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在人為(1 / 3)

一、事在人為

這裏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須去攀登的。這是人們的一生,他們從事向思想深處發掘的勞動和探索,他們為他們所選擇的安靜的職業而忙碌,愛冒險,愛生活,愛爭鬥,精力充沛,頭腦活躍,無論他們多麼年老,到死也是年輕的。

把信帶給加西亞

在美西戰爭期間,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將軍取得聯係,而加西亞正在古巴叢林的山裏,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寫信或打電話給他。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地獲得他的合作。這時,有人說:“有一個叫羅文的人,他有辦法找到加西亞。”

當羅文從總統手中接過寫給加西亞的信之後,並沒有問:“他在什麼地方?怎麼去找?”他經過千辛萬苦,在幾個星期後,把信交給了加西亞。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故事,但是,它卻流傳到世界各地。《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作者這樣寫道:

“像他這種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裏。年輕人所需要的不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是要加強一種敬業精神,對於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帶給加西亞’。

“凡是需要眾多人手的企業經營者,有時候都會因為一般人的被動無法或不願專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驚,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似乎已經變成常態;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誘地叫屬下幫忙,或者除非奇跡出現,上帝派一名助手給他,沒有人能把事情辦成。

“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板是否在辦公室都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夠把信交給加西亞的人,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存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裏,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種人永遠不會被‘解雇’,也永遠不必為了要求加薪而罷工,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物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鄉鎮、村莊,每個辦公室、公司、商店、工廠,都會受到歡迎。世界上急需這種人才,這種能夠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一個人改變了,身邊的一些人就可能會跟著改變;很多人改變了,世界就可能會改變……

插向自己的刀

一家公司招聘職員,最後要從三位應聘人員中選出兩個。

他們給出的題目是這樣的:假如你們三個人一起去沙漠探險,在返回的路途中,車子拋錨了,你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可是你們三個人隻能從七樣東西中選擇四樣隨身帶著。你會選什麼?這七樣東西分別是:鏡子、刀、帳篷、水、火柴、繩子、指南針。而其中帳篷隻能住兩個人,水也隻有一瓶礦泉水。

甲男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帳篷隻夠兩個人睡,水隻有一瓶,萬一要爭起來,女孩子我可以讓著點,這男的,要是為了爭奪生存機會想害我呢?所以,我把刀拿到手,也就等於把所有主動權控製在了手中。”

乙女和丙男選的四樣物品相同:水、帳篷、火柴、繩子。

乙女解釋說:“鏡子在沙漠裏沒什麼用,就不要了;指南針呢,隻要有手表也就行了;刀不必要,在這茫茫的沙漠上,沒有一點活物,更別說是對人具有攻擊性的動物了;而水是必需品,雖然隻夠兩個人喝,但可以省著點,相信也能夠三個人一起堅持到最後;帳篷雖然隻能容納兩個人睡,但是可以三個人輪換著來休息;火柴也是路上必不可少的;而繩子可以用來把三個人綁在一起,這樣在風沙很大目不見物的時候,就不會失散了隊伍,而且如果遇到沙崩,有同伴掉到沙堆底下,還可以用繩子把他拉回來。”丙男給出的解釋與乙女相同。

最後,三位候選人中獲聘的是乙女和丙男兩位。

一個人不被逼,又怎麼可能成功?

探險恐怖角

邁克·英泰爾37歲那年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放棄他薪水優厚的記者工作,把身上僅有的三塊多美元捐給街角的流浪漢,隻帶了幹淨的內衣褲,決定由陽光明媚的加利福尼亞州,靠搭便車與陌生人的好心,橫越美國。

他的目的地是美國東岸北卡羅萊納州的“恐怖角”(CapFear)。

這是他精神快崩潰時做的一個倉促決定。某個午後他“忽然”哭了,因為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會後悔嗎?答案竟是那麼的肯定。雖然他有好工作、美麗的同居女友、親友,他發現自己這輩子從來沒有下過什麼賭注,平順的人生從沒有高峰或穀底。

他為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哭。

一念之間,他選擇北卡羅萊納的恐怖角作為最終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懼的決心。

他檢討自己,很誠實地為他的“恐懼”開出一張清單:打從小時候他就怕保姆、怕郵差、怕鳥、怕貓、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飛、怕城市、怕荒野、怕熱鬧又怕孤獨、怕失敗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潰……他無所不怕,卻似乎“英勇”地當了記者。

這個懦弱的37歲男人上路前竟還接到奶奶的紙條:“你一定會在路上被人殺掉。”但他成功了,4000多裏路,78頓餐,仰賴82個陌生人的好心。

沒有接受過任何金錢的饋贈,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濕的睡袋裏,也有幾個像公路分屍案殺手或搶匪的家夥使他心驚膽戰,在遊民之家靠打工換取住宿,住過幾個破碎家庭,碰到不少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終於來到恐怖角,接到女友寄給他的提款卡(他看見那個包裹時恨不得跳上櫃台擁抱郵局職員)。他不是為了證明金錢無用,隻是用這種正常人會覺得“無聊”的艱辛旅程來使自己麵對所有恐懼。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並不恐怖。原來“恐怖角”這個名稱,是由一位16世紀的探險家取的,本來叫“CapeFaire”(仙女角),被訛寫為“CapeFear”(恐怖角),隻是一個失誤。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夜之間就取得成功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準備。

隻賺一分錢

前不久,紹興市政府在諸暨召開的“發展民營經濟經驗交流會”上,道出了當地特殊的經濟發展模式——三塊五毛錢一雙的高檔精紡襪,隻賺一分錢就賣!隻賺一分錢,這令不少與會的見多識廣的專家吃驚不小,很多企業主更是不敢相信。

然而,就是這毫不起眼的一分錢利潤,培育出了數不清的百萬富翁。他們給與會者算了一筆賬:一雙襪子賺一分錢,一個普通攤位每個月要是銷出70萬到80萬雙襪子,也就有700元到8000元的利潤,一年下來就有將近10萬元。

如今,在諸暨大唐鎮,大唐襪業市場擁有1600間攤位。去年,這裏銷出了超過70億雙襪子。同樣在紹興市,唯一擁有中國馳名商標的浙江某集團,除了在全國各地的大商場內和商業街上開櫃台和專賣店外,還做著一項鮮為人知的生意:在超市裏賣三四十元一條的西褲。

麵對疑問,該集團董事長解釋:“盡管超市西褲價格比較低,利潤不大,但是3個月就結一次款,資金可以馬上回籠,沒有積壓的風險。你不要看不起那一點點的利潤,積少成多,去年我們在上海幾個大超市,一年就做了1000多萬元的生意。何樂而不為呢?”

這裏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說的是深圳一個半文盲的婦女,起初她給人家當保姆,後來在擁擠的街頭擺小攤賣膠卷。她認死理,一個膠卷永遠隻賺一毛錢。市場上的柯達膠卷賣22元時.她隻賣15.1元,不想,後來批發量卻大得驚人,生意也越做越大。

現在,在深圳,她的攝影器材店,可以說搞攝影的無人不曉。

不可能與可能之間的差別,不是別的而是人的毅力。

老天愛笨小孩

上學時考試常常不及格的小張成了私立學校的校長,一向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大劉當上了外企銷售主管,在廠裏幹什麼都不行的二楞下崗後做代理商發了財……

“他這樣的人怎麼會發財了呢?”於是,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詫異。這固然有心理不平衡的因素,也確實反映了許多人對於成功的困惑:為什麼有些素質很差的人能獲得讓人大跌眼鏡的成功,而那些聰明勤奮的人卻常常隻能是個優秀的小職員?

著名的組織行為學者,美國密執安大學教授卡爾·韋克轉述了一個絕妙的實驗:把六隻蜜蜂和六隻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會發生什麼情況?

你會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們力竭倒斃或餓死;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鍾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頸逃逸一空——事實上,正是它們的智力的差異,才導致聰明的蜜蜂滅亡了。

蜜蜂以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它們不停地重複著這種合乎邏輯的行動。對蜜蜂來說,玻璃是一種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們在自然界中從沒遇到過這種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氣層,而它們的智力越高,這種奇怪的障礙就越顯得無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蒼蠅則對事物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不顧亮光的吸引,四下亂飛,結果誤打誤撞地碰上了好運氣。這些頭腦簡單者總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順利得救。因此,蒼蠅得以最終發現那個正中下懷的出口,並因此獲得自由和新生。

韋克總結到:“這件事說明,實驗、堅持不懈、試錯、冒險、即興發揮、最佳途徑、迂回前進、混亂、刻板和隨機應變,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應付變化。”

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有的隻是絕望的思維。

生活之本

多年前,美國紐約的“紅心慈善協會”準備為一家孤兒院蓋一所大房子。在破土動工時,意外地挖到了一座墳墓。於是在報紙上刊登出啟事,請死者家屬速來商量移墳事宜,屆時將得到補償款五萬美金。

三十二歲的愛德華看了消息不由怦然心動,他的家就曾在那片土地上。父親也確實死去了,但卻不是葬在那裏。就差了一點點,愛德華忍不住地想,要是父親當初葬在這塊地上就好了,他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五萬美金。五萬元,這在當時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了。

可那不是自己的父親,但愛德華還是抑製不住五萬元的誘惑。他還想,這座墳墓既然沒有人認領,自己可不可以冒充一回孝子,做一回兒子?愛德華為自己的想法所激動。不過啟事上說得很明白:要去認領,得拿出相關的證明。

愛德華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可以證明那是父親墳墓的辦法。他還到舊貨市場,買了一張三十年前的舊發票,再到“喪事物品店”花了六美元,讓人在舊發票上蓋了一個章,證明他三十年前曾為父親在這裏買過葬品。愛德華做得天衣無縫,喜出望外地跑去認爹了。

那家慈善機構的一位小姐熱情地接待了愛德華。愛德華裝出一副悲痛的模樣,甚至掉下眼淚,痛哭不止,接待小姐卻笑了,說:“你不必這樣,老人家畢竟已經入土三十年了,活人不該再這樣悲痛。”愛德華感到自己是有點過了,就不再裝腔作勢。

接下來的事,卻讓愛德華大吃一驚,小姐將他的姓名、住址記錄在案,告訴他,他是第169位來認父親的兒子。如果說得明白點,現在已經有169個兒子來認爹了,他們要一一審查,確認誰是其中的真兒子。

這對愛德華如當頭一棒,怎麼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和他一樣財迷心竅,想認爹的人。

當時美國國內,正值人心不古。全社會都在經受著一場信任與誠實的危機,人們對誠信的呼聲日漸高漲。

事情被一家媒體報道,將這169位認爹的人姓名刊登在報紙上,告訴人們,人再貪財,爹是不能亂認的。這時對墳墓屍骨的鑒定也出來了,令人驚奇的是,這169位兒子都是假的。墳墓裏的屍體已經有一百六十年了,死者的兒子不可能還健在。事情讓人嘩然。

這真是一個恥辱。

又是這家慈善機構宣布:如果大家確實想認爹,可以到老年收容所去,他們每人都將得到一個爹。看到如此的鬧劇,美國上下深受震動。各界人士紛紛站出來講話,呼籲誠信,提倡道德,重整人心,號召人們一定要做一個誠實坦白的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勞動創造自己的未來。

在那次事件中,愛德華無地自容,非常慚愧。他將那份報紙珍藏起來,金子樣地保存著,以警示自己,一定要做一個誠實可信的人。十年後,愛德華成為了全美通信器材界的巨頭。當有人問他創業和成功的秘訣時,愛德華堅定而感慨地說:“誠實,是誠實幫助了我,它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使我有了事業並學會了如何待人,大無畏的誠實給了我一切。”

一個誠實可信的人,雖然會被人欺騙,常常吃虧,但最終會贏得信譽,受人愛戴,並獲得成功。

換一條路走

邁克在求學方麵一直遭遇挫折,高中未畢業時,校長對她的母親說:“邁克或許並不適合讀書,他的理解能力差得叫人無法接受,他甚至弄不懂兩位數以上的計算。”他的母親很傷心,決定自己教他。然而,無論邁克如何努力,他也記不住那些需要記憶的東西。邁克很傷心,他決定遠走他鄉……

許多年後,市政府為了紀念一位名人,決定公開征求設計名人雕像的雕塑師,眾多雕塑大師紛紛獻上自己的作品,最終一位遠道而來的雕塑師被選中。開幕式上,他說:“我想把這座雕塑獻給我的母親,因為,我讀書時沒有獲得她期望中的成功,現在我要告訴她,大學裏沒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總會有我的一個位置。”這個人就是邁克。人群中邁克的母親喜極而泣,她知道邁克並不笨,當年隻是沒有把他放對位置而已。

良好的品德就像是用玉石來購買去天堂的翅膀。

在賭場門口經營腸粉

美國西部開發,蜂擁而去的淘金客最後留下“賣水人”三字,成了那些守在重大商機的食物鏈上,穩守積累微利,步步富裕的人的代名詞。

我在澳門見過一家“賣水人”,那是毗鄰大賭場的一間小小的粥粉麵店。它開在一座大廈的首層,隻占著其中的一個間隔,滿是“寄人籬下”的意思,門麵簡單潔淨,幾乎不事裝修,緊挨著大賭場,被大賭場的金碧輝煌襯托得格外寒磣。

從賭場出來的人在“金錢大戰”裏廝殺得兩眼通紅,看到這麼踏實的生意人家,覺得他們真是呆頭呆腦,這樣受累有什麼意義,賭場裏麵瞬間就成千上萬,僅是一牆之隔,外麵竟然有人願意從12元一碟的腸粉裏麵獲利,簡直是天方夜譚!

確實,貼近大賭場,裏麵大進大出的現金流,驚濤拍岸,幾乎破牆而來,這間小店無異於驚濤駭浪裏的一葉小舟,不知這掌櫃的又如何把持得住?

招牌上寫著:芝麻醬腸粉12元,雲吞麵15元,白灼青菜8元,狀元甲第粥10元……客似雲來,生意盈門。進出那裏的,都是些什麼人呢?都是些希望一下子扭轉乾坤,卻被乾坤扭轉了的人,是些賠光了本的賭客,他們通常西裝革履,有的就輸剩了一頓粥粉以及回程的路費了。

掌櫃的是一對中年夫婦,慈眉善目,有種罕見的心平氣和,渾然不覺自己處於風口浪尖,兩人平凡守望,同心同德,店裏再雇了三四個人,間或還有三個念書的孩子手勤腳快地幫忙。從天亮忙到天黑,再至深夜,等客人一一離去,方才打烊關門,守著淡時三五千、旺時不足萬元的流水賬,他們心滿意足。

有一天,夫婦倆還免收一位客人的餐費。

那是一位豪客,前一天傍晚,正是周末,豪客攜著巨款從香港過來,獨自闖入賭場廝殺,手運奇佳,幾個小時下來,居然淨賺了2000萬,子夜時分,當他帶著巨款正要返港,哪知遇上狂風驟雨,往返港澳兩地的飛翔船掛牌停航。這位豪客便從碼頭原路折回,帶著口袋裏的千軍萬馬重新殺入賭場,結果遭遇滑鐵盧,人仰馬翻,黎明時分,2000萬全部輸光不止,還賠進去帶來的1000萬本錢。

一夜之間,他從富翁變成了窮漢。

天意,天意啊。他一邊感歎,一邊走入這間小店。

夫婦倆熱情地接待了他,勸慰一番。他們見過一夜白頭的客人,已經習慣滄桑看雲。客人的戲劇性遭遇,使他們倍感平凡日子的真實可貴。

可以想象,5年,8年,10年之後,這對掌櫃的夫婦一定換了人間。

坐在喧囂市聲裏,我時時想起那間小店,小店裏的夫妻。

賣水人的“小模小樣”、“小打小鬧”,也是實事求是所致,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一群窮人,既未接到祖上留下來的大宗遺產,又沒有中彩票的運氣,所以,隻能腳踏實地,出賣智力或體力,從事服務業。

有人在槍林彈雨中跑過,卻安然無恙,這不說明輪到你去跑的時候也可以安然無恙。對於大多數星鬥小民來說,僥幸發達是一種心理毒素。

所以,賣水人的生存法則實際上是“放棄第一,選擇第二”。他們選擇了一種務實低調的處世方式,不因利小而不為。隨著年深月久,循序漸進,光陰的重量漸漸顯出來,日積月累,乃萬物之道。

這樣的選擇何嚐不是一種堅守?!堅守的結果,就是比不上少部分暴發戶,但比大部分淘金客要強。

賣水人其實是另類理想主義者。

榮華富貴人人都想,但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還是讓別人去撿吧。賣水人寧願等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幸福。

一扇不上鎖的門

一個剛剛破產、一文不名的年輕人遊蕩到了另一座城市,饑寒交迫之際便萌生了邪念。他將目光瞄向了緊靠公路的一所民宅。他敲了兩下門,沒人。正欲破門而入之際,屋子裏突然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門沒閂,自己開門進來吧。”他霎時有些沮喪,隻得硬著頭皮走進屋裏。

“我十分口渴,想找點水喝。”他急中生智地撒謊道。

“好,那你請自便吧。”老人轉過臉來笑容可掬地說。

突然間,他看到了老人那雙空洞的眼睛——原來他竟是一位盲人!他想,真是老天開眼,第一次行動就遇到了這幺絕佳的機會!他一邊心不在焉地應和著老人,一邊將目光迅速在屋內遊移。很快,他發現了掖在枕下的一些錢,慌忙揣進懷裏就要往外走。正一腳門裏一腳門外之際,老人忽然又開口說話了:“抽屜裏有幾個蘋果呆會兒你拿些路上吃吧。”

霎時,這句話竟讓他無所適從,不由退回來詫異地問:“老人家,你對我這麼信任,難道你不怕我是個壞人?”老人突然嗬嗬笑了起來:“年輕人,對別人的好壞是不可妄下斷語的。可以先假定他是一個好人、即使再壞也不至於無可救藥呀!再說,我在這道口都住一輩子了,還從沒遇見過壞人呢。”

老人這番毫不設防的信任像一麵鏡子一下子讓他看到了內心的醜惡。他的心靈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震動:別人如此相信我是個好人,我為什麼要做壞事呢?他將那些錢重新放回枕下,深深地謝別老人之後,決定返回城裏從一名打工仔做起。

因為他對身邊的每一位同事都十分信任,所以他不僅贏得了可靠的友情,為自己創造了十分寬鬆的交際空間,做起工作來總是遊刃有餘。現在他已榮升為營銷總監,成為叱吒風雲的商界奇才。

為實現孩提時似乎不可能的誓言,他一直堅持不懈地努力,直到現在白發蒼蒼,他還在不停地種著。

紀昌學箭

紀昌向飛衛學射箭,飛衛沒有傳授具體的射箭技巧,卻要求他必須學會盯住目標而眼睛不能眨動,紀昌花了兩年,練到即使椎子向眼角刺來也不眨一下眼睛的工夫。

飛衛又進一步要求紀昌練眼力,標準要達到將體積較小的東西能夠清晰地放大,就像在近處看到一樣。紀昌苦練三年,終於能將最小的虱子看成車輪一樣大,紀昌張開弓,輕而易舉地一箭便將虱子射穿。飛衛得知結果後,對這個徒弟極為滿意。

觀感可以改變。我發覺,有些人見“異常”則走避,有些卻珍惜。這幫助我找到了自我的價值。

老鷹之絕唱

很多年前,有一隻威嚴的老鷹,獨自一個居住在一座直衝雲霄的山崖上。

有一天,它覺得自己死期已近,就大喊一聲,把住在山嶺較低處的兒子們召喚前來。

當它們來齊後,它一個接一個地看了它們一番,然後說道:

“我已經撫育了你們,將你們拉扯大,使你們能夠直視日光,直衝藍天,會應對各種艱難的險阻。

你們兄弟中那些麵孔不能忍受日光輻射的,我就讓它們餓死了。

為了這個原因,你們理應比所有別的鳥都飛得更高。那些還想活命的,是不會襲擊你們的鷹巢的,所有的動物都將畏懼你們,你們千萬別去傷害那些尊敬你們的動物,你們應該允許它們分享你們吃剩的殘羹。

“現在我就要離開你們了。但我不會死在我的巢裏,我將飛得非常高,遠到我的翅膀能夠帶我去得到的高空,我將展翅高飛向太陽道別,讓猛烈的日光燒掉我老了的羽毛。然後我將向大地直落下來,掉進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