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不離山,龍不離海】 比喻不能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或有利於自己的地
方。古立高《隆冬》第四十四章:“虎不離山,龍不離海,做官也做地方官,縣官不如現管
。”
【呼蛇容易遣蛇難】 比喻一旦與難纏的人發生來往,就很難擺脫他。《警
世通言》第十六卷:“你將為常言俗語道:‘呼蛇容易遣蛇難’,怕日久歲深,盤費重大。
”
【剪草除根,萌芽不發】 比喻徹底除去禍根,以免後患。《合漢衫》第三
折:“隻要打死了他方才稱心,卻是為何?常言道,剪草除根,萌芽不發,那小廝少不得打
死在我手裏。”亦作“斬草除根,萌芽不發”。《水滸傳》第四十九回:“與我一發斬草除
根,萌芽不發。”亦作“斬草要除根”。《老殘遊記》第五回:“這人無論冤枉不冤枉,若
放了他,一定不能甘心,將來連我前程都保不住。俗語說的好,‘斬草要除根’,就是這個
道理。”
【揀日不如撞日】 撞日:指碰巧遇上的日子。與其選擇吉利日子做事,不
如在碰巧遇上的日子裏做事。意謂不必再另外選日子,當即辦事就好。揀日不如撞日高陽《
草莽英雄》:阿狗看得傻了,自覺不便大呼小叫,隻招手等王翠翹走到麵前,方始問道:“
到底怎麼回事?”“你不是說要娶照子嗎?揀日不如撞日,不如趁今天就辦喜事,早入洞房
。兄弟,”王翠翹笑著問:“你怎麼謝媒?”
【近火先焦】 比喻最臨近危險境地的先遭殃。《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若是伯伯不肯去時,我們自去上梁山泊去了。如今朝廷有甚分曉,走了的倒沒事,見在的便
吃官司。常言道:‘近火先焦。’”
【解鈴還得係鈴人】 要解下鈴子,還得讓係鈴的人去。比喻誰惹出的問題
由誰去解決。本為佛教禪宗語。《三寶太監西洋記》第二十五回:“自古道:虎項金鈴誰去
解,解鈴還得係鈴人。我們當初那知得甚麼西洋,那知得什麼取寶,都是天師國師二人所奏
;今日我兵不利,夷女猖狂,不免還得在天師國師身上。”亦作“解鈴還是係鈴人”。《紅
樓夢》第九十回:“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是係鈴人。”
【酒後道真言】 意謂醉酒後會說出真實想法。《楊家府演義》第二卷:“
仁美曰:‘醉人口中之詞,何足為據。’寇準曰:‘酒後道真言。’”亦作“酒後吐真言”
。曹禺《王昭君》第四幕:“王龍喝醉了。酒後吐真言,他說,三個月前單於在長安求親的
時候,長安朝廷原來是想扣押單於的。”
【酒後無德】 謂醉酒後往往會做出不道德的事。《凍蘇秦》第三?折:“
這廝原來酒後無德,撒酒風那!”《紅樓夢》第四十五回:“平姑娘,過來,我當著你大奶
奶、姑娘們替你賠了不是,擔待我‘酒後無德’罷!”
【酒亂性,色迷人】 舊謂飲酒會搞壞人的性情,女色會使人迷戀沉淪。《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自古道:‘酒亂性,色迷人。’那婦人三杯酒落肚,便覺有些朦朧
上來。”
【聚者易散,散者難聚】 謂積聚起來的錢財很容易花銷掉,而花銷掉的錢
財卻很難再積聚起來。《歧路燈》第八十五回:“大相公是花費慣了的手段,萬一花費了這
個錢,是聚者易散,散者難聚。到那時候後悔起來,幹急沒法兒。”
【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 比喻再精明或厲害的人也有疏忽、大意的時候。
《龍圖耳錄》第四十一回:“這個防也不是常法兒,‘老虎還有個打盹兒的時候’,倘或防
不到,那不是饑荒麼?”
【利器入手,不可假人】 假:給與。比喻到手的權力不可以給別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