在互相殘殺,無數的平民流離失所,死於饑餓和寒冷。

上帝問人:“你想怎麼樣呢?”人說:“我想到另一個世界去,你把我變成上帝吧!”上帝沒有答應人的這個要求,他說:“上帝隻有一個,上帝多了也會打架。”

沒有十全十美的世界,不修養自己的心性,即使當了上帝,仍然還會覺得不滿足。

生存遊戲

●源泉

1942年的冬天,盟軍的兩支部隊分別從紅海東岸和地中海沿岸,向駐紮在北非的一個德國軍營挺進,任務是從那裏的納粹集中營裏救出被關押的500多名英國軍人和北非土著。執行任務的是一支英國軍隊和一支美國軍隊。

英國軍隊穿過一段叢林,渡過尼羅河,一路上平平安安,沒有敵軍埋伏,甚至沒有野獸襲擊,行軍非常順利。

而美國軍隊從紅海東岸起程,需要穿過一段沙漠,渡過一條沒有橋的河流,需要衝破敵人的兩道防線,更要命的是在突破第二道防線後準備安營紮寨休整小憩之時,希特勒安置在蘇丹東部的一個藏兵營向他們撲來。而此時,他們已經疲憊不堪了。

十天後,盟軍按計劃拿下了阿爾及利亞東部的德軍駐紮點,營救成功。誰也想不到,立下這一汗馬功勞的不是英軍,而是當時已經危在旦夕的美軍,當那個藏兵營的德軍追上來時,美軍早已順利完成任務沿著英軍的進軍路線撤退了。撤退途中他們遇到一個英國士兵,英國士兵告訴他們:我們的部隊被一支德國藏兵營突然衝散了……

“一支強大的軍隊這樣輕易地被……為什麼?”美軍指揮官斯特羅斯問。

英國士兵沉默了,因為他也不知道為什麼。真正明白個中緣由時,他已經成了一位老人。戰後他一直在一個山林裏過著悠閑自在的狩獵生活,和他相伴的是一隻勇猛的獵狗。1962年,他結束了打獵生涯,買了一座莊園,養起了一群雞鴨,獵狗也成了莊園的一個主人。兩個月後,一向威猛的獵狗開始不思茶飯萎靡不振起來,最多也就是百無聊賴地到莊園中間那個小山丘上逛一圈,然後無精打采地回到它的小房子裏呼呼大睡,很快就瘦得像一具標本了。老士兵非常著急,但不知怎樣才能改變現狀。轉眼到了冬天。一隻覓食的蒼鷹光臨了他們的莊園,低低地在上空盤旋,獵狗突然雙目發光,躥起來衝著蒼鷹狂叫,威風極了。那天,狗吃了許多東西。

有所醒悟的老兵從山裏捕回一隻狼,拴在莊園外的一棵樹下。從此情況果然變了,隻要看到狼,狗便顯得非常精神,並且一天天胖了起來。

10年後,獵狗因年事已高病死了,老士兵去了日本旅遊。他偶然看見幾個孩子在玩一個叫做“生存”的遊戲:一些卡片上分別有老虎、狼、狗、羊、雞、獵人等圖案,三個孩子各執一副,暗自出牌,虎能通吃,但兩個獵人碰一塊兒可以打死一隻虎,一個獵人能打死一隻狼,兩隻狼碰在一起可以吃掉一個獵人。有道理,老士兵想。但他發現,當每個孩子手裏的虎和狼都滅亡後,一隻羊就能吃掉一隻狗。

羊怎麼能吃掉狗呢?老士兵不解。三個孩子認真地說:“當然,因為虎和狼沒有了,狗正處在一種安逸和放鬆的享樂狀態中,在我們的生存遊戲中,此時不但一隻羊能吃掉它,兩隻雞碰在一起都能將它消滅。”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隻要是沉溺於太安逸的生活中,都會失去自我,蛻化變質。

選擇方向

●徐健

有兩隻螞蟻想翻越一段牆,尋找牆那頭的食物。一隻螞蟻來到牆腳就毫不猶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當它爬到大半時,就會由於勞累,疲倦而跌落下來。可是它不氣餒,一次次跌下來,又迅速地調整一下自己,重新開始向上爬去。

另一隻螞蟻觀察了一下,決定繞過牆去,很快地,這隻螞蟻繞過牆來到食物前,開始享受起來;而另一隻螞蟻還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開始。

不會換位思考,隻一味地遵循固定不變的程式進行操作的人,注定不會成功。

一生做好一件事

●張利

有一位作家被邀請參加筆會,坐在她身邊的是一位匈牙利年輕的男作家。

她衣著簡樸,沉默寡言,態度謙虛,男作家不知道她是誰,他認為她隻是一個不入流的作家而已。

於是,他有了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

“請問小姐,你是專業作家嗎?”

“是的,先生。”

“那麼,你有什麼大作發表呢,能否讓我拜讀一兩部。”

“我隻是寫寫小說而已,談不上什麼大作。”

男作家更加證明自己的判斷了。

他說:“你也是寫小說的,那麼我們算是同行了,我已經出版了339部小說,請問你出版了幾部?”

“我隻寫了一部。”

男作家有些鄙夷,問:“噢,你隻寫了一本小說。那能否告訴我這本小說叫什麼名字?”

“《飄》。”女作家平靜地說。那位狂妄的男作家頓時目瞪口呆。

女作家的名字叫瑪格麗特·米切爾,她的一生隻寫了一本小說。現在,我們都知道她的名字,但這則典故中那位自稱出版339本小說的作家的名字,已經無從查考了。

一生隻要幹好一件事,這輩子就沒有白過,人們就會記著你,它也會成就你。一輩子如果幹了許多可有可無的事,不能專注一件事,其實對於生命而言,那隻不過是在原地轉圈而已。

一生隻要幹好一件事,這輩子就沒有白過,人們就會記著你,它也會成就你。

麵試的故事

●李黎

有一家大公司要招聘一位市場人員,豐厚的薪水和良好的福利待遇吸引了不少報名者。

應聘的條件除了其他基本要求外,還要求有一定的口才,許多人躍躍欲試。經過筆試和麵試,留下了3個人進入最後的測驗。

第一個應聘者一走進來,就看到麵前坐著集團公司的總經理,他在商場中叱吒風雲,以果斷和善辯著稱。應聘者一見老總親自麵試,不免心慌意亂起來。老總的問題尖刻而帶有挑釁性,應聘者根本不敢正麵駁斥,隻是竭力自圓其說。不到半個小時,他就被老總問得毫無招架之力了。

老總笑著對他說:“你可以出去了。”

第二位也是如此,他一看到主持測驗的是在商海中威信極高的老總,馬上就被老總的氣勢壓住了,自己的語言特長根本發揮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