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勤克儉的故事(1 / 3)

克勤克儉的故事

一粥一飯,

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

恒念物力維艱。

舜帝勤勞節儉

在上古時期,舜居住在平陽(今臨汾)。他是一位自己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勤勞的部落首領。

舜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他的繼母總是不斷地折磨他。特別是她生了兒子“象”以後,對舜更是百般虐待。

有一次,繼母叫舜和象去種黃豆,她讓舜種陽光不足的北坡,讓象種土沃光足的南坡。她還把好豆種給了象,把不好的豆種子給了舜。舜和象各自種下了豆種。

勤勞的舜起早貪晚,不辭勞苦,整天耕耘在地裏,澆水、除草、捉蟲,樣樣精心。早晨還沒等太陽升起,舜已出現在田間了;晚上太陽早已落山,他還沒有放下手中的工作。

象由於母親的嬌生慣養,懶惰成性,挑不動水,舉不起鋤,怎能吃得一番辛苦而耕耘在田間呢?

於是北坡與南坡的豆苗,出現了截然不同的長勢;舜的北坡上的豆稞,枝葉繁茂,綠茵茵;象的南坡,野草叢生,幾乎看不見豆苗。

一天,帝堯來到這個地方,在山坡前,看見一個青年人,趕著一頭黃牛和一頭黑牛在犁地。那人手裏並沒有拿鞭子,而是拿著一個小簸箕,不時地敲幾下,帝堯看著,心裏很納悶,心想這小夥子真奇怪,犁地敲簸箕,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時,有一位白發長者,挑柴從對麵山上下來,那小夥子看見後,便放下手中的活兒,接過了老人的擔子,一直挑到山坡下麵。等那老人過來,帝堯拱手道:“老人家,這小夥子是您的兒子嗎?”老人說:“不是,他是我們這裏的小首領。家住在附近,我是他的百姓。”帝堯問:“他是首領還肯替你挑柴嗎?”老人說:“他就是這樣,見誰有困難,就幫助誰,並且身為首領,從不讓別人替他幹活。你不見他自己正在犁地嗎?”

帝堯走上前去,問了名字後,方知他叫舜。帝堯問他說:“為什麼耕地敲簸箕?”他說:“牛雖是牲畜,但為我耕這樣的山地,就已經很費勁了,如果我再用鞭子去抽它,實在從良心上過不去,所以,我用敲簸箕的聲音嚇一嚇就行了。如果我要打,這頭牛受痛苦就要猛拉,那頭牛還按部就班。這樣一頭猛拉,一頭不拉,結果亂了套,少耕地,還累得牛精疲力盡,沒有什麼好處。”

聽到這,帝堯連聲稱頌:“有道理!既勤勞又愛惜牛,也是奇才,如果當了國君,更會用人。”後來,帝堯真的讓位給舜。

由於舜在長期的艱苦勞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國計民生,防敵禦侮,無不處理得井井有條,成為百姓稱頌的好首領。

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季文子以儉為榮

季文子是中國春秋時期魯國的宰相,他雖然身居高位,卻以儉為榮,從不鋪張浪費。他家的住房非常簡陋,也不多用仆人。他叮囑家人說:“不要搞浮華,講排場。飲食粗茶淡飯就可以了,衣服不髒不破就很好。”

有一天,他有公務出門,讓他的侄兒備車。等了一會兒,不見動靜,就徑直向馬廄走去。

剛走到馬廄門口,他看到他侄兒慌慌張張將青草蓋在馬槽上,顯出不安的樣子。季文子很納悶,問他在幹什麼,他侄兒吱吱唔唔說不出話來。季文子上前一看,原來馬槽裏有糧食。季文子十分生氣,說:“我已經說過,不許用糧食喂馬,有充足的草就可以了。因為現在還有許多窮人缺吃少穿!”

他侄兒點點頭,說:“您說的道理我懂,我隻是怕別人恥笑我們,說我們小氣。”

季文子微微一笑,說:“既然明白自己做得不錯,就不必去管別人說什麼。”

他侄兒備好了馬,季文子在車上坐好,他們出發了。馬車很舊,一邊走,一邊發出使人心煩的吱嘎聲。季文子的侄兒低著頭,怕別人認出這是宰相家的馬車。而季文子泰然自若,時而觀望民情,時而皺眉沉思。

當馬車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時,季文子下了車,與百姓們交談。這時,走過來一位穿著十分講究的年輕人向季文子請安。季文子轉身一看,認出了這個年輕人是大臣孟獻之的兒子,名叫仲孫。

季文子問:“你父親可好?”

仲孫點頭說:“很好,他剛才還在這裏買東西。”

季文子抬頭一看,果然有輛豪華的馬車正向西馳去。他說:“你們家好氣派啊!依我看,要適可而止,還是以儉樸為好。”

仲孫不以為然,帶著幾分恥笑的口氣說:“大人做宰相這麼多年了,出出入入連一件象樣的綢緞衣眼都沒有。喂的馬,不給糧食,隻給草吃。您每天乘坐瘦馬破車,難道不怕別人笑話,說您太小氣了嗎?您這麼小氣,要是讓別國人知道了,說不定還會認為我們魯國人窮成了什麼樣子呢!”

季文子聽了仲孫的話,語重心長地說:“你的話沒有道理,這是因為你沒有懂得節儉的意義。一個有修養的人,他可以克製貪心,因為他知道節儉可以使人向上。相反、一個人鋪張浪費,必然貪得無厭。一個國家的大臣如能厲行節儉,艱苦奮鬥,上行下效,百姓齊心,這個國家必然會越來越強大。因此,你怎麼能說節儉丟臉和使國家衰敗呢?”

季文子句句在理的一番話,說得仲孫啞口無言。他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走開了。

後來,季文子聽說,仲孫真的想通了,他一改過去鋪張浮華的缺點,重新做人了。

一個有修養的人,可以克製貪心,因為節儉可以使人向上。

蕭何生活儉樸

在漢中通往關中的山道上,一位年輕人騎著馬借著月光匆匆趕路。突然,一位老者追了上來,把這位年輕人勸了回去。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這個年輕人便是被劉邦重視、不辭而別的韓信,那位老者就是劉邦的相國蕭何。

蕭何(?—前193),是沛(今江蘇沛縣)人,秦朝時,任沛縣吏。他在任縣吏時期,清政廉明,從不搜刮民脂民膏。當地的百姓都很擁戴他。

有一年,蕭何追隨劉邦起兵反秦,兵入鹹陽以後,眾將紛紛爭奪金銀財物,蕭何卻分文未動,在城裏到處收集了秦朝廷的律令圖籍,從而使劉邦對天下各處關隘險要,戶口多少,風俗民情等了如指掌。

劉邦做了漢中王,蕭何被任命為丞相,他也是西漢的第一位丞相,與張良、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他親手規劃和組織了都城長安的營建工程,並提倡節儉使用,不得浪費各種建築材料。他還參與了漢初“與民休息”政策的製定,減輕勞動人民的負擔。

蕭何做了14年的丞相,在這14年裏,蕭何一直過著十分儉樸的生活,從不穿戴華貴的服飾,更很少食山珍海味。

有一次,蕭何的夫人看見他的朝服都已經舊了而且還補過了,就吩咐換了一件新的。蕭何發現後,很不高興,立刻又換了回來。並指責他的夫人說:“做丞相就不可以穿舊衣服了嗎?”後來,蕭何還做了個規定,就是沒有他的命令,不允許隨便更換他的衣服和用具。

在封建社會,當了官,衣、食、住、行都與老百姓不一樣。按當時的規定,丞相的住宅,應該是高門大院、富麗堂皇才可相稱。可是,蕭何給自己建造的房舍,與老百姓的住宅沒有什麼兩樣,既不是高門大宅,更沒有雕鏤文飾,他說:“丞相也是與民休息,不能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蕭何雖然身居相位,但家無餘財,唯有“桑幾百株,薄田十幾頃”,而且他在置買田產時,從來不搶肥田沃土。他說:“我希望我的子孫不要墮於奢侈。”

勤儉節約能興國,而鋪張浪費能亡國。

馬皇後“富而節儉、貴而勤勞”

安徽鳳陽,是明太祖朱元璋發跡的地方,至今還流傳著“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不僅出了個朱洪武,還有一個賢德的馬皇娘”的歌謠和民間故事。朱元璋是中國曆史上的一位傑出皇帝,在曆史的前台演出了一幕幕驚人的話劇,令人難忘。然而在後台,還有一位不應被遺忘的人,她雖屬於被封建男士們稱為“賤內”的女流之輩,但她和朱元璋,同甘共苦,終身相伴,一生尊節儉,給朱元璋的稱王事業以很大輔助和影響。她就是埋葬在鳳陽東陵明太祖的馬皇後。

作為皇後,馬氏確實像朱元璋在洪武元年(1368年)封功授爵的典禮上稱讚的“皇後出身布衣,和我同甘共苦,創業天下,她的內助之功之大。”她一心一意關心、輔助丈夫治理這個新誕生的國家,同時又非常勤勞地治理內宮和教育子女。

她每日起早貪黑,親自帶領、督促宮妃妾們治女活,從不懈怠。她常告誡內宮妻妾、王妃公主:“無功受祿,是造物主所憎惡的事。我們這些後妃妻妾,受用著山珍海味,錦繡衣裳,卻終日悠閑無所作為,這豈不違背了造物主的意誌?因此,我們應該勤勞治女活,報答造物主的恩寵!”

她嚴格地教育自己生的五個兒子,希望他們將來一個個都成為正直有為的人,經常督促他們學習為人和治國的道理。她常對王子們說:“你們的父親出身窮人,能成為萬民之主,治理國家,為人民求太平,也是勤學的結果。你們後輩小子,更應當勤奮好學,不要辱沒了你們的尊貴的出身!”她還教誨他們為人要仁愛忠厚,同情貧苦的人民。她經常把農民種莊稼的辛苦、下層人民生活的艱難告訴王子們,要他們關心人民疾苦,戒除自己的驕縱。每見織工紡織時的零頭、斷線,她總是讓她們收集起來,織成布匹,製成衣服賜給各王妃、公主,並告誡她們:“生長在富貴中,應當知道農婦種桑養蠶的艱難不易。”

她嚴格地教育子女,特別對皇太子朱標的教育很重視,讓朱元璋遴選宋濂等名儒教讀。她還時常地訓誡朱標說:“你生長富貴之家,不知貧民疾苦。現在從師受讀,要以仁德為懷,不可好逸惡勞,心存驕奢。須知這些都是自取敗亡的原因,你要永遠銘記才好。”

馬皇後最小兒子周王朱棣,生性放蕩不羈,當他成年後至藩地開封,馬皇後派江貴妃隨同一起去。她交給江貴妃一件自己常穿的破舊衣服,以及一根木杖,囑咐道:“倘若周王有過錯,你就穿上我的衣服,代我責他。如他倔強不聽話,就派人飛馬送報京都,不要輕易饒恕!”

每逢各地有災荒,馬皇後就率領宮人們食蔬,不肯服用帶腥美食。朱元璋勸說道,“已發送糧食去救濟那裏的災民,皇後不必過於憂心。”平時,馬皇後經常問太祖:“百姓們是否安居樂業?”她還說:“皇帝是天下之父,我作為皇後,便是天下之母。赤子們若不能安生,我們作父母的,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呢?”

由於明太祖統治的休養生息,國力逐漸恢複。宮廷內外,崇尚奢侈的習氣風行起來。馬皇後力挽頹風,卓爾不群,仍以儉示天下。她嚴禁自己的左右侍禦及宮女們衣著特殊,並以身作則,做出表率,“食不求甘美”,常身穿裙子也不加花邊。在她的影響下,“左右旁人皆無香薰之飾”。每月的初一、十五兩天,眾宮妃前往請安,看到她穿著與眾不同的粗疏袍衣,卻以為是綺麗的新式樣。一次,她們特意走到馬皇後麵前細看,看清是極粗劣的衣服之後,都忍不住笑了。馬皇後嚴肅地說:“這種繒布特別適宜染色。穿舊了,還可以染舊如新。因此我穿著它。”

馬皇後平時居家,總穿一身粗布衣服,雖已破舊也舍不得換。每次製作衣服的零布,她都收集起來,做成被褥。她常說:“身處富貴,應為國家愛惜財物,隨便丟棄,毀壞東西,是古人深以為戒的!”有人對她說:“皇後,您身為天下至富至貴,又何必舍不得這些小東西呢?”馬皇後嚴肅地告訴她:“我聽說古代後妃,都是富而節儉,貴而勤勞才被史籍稱譽的。做人最不應該忘記的是勤儉,不應仗恃的是富貴。勤儉之心一動搖,災難就隨之而來了。我每想到這些,就不敢忽視這些生活小節。”宮女們聽了,無不歎服;嬪妃們聽了,都十分感動,紛紛頌揚馬皇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