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紀曉嵐妙對佳語

紀曉嵐是清乾隆年間禮部尚書大學士,生性詼諧,才思敏捷,常有急智奇思,語驚四座,妙趣橫生。

乾隆年間,有一年工部發生火災,皇上命令大司空金簡召集民重建,但對外地遭受水澇災的黎民百姓卻不聞不問。當時京城裏有人便創作一句上聯欲求應對:

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

此聯語含譏刺,頗得人心,所以傳抄者紛紜;但又因句含有“金、木、水、火、土”五字,對起來頗費周折。當時朝中有位中書舍人,昏庸無能,但又想在這個難題上露一手,因此便去請文人紀曉嵐相助。紀曉嵐聽他念罷上聯後,便先打招呼說:“隻要您什麼都不忌諱,我馬上就能作答。”

中書舍人說:“隻要對得上,我什麼也不忌諱,您盡管說吧!”紀曉嵐於是對出下聯:

南人北相,中書君什麼東西

原來這位中書舍人是北京南邊的一個縣裏人,由南抵北為相,故稱“南人北相”;此下聯中包含了“東、西、南、北、中”五個字,與上聯“金、木、水、火、土”對得再巧不過。

舊時常把財神爺、藥王爺同供一龕。紀曉嵐為之作對雲:

有錢難買命

無藥可醫貧

紀曉嵐常侍皇帝之側,給乾隆講書讀詩,時間長了,思念老家,但又不好直接向皇上提出來。

乾隆皇帝看出紀曉嵐有心事,便說:“紀曉嵐,看你悒鬱不樂,必有心事在懷,讓我猜詳一下如何?”

紀曉嵐問:“陛下如何猜詳?”

乾隆說:“我看你是: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紀曉嵐立刻跪下說:“聖上明鑒。如蒙陛下恩準,給假回鄉省親,紀曉嵐感戴聖恩。我便:

“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

乾隆出拆寫上聯,紀曉嵐答拆字下聯,對仗工整,對答如流。乾隆心中大為高興,即準紀曉嵐回鄉省親。

“後生更比先生長”

解縉幼年苦學多才,長於巧對,十歲時就小有名氣。一日,出身翰林的曹尚書想考他。一見麵,曹尚書便道:“老夫欲揀幾句聯語,你可能和對?”解縉從容答道:“後生才疏學淺,堂上獻醜,還望大人海涵。”曹尚書麵對牆上一副墨跡,脫口說道:

醉愛羲之跡

解縉隨口吟就:

狂吟“白也”詩

曹尚書又出一聯:

風吹馬尾千條線

解縉對曰:

日照龍麟萬點金

曹尚書見未能考住解縉,指著屏風上的畫幅又出一聯:

龍不吟,虎不嘯,魚不躍,蟾不跳,

笑煞落頭劉海

解縉指著案上的棋子說:

車無輪,馬無鞍,象無牙,炮無火,

活捉寨內老將

話音剛落,曹尚書額頭生冷汗,但還不甘罷休,又以教訓的口吻道: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還在孔子上

隱意我老夫子終究還是比你小娃娃行。沒想到解縉沉思片刻,遂得一聯回敬:

眉先生,發後生,後生更比先生長

此聯寓意深刻,暗含譏諷,解縉語聲一落,看客們拍案叫絕,曹尚書隻得佯醉而退。

笑佛聯

幾處名勝,有笑眯眯、樂哈哈的大肚彌勒佛,彌勒佛旁,更有意味無窮的對聯。

南京多寶寺彌勒佛旁的對聯是: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北京潭柘寺和廣州榕寺的彌勒佛旁的對聯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四川樂山淩雲寺彌勒佛旁的對聯是: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來觀去,觀他人總有高有低

狂泉

昔有一國,國中有水,號曰狂泉,飲之無不狂。國君穿井而飲,獨得無恙。國人反謂國君之不狂為狂,於是聚謀共執國君,療其狂疾,火艾針藥畢具。君不任其苦,酌泉飲之即狂矣。(《袁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