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數,一元十二會,混飩初分,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以明天地人三才,皆自一氣而生也。
有詩讚道:
高臥九重雲,蒲團了道真;
天地玄黃外,吾當掌教尊。
盤古生太極,兩儀四相循;
玄門都領袖,一氣化鴻鈞。
此詩單道這太極真人鴻鈞老祖,創立玄門,以大道證化萬物,三界之內,有九竅者,皆拜伏大道,道傳諸友,便有闡、截、釋、天道之分。
話說洪荒演化,盤古真人、太極真人、女媧聖女,煉地水火風,開這清明世界。盤古破鴻蒙,清濁始辨,太極生兩儀四相,定日、月、星、辰。女媧立五行,始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
三聖之後,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乃有巫、妖、人三族,得三才之氣,遂仗那取巧之智慧,微末之法力,依侍開天辟地時所留之靈寶,將這個清明世界攪得烏煙瘴氣,征戰不休。上古乃有眾神之戰,巫門微末;元前遂有封神之役,妖遂少行;後三教罰天,人教之興,儼然三界之主。太極真人歎曰: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
始有這場三族之間的再次爭持——淩海應劫而生!
神州大地,不知何處的一座山中,但見秀氣磅礴,蒼鬆蔚然,晨光夕曦,煙浮霞映。一座茅屋之前,秀壘數仞,竹箭搖風,綠逸有致。左則嘉樹青藤,不覺令人襟懷若滌,神悅心清。起繞屋右,潭得龍泉,峰為象鼻,岩曰佛手,井號上方,莫不沁潔奇幻,克肖其名。而古洞中雕像列鐫,說不出清靜自然。
山中茅屋,一個穿著漢代衣冠的老者正揮毫疾書,身後恭敬的立著一個年輕人,“師尊這溪山積雪兔並草書雪詩當真靈通神達,已得那甘露之果。”
老者擱下手中的筆,臉上浮現了淡淡的微笑,“我玄門中,視不用眼,聽不需耳,回光返照,生道常存。這元嬰祭練,正須這內視之法。那吐納咽漱按摩采取者皆小道耳,所以先前至人,返老還童,太一含真,都有關鍵所在。沉心靜坐,虛身若鼎,以右腎為太陽,左腎為太陰,陽氣入精海則化紅,陰氣入精海則化白,紅白交結,元嬰可期,若得元嬰遨遊,則脫離天地算數矣……不好,玄武竟然失落了暗黑珠,六大魔神潛逃!這巫門封印,自上古眾神之戰時,三教罰天之時,幾乎破開,大巫九鳳、巴立明、白起,尚還是我道中人,不過部族尚少,不足為慮,如今六魔神之力,堪比五帝龍神,可歎蒼生又要塗炭。”
老者閉目良久,“去棲霞洞喚你師弟來。”
“弟子參見掌教師尊。”不消幾個呼吸功夫,一個年輕道童來到屋中。
“如今六魔脫逃,聖皇降世,正要借此機緣完我大道,你即入我門,當下山走這一遭。”
“請問師尊,這聖皇何等模樣?”那道童躬身問道。
“這聖皇乃是當年人皇棄世,三天神合天皇地皇力量分立五尊者為人間帝君,女媧娘娘、伏羲聖人、軒轅尊者各有苗裔在人界,其族俱有聖皇人選,還有一支神秘種族不知為何也有天命,隱隱有些魔氣,我也推算不出,你師姐久處塵世,你可先到她那去處,我自吩咐與她。”
“弟子尊法旨。”他一時對那神秘種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好像有什麼在冥冥中召喚他一般,而且女媧、伏羲、軒轅都是神中之神,每個修道之士聞得他們的名字都會有從心底的崇敬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