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避短揚長皆天才
善於經營自己的長處,
努力發揮自己的強項,
是提高人生價值、
創造事業輝煌的秘訣。
萬分之一的機會
有一次,甘布士要搭火車去外地,但事先沒有買好車票。這時剛好是聖誕前夕,到外地去度假的人很多,因此很難買到火車票。
甘布士夫人打電話到車站詢問,答複是車票已經全部賣完,不過,如果不怕麻煩的話,可以到車站碰碰運氣,看是否有人臨時退票。車站還特別強調了一句:這種機會或許隻有萬分之一。妻子也勸他不要去碰那個釘子了,可是得知這個信息的甘布士還是決定去試一試。
甘布士欣然提了行李趕到車站,可是等了好久,一直沒人退票,甘布士仍然耐心地等待著。就在火車還有5分鍾就要開出時,一個婦女匆忙趕來退票,因為她家裏有急事,必須改期。甘布士如願以償地搭上了火車。
到了目的地,甘布士給妻子打了一個長途電話:“我抓住了那隻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了,因為我相信一個不輕易放棄的人是真正的聰明人。”
甘布士在生活中正是靠著不放棄萬分之一機會的執著,才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他從一家織造廠的小技師成為了擁有5家百貨商店的老板,後來他已經是企業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了。
甘布士在生活中正是靠著不放棄萬分之一機會的執著,才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
挺住危難
一個13歲的男孩放學後奔跑著回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當時隻是擦破了點皮,連疼痛的感覺都沒有。可到了晚上,那膝蓋突然疼了起來。他毫不理會這疼痛,默默地忍受著,沒有告訴任何人。第二天早晨,他的腿已經疼得非常厲害,但他仍然默默無語,照例按時起床,吃完早飯,喂好牲口,然後若無其事地去上學。
第三天早晨,他的腿疼得連走路都十分困難了,更無法去牲口棚喂牲口了。他母親發現了,看到他那條腫得不能脫下靴子和襪子的腿,傷心地哭了:“你怎麼不早說呢?”母親一邊用刀把靴和襪從他的腳上割下來,一邊哭喊著,“快去叫醫生來!”醫生看了那條腿,連連搖頭:“太晚了,隻能鋸掉這條腿了。”“不!”男孩大叫起來,“我不讓你鋸,除非我死!”
醫生無奈地離開了房間。男孩忍住劇痛,對他的哥哥說:“如果我神誌不清的話,千萬不要讓他們鋸掉我的腿。你要向我發誓,發誓!”哥哥答應了他的要求,兩天兩夜一直守護在他的身旁。他的體溫越來越高,並開始胡言亂語。但他還是沒有任何退讓的跡象,嘴裏咬著叉子,不讓自己疼得叫出聲來。全家人都守在他的身邊,含著眼淚看著他痛苦而頑強地掙紮著。
醫生一次次過來,又一次次回去。最後,出於一種無助而又無奈的氣憤,醫生大喝一聲:“你們都在看他死!”可是,奇跡偏偏在不久後發生。當醫生又一次過來時,他看到了一個驚人的變化:那條腫脹的腿消退下去了。三個星期後,男孩終於戰勝了腿殘和死亡的危險,奇跡般地站了起來。這位13歲就學會臨危不懼、勇敢麵對生活的男孩,就是以後成為美國總統的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以自己的勇敢和意誌挺住了危難,戰勝了病魔的侵襲和死神的威脅。也許,正是這種堅毅不屈的性格,使他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始終笑對各種艱難困苦,終於獲得最高權力,成為美國曆史上政績顯赫、頗受民眾喜愛的總統。
人生是一艘遠航的帆船,隨時隨地都可能遇到各種暗礁險灘、狂風惡浪,而危難就是隱藏在深海中的礁石、裹挾在暴風中的浪潮,常常會從天而降,令人驚慌不已;人生又是一次艱難的跋涉,隨時隨地都可能麵對各種懸崖峭壁、深穀險壑,而危難正像橫亙在漫漫路途上的絕壁、埋布於人生大地裏的深淵,往往會不期而遇,讓人措手不及。麵對危難,是像艾森豪威爾那樣堅毅不屈、奮起抗爭,還是像怯懦者一樣魂飛魄散、束手待斃?這不僅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意誌和人生態度,而且關係到一個人的前途、命運和人生結局。剛性意誌熱血鑄就,危難之處顯身手——這才是可敬可讚的勇者風範。其實,危難恰似一頭咆哮而至的猛獸、一個翻卷而來的狂潮,當它突然出現在你麵前的時候,隻要你沉著冷靜、臨危不懼,勇於挺住它頭幾個回合的撲騰,能夠擋住它第一個浪頭的衝擊,它就猶如一隻猛力擠破的氣球,頓然內氣泄露、幹癟無力。這時,勝利之神就會翩然而至,與你相擁而歡。而挺過危難所獲得的勝利,將使你終生受益無窮。
挺過危難所獲得的勝利,將使你終生受益無窮。
不要忽視小事
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想成功,就必須腳踏實地地從小事情做起,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很多人總想幹一番大事業,而在工作中遇到小事總是不屑一顧,或者總認為自己從事的工作隻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沮喪,卻不知事無大小,行行出狀元。不要忽視小事,這些都是成長所必需的,也是為成功做的鋪墊。
東漢時期,有位叫陳蕃的大臣,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群書。為了尋求讀書的安靜環境,他便獨立生活學習。15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個偏僻地方的小院落裏讀書寫文章。由於讀書刻苦,常常鑽進書堆而不能自拔。在知識的海洋裏暢遊,讓他很有滿足感。除了睡覺,大部分時間都被讀書所擠占,自己從不注重衣著打扮,還疏忽了對庭院房間的打掃。院子裏雜草叢生,磚瓦石塊、汙水隨處可見,可他卻視而不見。走進他居住的房間就更是不堪入目了。桌椅板凳上有很厚的塵土,桌上是剩飯萊和沒洗的碗筷,各種書籍到處亂堆,有的放在床頭翻卷著,有的在床上和地上散落著,屋角的四處蜘蛛網密布。
有一次,他父親的朋友薛勤,聽說陳蕃在這裏居住學習,就過來看他。陳蕃像往常一樣,早上起來後,沒有怎麼洗漱梳理,蓬頭垢麵,更沒有打掃收拾房間,就去讀書了。讀至興奮之時,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才意識到有客人來訪,急忙出來迎接。一陣寒暄過後,便請薛勤進屋。薛勤見陳蕃蓬頭垢麵,走進院裏,又是一片髒亂不堪,就已有些氣憤。待走進屋中,看到那番場景,實在忍無可忍,教訓他道:“小夥子!你為什麼不整理、打掃房間,難道你就這樣迎接客人嗎?陳蕃呀,你可是官宦的子弟啊,客人會常常來往,你應該把庭院打掃得幹淨些,好迎接賓客呀!”陳蕃聽了,理直氣壯、一本正經地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何必在乎這院子、房間的事情,局促於一房一室呢?”薛勤聽後,點點頭,心裏暗自認為陳蕃能有讓世澄清的誌向,還是與眾不同的,是個可造之才。於是,便繼續引導他:“賢侄所言極是,真是誌向高遠。”但又用反問進一步引導他:“大丈夫胸懷大誌,的確要高一步立身,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但你想過沒有,如果你連自己的庭院房間都不能清掃幹淨整齊,又如何來掃除天下呢?海不拒細流,方能成其大;山不拒纖土,方能成其高!所以從小事點滴做起,才能為將來的大抱負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席話,終於使陳蕃懂得了這兩者其實並不是互相排斥的,懂得了成大事必須從小事做起,這對他後來的成長,確實有很大的裨益。
海不拒細流,方能成其大;山不拒纖土,方能成其高!
失敗的對麵是成功
保羅·迪克的祖父留給他一座美麗的森林莊園,他一直為此而自豪。
可是不幸發生在那年深秋,一道耀眼的雷電引發了一場山火,無情地燒毀了那片鬱鬱蔥蔥的森林。傷心的保羅決定向銀行貸款,以恢複森林莊園以往的勃勃生機,可是銀行卻拒絕他的申貸。
沮喪的保羅茶飯不思地在家裏躺了好幾天,太太怕他悶出病來,就勸他出去散散心。保羅走到一條街的拐角處,看見一家店鋪的門口人山人海,原來一些家庭主婦在排隊購買用於烤肉和冬季取暖的木炭。看到那一截截堆在箱子裏的木炭,保羅忽然眼前一亮。回去後,他雇了幾個炭工,把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木炭,分裝成1000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銷店,結果,那1000箱木炭沒多久被搶購一空。這樣,保羅便從分銷商手裏拿到了一筆錢,第二年春天購買了一大批樹苗,終於他的森林莊園又綠浪滾滾了。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失敗,失敗的往往是我們對待問題的方法和態度。所以,很多時候,埋沒天才的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成功的路不止一條,如果我們是真正不懈的追求者,在挫折和失敗降臨時,千萬不要停下腳步,因為,很多時候,失敗隻是滔天大水上的一座恐嚇人的獨木橋,走過去,等待你的就是成功。
很多時候,失敗隻是滔天大水上的一座恐嚇人的獨木橋,走過去,等待你的就是成功。
克爾的堅持
克爾曾經是一家報社的職員。他剛到報社當廣告業務員時,對自己很有信心,他給經理提出不要薪水,隻按廣告費抽取傭金。經理答應了他的請求。
於是,他列出一份名單,準備去拜訪一些很特別的客戶。公司裏的業務員都認為那些客戶是不可能與他們合作的。
在去拜訪這些客戶前,克爾把自己關在屋裏,站在鏡子前,把名單上的客戶念了10遍,然後對自己說:“在本月底之前,你們將向我購買廣告版麵。”
他懷著堅定的信心去拜訪客戶,第一天,他和20個“不可能的”客戶中的3個談成了交易;在第一個星期的另外幾天,他又成交了兩筆交易;到第一個月的月底,20個客戶隻有一個還不買他的廣告。
在第二個月裏,克爾沒有去拜訪新客戶,每天早晨,那拒絕買他的廣告的客戶的商店一開門,他就進去請這個商人作廣告,而每天早晨,這位商人都回答說:“不!”每一次,當這位商人說“不”時,克爾就假裝沒聽到,然後繼續前去拜訪。
到那個月的最後一天,對克爾已經連著說了30天“不”的商人說:“你已經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來請求我買你的廣告,我現在想知道的是,你為何要堅持這樣做。”
克爾說:“我並沒浪費時間,我等於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我一直在訓練自己在逆境中的堅持精神。”
那位商人點點頭,接著克爾的話說:“我也要向你承認,我也等於在上學,而你就是我的老師。你已經教會了我堅持到底這一課,對我來說,這比金錢更有價值,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買你的一個廣告版麵,當作我付給你的學費。”
麵對失敗隻有不屈不撓,永遠進取,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蛹死繭中是最可悲的
蛹死繭中意味著什麼?對於孕育在繭中的生命來說,意味著化蝶的夢想再也不可能實現,所有曾經的努力全部一筆勾銷、前功盡棄。當距離成功隻差一步之遙時,在最後一道關口前卻失去了勇氣,隻好眼巴巴地與即將到來的成功擦肩而過。
盡管這個目標是你一生的追求,你為它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你追尋多年,但是因為一步之差,已成為咫尺天涯。
如果你在最後一搏時失去了勇氣,那麼你即使越過了前麵的99道關口,也隻能為自己留下永久的遺憾。
眾所周知,電話發明者是貝爾。他是世界上電話發明專利的擁有者。但很多人不知道,在貝爾之前,萊斯就早已發明出了電話機,遺憾的是,他的那種機器隻能傳送音樂,是一種玩具式的東西,沒有什麼市場價值。萊斯在發明了能夠傳送音樂的電話之後便放棄了,沒有對它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而貝爾,卻在萊斯的理論基礎上,發明出了真正可以通話的電話機。
萊斯蛹死繭中,而貝爾卻破繭而出。
在開羅博物館,人們能夠看到從圖坦·卡蒙法老王墓挖出的眾多寶藏。這些寶藏幾乎占據了龐大建築物的第二層樓的大部分,黃金、珍貴的珠寶、飾品、大理石容器、戰車、象牙與黃金棺木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這些巧奪天工的工藝至今仍無人能及。
在人們慨歎這些寶藏的珍奇時,誰能想到,如果不是霍華德·卡特決定再多挖一天,也許這些寶藏至今仍埋在地下不見天日。
1922年的冬天,卡特在工作了好幾個月以後,幾平已經放棄了找到年輕法老王墳墓的希望,他的支持者也即將取消讚助。卡特在自傳中寫道:
這將是我們待在山穀中的最後一季,我們已經挖掘很久了,春去秋來毫無所獲。我們一鼓作氣工作了好幾個月卻沒有發現什麼,隻有挖掘者才能體會到這種徹底的絕望感,我們幾乎已經認定自己被打敗了,正準備離開山穀到別的地方碰碰運氣。然而,要不是我們最後垂死的努力一錘,我們永遠也不會發現這遠超出我們夢想所及的寶藏。
霍華德·卡特最後垂死的努力成了全世界的頭條新聞,他發現了近代唯一一個完整出土的法老墳墓。
霍華德·卡特的最後一錘卻成了打開成功之門的臨門一腳。盡管殘酷的現實令他一次次地絕望,然而,他卻在這種絕望的苦難中執著地追尋著,到底還是不肯放棄。
他在絕望的苦難中執著地追尋著,到底還是不肯放棄。
重複一遍
化學實驗室,一位實驗員在向一個大玻璃水槽裏注水。水流很急,水槽裏的水不一會兒就灌得差不多了。那位實驗員去關水龍頭,萬萬沒想到水龍頭壞了,怎麼擰也關不住。水很急,再有半分鍾,就會溢出水槽,流到兩旁的工作台上。一旦水浸濕工作台上的儀器,儀器便會爆裂,裏麵正在反應的藥品流出,遇到空氣會猛烈燃燒,幾秒鍾之內就能把實驗室變成一片火海。他用力堵著水龍頭,絕望地大叫了起來。其他的實驗員聽到叫聲,看到這一情景,都呆住了。他們知道誰也不可能從這個實驗室裏逃出。實驗室裏頓時沉寂,死神一步步地靠近……
隻聽見“啪”的一聲,在一旁工作的一位女實驗員,把手中的瓷研杵投進了水槽,將水槽底部砸開一個大洞,水一瀉而下。她把自己的生命和其他同事的生命,從死神手裏搶奪回來。
表彰會上,人們問她:在那千鈞一發之際,怎麼會想起那樣做?她淡淡一笑,說道:“我們上小學時,不是學過《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嗎,我隻不過重複一遍罷了。”
知識隻有靈活運用,才有價值。讀死書的人,是不可能有任何作為的。
避短揚長皆天才
古籍《淮南子》中曾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楚國大將子發與齊國作戰,屢戰屢敗。無奈,他隻好聽取謀士“廣羅天下奇才”的建議,大張旗鼓地招集能人奇士。有一慣盜者前來求見,自稱身懷絕技,可以在軍中為楚國效力。子發發現他其貌不揚,意在不收。可盜者再三表示希望能給他一次施展所長的機會。如果不能建立功業,他會自動離去。就在子發接收他的當天晚上,這名盜者潛入齊國軍營把將軍車子上的帷幔偷了來。子發隨即派人送還給齊國。第二人晚上,盜者又潛入齊軍大帳,偷走了將軍的枕頭,子發同樣派人送了回去。第三天晚上,盜者居然又把將軍的發簪取回,子發再一次派人送回。這下齊國大將非常驚恐,說:“如果再不退兵,恐怕連腦袋都保不住了。”於是退兵而去,楚國靠盜者之力三天就轉危為安了。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也有很多用人之長的例子。吳用綽號“智多星”,他做軍師自然充分發揮其智慧和謀略;戴宗號稱“神行太保”,讓他傳遞信息、情報當然無人可及了;朱貴是開酒店的出身,他在山下開了個酒店,從而成為梁山對外開放的不可缺少的窗口;就連名次排在最後的段景住,也因擅長販馬而經營馬,從而使梁山的“馬業”興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