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美麗
自信,
是成功的重要前提,
是讓自己
美麗起來的法寶。
影響我一生的課
●李建欣
求學十幾年間,我最難忘的一節課是一位年輕女教師所上的第一節課。
那時,我所在的小山村還是全縣聞名的貧困地區。偏僻和貧窮使我們的山村小學留不住好老師,我們也不止一次因為沒有老師而被迫停學。所以一聽說剛剛從師範學院畢業的白梅老師自願到我們的學校任教,我們這些山裏娃像過年一樣高興。星期一上午,大家早早地坐在座位上等待著新老師的到來。
上課鈴剛剛響過,走廊上走過一位年輕的女教師。樸素的衣服映襯著她清秀的臉龐。好漂亮的老師!教室裏一陣騷亂,大家都伸長了脖子,想看清楚新老師的模樣。
視線裏,老師邁著輕快的步子一步步走來,微微昂起的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我們呆呆地看著她逐漸走向我們的教室,好像不敢相信這將會是我們的老師。
突然,新老師“撲通”一聲摔倒在教室門前。時空仿佛凝固了,我們一聲驚呼,呆在座位上。老師會不會就此大發雷霆,甩手而去?我們會不會因此而失去難得的老師?
出人意料的是老師自己艱難地爬了起來,掙紮著走上講台。“同學們,大家好!我叫白梅。剛剛畢業……”她開始了自我介紹,閃著淚花的臉上依然是自信的微笑。此時,我們心裏都不好受,學校建造在地勢較低的山溝裏,為防山洪教室門檻比地麵高出近40厘米——這是誰都明白的事實,可我們竟忘記應提醒敬愛的老師而讓她在第一節課就摔倒在教室門前!“同學們”,她炯炯有神的雙目掃視著四周,“剛才是我給大家上的第一節課。我希望大家永遠記住:‘摔倒了,並不可怕,隻要能很快從原地爬起來’。無論受到什麼挫折,也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大家務必要記牢這一點。這將是你們最有效的取勝法寶……”
那一年,我在白梅老師的帶領下啃下了外語這塊“硬骨頭”,並首次走出大山,步入縣重點高中。三年高中的辛酸生活中,我失敗過,我徘徊過,但我從來沒有沮喪過。每次受挫,我總會想起那不平凡的課,想起白梅老師那自信的微笑。靠著這句“摔倒了,並不可怕,隻要能很快從原地爬起來”,我由無知邁向成熟,從失敗走向成功。金秋八月,在白梅老師的注視下,我幸福地跨上南下的列車,成為我們村裏的第一個軍校大學生……
今後的日子裏,我將永遠珍藏那堂影響我一生的普通一課,讓這塊記憶瑰寶永放璀璨之光!
摔倒了,並不可怕,隻要能很快從原地爬起來。無論受到什麼挫折,也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大家務必要記牢這一點。這將是你們最有效的取勝法寶……
細化自己的特長
●王國華
在美國耶魯大學的入學典禮上,校長每年都要向全體師生特別介紹一位新生。去年,校長隆重推出的,是一位自稱會做蘋果餅的女同學。大家都感到奇怪:怎麼隻推薦一個特長是做蘋果餅的人呢?最後校長自己揭開了謎底。原來,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寫自己的特長,而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選擇諸如運動、音樂、繪畫等,從來沒有人以擅長做蘋果餅為賣點。因此,這位同學便脫穎而出。
這真是一位聰明的學生。我想,如果當初她填上“擅長廚藝”,結果會怎樣?肯定不會像“做蘋果餅”這麼打動人心。其實,那些填寫運動、音樂、繪畫的,可能也就是會打打羽毛球、吹吹口哨或者畫幾筆素描。但是,他們不敢那樣寫,非要用一個大而籠統的概念把自己的特長掩蓋起來。細細打量,這背後更多的是心虛。而細化自己的特長,則顯示出一種天真的可愛和拙樸,同時也是一種自信。我的一位朋友在求職時,在簡曆“有什麼特點”一欄中寫道:“說謊時容易臉紅。”這比起那些自稱“從不說謊”的人來,要真誠得多。有些特長雖然不偉大,不高貴,但是它照樣可以讓我們享受一生。細化它們,並張揚它們,你的自信便一點一滴地滲透出來。
有些特長雖然不偉大,不高貴,但是它照樣可以讓我們享受一生。細化它們,並張揚它們,你的自信便一點一滴地滲透出來。
自信——任你東南西北風
●李梅
俄羅斯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赫爾岑年輕時,有一次,他的一位女朋友請他去參加一個音樂會。音樂會開始沒多長時間,赫爾岑就用雙手堵起耳朵,低著頭,滿是厭倦之色。不久,他打起瞌睡來。
女朋友看到赫爾岑這樣,很是奇怪,問他:“難道你不喜歡聽音樂嗎?怎麼音樂一響你就成了這副樣子?”
赫爾岑搖了搖頭,說:“這種怪異、低級的樂曲有什麼聽頭?”
“你說什麼?”女朋友大叫起來,“天啊!你說這音樂低級?你知不知道,這是現在社會上最流行的音樂!”
赫爾岑心平氣和地問:“難道流行的一定好嗎?”
“那當然,不好的東西怎麼會流行呢?”女朋友反問。
“那按你的意思,流行感冒也是好的囉?”赫爾岑微笑著回答。
女朋友頓時啞口無言。
一件事情的不同解釋,往往可以帶來完全不同的兩種結果。相傳,以前有個書生,屢試不第。適逢開科,書生欲往應試。行前晚上,書生做了三個怪夢,大惑,不知功名是否有望,特地去找善於圓夢的嶽母解說。登門,適逢嶽母外出,妻妹接待說:“小妹我亦能圓夢,姐夫但說無妨。有些難解之夢,母親還來求我呢!”
書生猶豫片刻,說:“我第一個夢是夢見我家的牆頭上孤零零地長了一棵草。”
妻妹說:“這是說你沒有根基。”
書生又說:“第二個夢,是夢見我戴著鬥笠打傘。”
妻妹解釋:“這是說你多此一舉。”
書生聽了很掃興。
妻妹又問:“第三個夢呢?”
書生便說:“恐有冒犯,不說罷了。”
妻妹說:“自家人麵前,不必拘禮。”
書生說:“第三個夢,是夢見我和你背靠背睡在床上。”
妻妹瞪了書生一眼道:“那是說你這輩子休想。”
書生聽罷甚為懊惱,看來今生功名無望,失望而歸。
行至半道,恰遇嶽母,遂告之。嶽母聞言大喜,連說好兆。書生不解,嶽母回答說:“第一個夢,牆頭上孤零零地長了一棵草,是說你高人一等;第二個夢,戴著鬥笠打傘,是說你官(冠)上加官(冠)。”書生眉頭漸展,急忙問:“第三個夢又作何解釋呢?”嶽母回答:“那是說你終有翻身的時候。”
書生聽了,喜至眉梢。立即收拾行李進京應試。
生命的路是自己的,怎麼走,是你的選擇。自信的人會毫無畏縮走向理想。
自信的人會毫無畏縮走向理想。
自信是快樂的源泉
●張建莉
前兩天接到一位名叫玲玲的讀者來信,說出了她埋藏了20多年的心結。她在信中說:“13歲那年,有一天我照鏡子突然發現光潤的臉蛋上長了3個黑點點,就猶如白白的牆上抹了一片黑,左看右看都不舒服,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難看最不幸的女孩。我使勁搓啊搓,直到把臉搓得通紅通紅,火辣辣的疼,那些斑點還是沒去掉,我氣急敗壞地哭了一回又一回。有一天,我突發奇想,狠著心拿著針對著鏡子挑,強忍著劇痛,看著血從臉上流下來,我天真地認為傷疤脫落後就是一張幹淨好看的臉了。媽媽問時我撒謊說是因為臉癢撓的。那天夜裏我美美地睡著了,我夢見我的臉變得好白好美,從此我有了開心的笑容。沒想到等我拿起鏡子時又傻眼了!斑沒小反而更大了,疤痕更明顯了!我徹底絕望了!以後的幾年裏我都是帶著羞澀和自卑度過的。
初中時一個男同學附在我耳邊說他愛我,我覺得他是在嘲笑我,被我狠狠地罵了回去。直到丈夫娶了我,我仍覺得他當初看中我是一時疏忽和大意,甚至害怕他發現了而拋棄我。我每天對他裝作很溫柔,用增白粉蜜把臉遮了又遮。我不知道有一天丈夫會不會嫌棄我,一想到這我就害怕,整天恍恍惚惚的,提不起精神來……”
玲玲的心事讓我想起我過去的心結:小時候,夥伴們笑話我的腳大,我就讓媽媽買號碼小一點的鞋穿,然後拚命往裏擠,結果長大後,腳已經變形了。再大一些時,可能因我發育比較早的緣故,剛上初中個頭就躥到166米,體重也比同齡人超出很多,在女生當中很顯眼。於是,夏天我忍受著酷暑,穿著長褲,怕別人笑話我腿粗;從不敢穿很鮮豔的衣服,擔心會在人群中惹人注意;很在意別人的眼神和話語,生怕對方用異樣的眼光看我……
總之,有一陣子,我活在戰戰兢兢和極不自然當中。直到有一天早上,和姐姐一起洗漱時,姐姐摸著我的臉笑著誇我說:“你的臉像凝脂似的,多美啊!根本不用搽什麼護膚品。”然後拉著我的胳膊轉了一圈說:“你的身材長得多勻稱啊!”望著她羨慕的眼神我驚詫地問:“你沒說反話吧?”她說:“怎麼會呢,這是事實呀!”當時我好激動,再重新站到鏡子前打量自己時,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我了!這時我才知道不是人的外表有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隻是人的心情變化了而已。我穿上漂亮的裙子,發現並不是想象的那樣臃腫不堪,看來那麼多年隻是自卑的心理在作祟,搗鬼,是因為自己缺少自信心,沒有正視自己。
讓我徹底改變看法的是一次偶遇。那天走在街上,迎麵走來一位微笑的紅裙少女,當女孩走近時我發現她的臉上有一大片燒傷的疤痕,很醒目,可是她的笑容那樣燦爛坦然。她化著淡妝,頭發梳得一絲不亂,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活力。那一刻我再也抑製不住,眼淚奪眶而出,為她的自信更為自己的釋然。我把背負了十幾年的思想包袱拋出好遠,好遠,從此不再為自己設置的心理障礙而左顧右盼,迷茫困惑。世界上隻有一個獨特的我,是快樂還是憂愁全在自己的選擇,美麗的內心和美麗的外表同樣重要,發自內心的自信才是快樂的源泉。還有一個值得提的就是我曾經采訪過的農家女高健芳,搖著輪椅走在街上的她總是自信地微笑著和過路的人打個招呼,她勤奮寫作,為了補貼家用也為了證實自己的價值。我曾問過她:“在輪椅上生活那麼不方便,為什麼把自己和家裏收拾得那樣幹幹淨淨利利索索?”她說:“這樣讓別人看著舒服,自己也高興和自信啊!”
在平時和農家姐妹接觸時,常常會聽到好多人自卑地說自己長得不好看,或身體有缺陷,怕別人瞧不起。姐妹們,如果連自一都看不起自己,還要求別人看得起你嗎?
隻有相信自己的人,才能讓別人信服。所以,認真發現自己,充分相信自己,才能贏得尊重和幸福。
在缺陷中尋覓自信
●宋藝濤
美國加州有一位農民,花了很多錢買下一塊土地,但是這塊土地貧瘠得種不成任何農作物,他的心情變得很沮喪。有一天,他突然發現在矮灌木叢中竟然藏著許多響尾蛇。他靈機一動,決定在這塊惡劣的土地上大量飼養響尾蛇,生產響尾蛇罐頭;又將蛇的毒液大量提取出來作為血清銷售。結果證明,他的生意好極了。後來,他又把自己的農場開發成專供探險和觀光的旅遊基地,引來了世界各地的遊客。農夫所購買的土地,貧瘠的缺陷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農夫自己。
1972年,新加坡旅遊局給總理李光耀打了一份報告,大意是說:“我們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國有長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我們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什麼名勝古跡都沒有。要發展旅遊事業,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光耀看過報告,非常氣憤。據說,他在報告上批了這一行字:“你想讓上帝給我們多少東西?陽光,陽光就夠了!”後來,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種花植草,在很短的時間裏,發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園城市”,旅遊業得到空前發展。
有一個小男孩,原本是練芭蕾的。在一次舞蹈訓練中不幸頸部受傷,此後,他就像棵歪脖楊樹似的,如果再練芭蕾定是尷尬無比。若幹年以後的同學聚會中,大家驚奇地發現,他已經成為某著名樂團裏的第一小提琴手。以歪脖姿勢拉小提琴,不再是缺陷,那猶如玉樹臨風的姿容,有一種震撼心靈的美麗。問起他成功的秘訣時,他說,正因為頸部受過傷,練琴時也就沒有其他人的不適感,他感覺這樣的姿勢正好適合自己,練琴的時間也比別人更長,更用心。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團裏的“台柱子”。
也許你曾抱怨上帝的不公,讓自身有了這樣那樣的缺陷。但如果我們有了積極進取的可貴心態,能把不幸當作上帝的饋贈來享用,就能從缺陷中尋覓成功。相信你也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每件事物也都有它獨特的價值所在。重要的是,我們要用心去發掘自己的潛能,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佳狀態。用勤奮耕耘,用自信灌溉,我們的人生土地上會收獲豐盛的果實。
把自信帶在身上
●吳海濤
小美是一個善良的女孩兒,但是她很自卑。
她自卑是因為有一塊紫色的胎記蓋住了她整個左眼。這讓她從此恨上了自己,也恨上了鏡子。
小學的時候,她沒有朋友,大家都躲她遠遠的,用手指來指去。初中的時候同桌幹脆叫她“女海盜”,因為海盜的標準形象就是獨眼龍,而她的那塊胎記像極了獨眼龍。
不止一次,小美在夢中驚醒,夢到別人指著她的左眼叫她“海盜”。走路的時候,小美總是低著頭,她不想讓別人看見她那塊討厭的胎記,她甚至想拿把小刀把它刮掉。然而這一切都無濟於事。
小美漸漸地學會了自己獨處。沒有朋友,也沒有交際,小美就把一切時間都用來學習。每當考完試,老師當著全班的麵喊分數發試卷的時候,是小美最幸福的時候,也是她唯一能夠抬起頭昂首闊步的時候。
高中的時候,小美幾乎成了班級同學的偶像,小美成了數學和英語兩個學科的課代表。這個時候很少有人再叫她“海盜”了,高考的壓力讓同學們沒有精力去嘲笑她。每當下課總有同學圍著她問問題,在回答疑問的時候,小美笑得很美,很自然。然而,她還是自卑,還是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還是習慣性地低著頭走路。
班裏來了一位女老師,教英語。英語老師年輕、漂亮,朝氣蓬勃,女孩子都以羨慕的眼光看著老師。在她們眼裏,老師是這麼美麗,這樣高貴,每個女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像英語老師一樣漂亮,甚至英語老師的喜好都能夠影響班裏的女生。由於是英語課代表,小美有更多的機會單獨和老師相處。有一次,小美呆呆地看著英語老師說:“老師,您真漂亮,我要是像您一樣該多好。”話剛一出口,小美就自卑地低下了頭。
老師看著她,慢慢地對她說:“小美,你知道嗎?你在拿到試卷的時候,你在給其他學生講題的時候也很美,不僅僅因為智慧,還因為你的自信,可惜,你沒有常常把自信帶在身上。”
“把自信帶在身上?”小美反複在心中默念這句話。
“對,把自信帶在身上。”英語老師似乎讀出了小美的心裏話。
這句話就像一陣風吹醒了她。從那以後,小美每天都記得把自信帶在身上。
自信的小美,輕而易舉地考上了重點大學。在大學當中,由於自信,她漸漸地敢於跟別人交往,敢於當麵表達自己的觀點。她的聲音很好聽,在大學被同學推薦為校園廣播站的主持人。由於工作優秀又被選舉為學生會主席。
大四,其他的同學還在為找工作而四處奔波的時候,小美已經收到了五家跨國企業的邀請。
工作三年,小美就已經是部門經理,她也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部門經理。她的男朋友是一家知名汽車企業的副總,在一次約會時,男朋友對她說:“你左眼的胎記真漂亮,就像是一片綠葉掛在你的臉上。”小美笑了笑,她已經忘記了自己還有一塊難看的胎記。
當別人問她怎麼會如此優秀的時候,她總是說,高中一位漂亮的女老師用一句話改變了她,這句話就是——“把自信帶在身上”。
在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如果因此而陷入自卑,因此而否定自己,就很難找到正確的人生航向。陷入失敗的危機,帶著自信,忽略不足,擦亮眼睛,挖掘潛力,尋覓優點,發揮特長,這樣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橋梁。
信念的力量
●魯先聖
魯西南深處有一個小村子叫薑村,這個小村子因為這些年幾乎每一年都要有幾個人考上大學、碩士甚至博士研究生而聞名遐邇。方圓幾十裏以內的人們沒有不知道薑村的,人們會說,就是那個出大學生的村子。久而久之,人們不叫薑村了,“大學村”成了薑村的新村名。
薑村隻有一所小學校,每一個年級一個班。以前的時候,一個班隻有十幾個孩子。現在不同了,方圓十幾個村,隻要在村裏有親戚的,都千方百計把孩子送到這裏來。人們說,把孩子送到薑村,就等於把孩子送進了大學。
在驚歎薑村奇跡的同時,人們也都在問,都在思索。是薑村的水土好嗎?是薑村的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的秘訣嗎?還是別的什麼?
假如你去問薑村的人,他們不會告訴你什麼,因為他們對於秘密似乎也一無所知。
二十多年前,薑村小學調來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教師,聽人說這個教師是一位大學教授,不知什麼原因被貶到了這個偏遠的小村子。這個老師教了不長時間以後,就有一個傳說在村裏流傳。這個老師能掐會算,他能預測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說,老師說了,我將來能成為數學家;有的孩子說,老師說我將來能成作家;有的孩子說,老師說將來我能成音樂家;有的說,老師說我將來能成錢學森那樣的人,等等。
不久,家長們又發現,他們的孩子與以前不大一樣了,他們變得懂事而好學,好像他們真的是數學家、作家、音樂家的材料了。老師說會成為數學家的孩子,對數學的學習更加刻苦,老師說會成為作家的孩子,語文成績更加出類拔萃。孩子們不再貪玩,不用像以前那樣嚴加管教,孩子們也都變得十分自覺。因為他們都被灌輸了這樣的信念:他們將來都是傑出的人,而有貪玩、不刻苦等惡習的孩子都是成不了傑出人才的。
家長們很納悶兒,也將信將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師道破了天機?就這樣過去了幾年,奇跡發生了。這些孩子到了參加高考的時候,大部分都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