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唐家二少(上)(1 / 2)

近些年來蜀中唐門日漸勢衰,唐家堡外雜草叢生、人跡罕至,顯得荒荒涼涼的,淩霄、楊陌、俞廉,連帶他背著的趙泰康,一行四人在路口徘徊了一陣子,遠遠地望著唐家大門。俞廉心頭暗歎,一別二十餘年,隻見唐家過得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唐家一門日衰,說到底多少跟自己分不開關係,腦中胡思亂想,抬腳便要往唐家堡走去,卻被淩霄一把拉住。

淩霄見唐家堡這般落魄景象也是眉頭大皺,道:“這唐家若二十年來過得興盛發達倒也罷了,說不定不與我們計較這些陳年舊事,但如今這般衰微,隻怕見了麵便把怒火都撒我們三人身上了。也罷,我們先不急,還是隨陌兒上蜀山請尹大俠來做個說客吧。”

俞廉心中也正忐忑不安,聽得這話自然點頭答應。

唐家堡在璧山境內,蜀山派位於渝州附近,兩地距離不遠,兼之幾人有功夫在身,不過用得一個時辰便來到了蜀山腳下。

三人站在蜀山之下,仰頭望去,隻見蜀山高聳入雲、雄壯險峻,山體覆滿青綠色的植被,隻覺強大的靈氣從山脈中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端的是鍾靈毓秀、人傑地靈之處,百年前詩仙李白至蜀中遊曆,曾作詩《蜀道難》極言蜀地群山之險峻、山道之難行,詩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如今親眼所見,楊陌隻覺所言非虛,若是真個登山而上,那便似乎是離天也不過數丈遠了。若將山與人來比作,棲霞山秀美精巧,便是江南水鄉秀氣的漁家女子,這蜀山卻是高大雄峻,像極了川蜀之地吃慣辣椒、便是連性格也直爽火辣的山中漢子。

俞廉不由讚歎道:“好一個蜀山!這等雄偉的環境,這等強大的靈力,難怪能世代人才輩出,盡聚道派翹楚。在這種仙境般的地方住上個十年八年,莫說功力大進,便是連性命也能多增幾年!”

淩霄笑道:“蜀山派掌門馬元清馬真人與我神交多年,惜隻在二十年前的神魔大戰時有過一麵之緣,如今一別二十載,終歸還是我先坐不住,上蜀山來找他啦!”

三人相視一笑,俞廉將背上的趙泰康往上托了托,回頭輕聲道:“泰康,蜀山到了!你放心,我們一定能救你平安的!”趙泰康雖已轉醒,但神誌仍不太清醒,聽得這話隻微微“嗯”了一聲便又不在言語,將冰冷的身軀緊緊伏在師父背上。

三人往大門行去,門口的弟子早瞧見他們,見來者氣度非凡,早已知道不是尋常人物,當下趕上來恭敬地問道:“請問幾位上蜀山來有何貴幹?”

“我有事情要求見馬真人,”淩霄答道,待看見那名蜀山弟子為難的神色,一笑道:“你便說是棲霞齋淩霄求見。”

“您是淩霄大師?”那弟子驚疑不定,沒料到麵前這人竟是名震大唐的佛門宗師級的棲霞齋齋主靈霄,不由上上下下地打量來人,卻是心頭狐疑,想那淩霄成名也有個三四十年了,眼前這人看起來不過三十歲年紀,怎麼可能是淩霄呢?

楊陌嘻嘻一笑,道:“別看啦,這真是如假包換的棲霞齋齋主!你以為我師公是個糟老頭子麼?”那弟子不敢駁嘴,忙匆匆上山稟報去了。

見那弟子自始至終一臉茫然地神色,待他走後,楊陌偷偷一樂,道:“師公,若是再過得十多年再來,你成了個小孩子模樣,隻怕再報姓名時直接就被人拿掃帚趕下山啦!他們說:‘去去去,哪裏來的野小孩?連我的年紀都沒到就敢冒充棲霞齋齋主?’哈哈哈!”

淩霄聞言失笑道:“小鬼頭,哪裏來的這麼多瞎念頭!”說到“小鬼頭”不免又想起楊陌的前世,淩霄偷眼望去,見他神色如常,這次平定鬼亂回來後也未覺他有何不妥,這才心中微定。

過不得多時,便聽“噔噔噔噔”的足音,那弟子匆匆下山,恭敬地對三人道:“三位貴客,請進!”

三人隨那弟子拾級而上,方走到一半便見一名藍袍道士迎麵而來,淩霄見得來人,不由脫口道:“馬真人,竟勞動您大駕!”忙迎上前去。

馬元清先是一愣,這才認出來人是淩霄,拱手笑道:“一別二十三載,淩兄真是越活越年輕啦!便連我方才也差點沒認出來,還以為是您的高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