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洗凡軒(下)(1 / 3)

淩霄端坐於洗凡軒正殿中央的太師椅上,身後殿中央煙香彌漫,高堂所供三尊大佛,乃是過去佛燃燈古佛,現在釋迦牟尼佛和未來佛彌勒佛。大殿兩側是十八羅漢塑像,神態各異、法相萬千。

“很好,很好。”淩霄輕捋長須,笑眯眯地看著訥訥無語的楊陌,道:“這怨我了,竟沒看出你這麼能睡……”

楊陌一個激靈,忙道:“師公在上,徒孫知錯了,今天不過是太過困頓——下不為例,下不為例。”

淩霄揮揮手道:“你也莫要慌,你的事我已經聽正瑾講了,心裏也自有數。你便放心罷,今次之事我不會追究,隻願真如你所言,下不為例。”

楊陌把頭點得如小雞啄米,不迭道:“這個一定,這個一定。”

一旁的大師兄閔正澤插嘴道:“對啊,且不說什麼目無規章、耽誤正事,便是讓這麼多師伯師叔、師兄師姐等你一人就已不妥。”

楊陌點頭哈腰道:“那是那是,還請各位見諒,下不為例,下不為例。”

淩霄截斷話頭道:“好了,正澤你也別教訓他了,陌兒是個明白人,相信這等小錯以後也不會再犯。”

楊陌直聽得連連點頭附和,閔正澤本也是寬厚之人,當下一笑而過,也不再多說。

“好了,”淩霄掃一眼座下眾人,正色道:“人既已到齊,那現下便例行拜師之禮吧。你們三人,從今日起拜入棲霞齋門下,自為我棲霞齋中人,當受齋中清規戒條所限,但同時也得享福澤,可窺天道——你們現在若有生悔意,大可出齋下山,我不會阻攔。”

如此問得三遍,座下均寂然無語,隻聽楊陌大聲道:“師公,我們不會後悔的,你放心好了!現在便快快行拜師禮吧!”

見他如此猴急,周圍眾人都是忍俊不禁,淩霄也忍住笑道:“那好,我們便到後殿去吧。”

楊陌隨眾人來到後殿,卻見後殿倒是空蕩蕩的沒什麼擺設,隻當中掛一畫像,兩旁列著十數個靈牌,細細一數,左七右八,合計十五個。

淩霄指著後殿當中的畫像道:“這是棲霞齋開山祖師爺鬱真上人,你們便對他磕三個響頭吧。”

楊陌三人並排而跪,“咚咚咚”地對著鬱真上人的畫像磕了三個響頭。

磕完響頭後,楊陌抬眼望去,隻見畫像中人傲立山巔,背負長劍,右手捏一劍訣,一襲青衣隨風舞動,躊躇滿誌地遠眺天邊,眉目甚是俊秀。

楊陌不由讚道:“祖師爺原來生得這般俊!”

淩霄一笑道:“身軀不過一副臭皮囊,所謂美醜,百年之後也終須化作塵土。祖師爺胸懷大誌,心係天下蒼生,這些方是我輩中人需要學習的。”

楊陌點頭道:“那是那是。”

淩霄又道:“這兩邊供的是棲霞齋曆代十五位齋主的靈位,你們也給他們磕三個響頭吧。”

楊陌一聽大驚失色道:“那豈不是要磕四十多個響頭?”淩霄道:“這倒不必,你們左右各磕三個響頭便是。”

待磕完響頭,楊陌忍不住又問道:“齋主也會死麼?”

淩霄一愣道:“這個自然,人非佛祖,性命或許各有長短,但終難逃一死。莫說是人了,便是那天人也有五衰之時啊。”

楊陌“哦”了一聲道:“我還道棲霞齋裏的都是神仙,永遠不會死呢。”又指著鬱真上人的畫像問道:“那怎的沒給祖師爺設個靈位?”

淩霄道:“五百年前祖師爺閉關一年,終領悟天道,在後山飛仙崖悟得天道,飛仙而去,從此不見影蹤,自然沒有靈位了。”

楊陌咋舌道:“飛仙?那便是練成神仙了麼?”

淩霄點頭道:“得道飛仙之事,古已有之,昔年淮南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便是一例。”一擺手道:“你也莫要多問了,這些個事日後你自然終會知曉。你若再如這般問下去,隻怕這拜師之禮得拖到亥時也未能行完呢。”

聽得這話,楊陌自是有再多問題也不敢多問。接下來依照規矩,三人又給淩霄磕了三個響頭,各自給淩霄斟茶,這拜師禮總算是完成了第一步,三人自此已算入了棲霞齋的門。

既已算入門,淩霄當下便給三人講解門中規誡。大唐之風向佛,棲霞齋中人平日多研習佛經,算得上是佛門俗家弟子,可受五戒或菩薩戒,當下淩霄為三人細細講解。

五戒乃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菩薩戒其中又分六重戒和二十八輕戒,頗為詳細煩冗,囊括甚多,如見乞不與戒、飲有蟲水戒、販賣鬥秤不平戒、商賈不輸官稅戒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