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魔幻盛宴(1 / 3)

寬闊的舞台、大紅的幕布、鼎沸的人聲,這便是小哲要的生活。今天,由我們來見證他的成長。

坐下來之後,我發現人都到得差不多了。然後,有人挨個發哨子,全場大約得有一千多人,可就我們三個沒有哨子。那個發道具的小助手還告訴我們,這是小哲特意吩咐的,說我們的嗓子好,可以幫他們省幾個哨子。

我看了一下宣傳資料,上麵的小哲有模有樣的。正當我們議論紛紛的時候,那邊開場了,一個長相甜美的女主持人操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當然,說的也無非就是一些比較客套的話。

她這邊完事之後,一個工作人員拉著一個鋼製的籠子過來了,就是那種由一條條不鏽鋼焊起來的籠子,裏麵有一個人背朝我們站著。然後,工作人員拿火把在籠子上麵烤,那籠子就燒起來了。殿下說:“這玩意是不是不鏽鋼的啊?”

我示意他安靜。魔術的奇跡,就要發生了。

火苗沿著鋼筋燒完之後,一陣煙霧中籠子蓋被舉起。正是小哲,他轉過身來。

按我的猜想,這大約是鳳凰浴火的意思。

助手和主持人下去之後,舞台就交給小哲了。接下來,他又講了一番肺腑之言。

他接下來表演的舞台魔術,是整個晚會上我最喜歡的。

一個支架桌子上有一個燭台,他右手去點蠟燭,一陣火光之後,他手中突然多了一副撲克。

原來那支架桌子是一個箱子。他吹滅蠟燭,打開箱子,將蠟燭放了進去。與此同時,音樂響起。我不知道那首曲子的名字,但是記得節奏,總之是節奏感挺強的一首曲子。

他打開剛才出現的牌盒,拿出撲克,右手持牌,左手扔掉牌盒,右手把牌交到左手裏,然後突然左右兩手各執一把牌扇,開得很圓、很快。

這是比較經典的開場,叫分裂扇。接緊就是無限扇:左手持牌遝,右手開扇,左手將右手的牌扇收起,右手為空,突然右手空中一抓,又是一把牌扇,收扇,交給左手,顧後,像有什麼東西,轉身,在後方抓出一把扇子,而轉身的同時掉一張牌,右腳踏在牌上,往上提,手中又出現一把牌扇。

緊張的音樂,強悍的技法,正確的引導,觀眾爆發出一陣陣強有力的喝彩。

無限扇之後,就是出單張。

右手持牌,左手在下接牌,撲克像瀑布一般掉落到左手中,左手稍加壓力將牌撒在舞台上,右手卻從空中抓出一張撲克,扔掉,又抓出一張,再扔掉,又抓出一張,手背轉過來,沒有東西,再轉回來,還是沒東西,突然手中多了一把牌扇。

?小哲將牌扇放到嘴邊,咬住其中一張,將其他牌撒掉,然後右手拿著嘴邊的撲克,但撲克突然在右手上消失了。伸開左手,也沒有。兩拇指相觸,移到胸前,正是一個愛心的手勢。接著,手掌向前,左手拇指依著右拇指轉下來,然後右拇指再轉下——此時手掌向內,正好是一個鴿子的形象,就是我們小時候作手影的那種鴿子。

瞬間,他手中出現了一隻白鴿,脖子上還掛著一張牌。他一揚手,鴿子飛到箱子上了。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手中又開出了一把圓扇。他雙手持牌,稍微洗洗,把牌交到左手,右手空。突然,他右手又抓出一把牌扇,扔掉,卻又出現一把,扔掉,又出現一把。最後,他朝空中一揚,撲克漫天飛舞,掌聲雷動。

他接住一張撲克,放在嘴邊,瞬間,嘴裏出現一大把撲克。他合上撲克,將它們以瀑布的形式放進箱子,但撲克卻又從箱子裏以瀑布的形式飛了出來。接著“砰”的一聲,雪花飛舞,音樂停止,掌聲如雷。

那一刻,我落淚了。

一般來說,舞台魔術大都為二段或三段,像這種一段到底的不多,這不僅要求深厚的功力,因為中間不會停歇,必須把要完成的效果,在這一段中全部展現出來,還要求節目的時長——我略微估計——在五分鍾左右,時間太長,魔術師做不來,可看性會打折扣,時間太短了也不行,必須讓觀眾的情緒暴漲三到四次再收尾。

之所以喜歡這套魔術,不僅是因為它的題材是撲克,更因為現場觀眾的反應那叫一個熱烈,他們恨不得把這一輩子能吹哨子的機會全用上了。每當一個效果出現,大家約好了似的發了瘋一樣地吹。

後來在我的懇請之下,小哲教會了我這一整套效果,也就是經典的撲克舞台魔術——《空手出牌》。中國的第一枚國際級魔術金牌也是由這個節目獲得的,隻是那個人的名字並不叫小哲。我練習的時間蠻長的,也表演過。

這一節目完成之後,接著是一個大型的幻術效果。當然,一套魔術與另一套魔術之間,要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特別是,魔術師表演完一個節目後要換裝,還要稍作休息。可是,舞台不能空著,這時,所有的事情就都交給了主持人。

“怎麼樣?”我問師叔。

“牛!”

殿下遞過來一根煙,我考慮了一下,覺得不能抽,影不影響旁邊的人我不管,我怕帶這個頭,一會兒的工夫這裏麵隻怕雲霧繚繞的。

主持人賣力地講了好一會兒,終於又到了魔術時間。我忘記了那個魔術的名字,應該是穿越一類的。

一台巨大的風扇,上麵有一部分由黑布遮著。風扇在轉,這樣人的潛意識就會有風扇在轉這個印象。下麵能夠看到,以向觀眾暗示風扇是完整的。殿下的出場獲得了雷鳴般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