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自由泳的基本概況
自由泳運動的競賽與裁判
學校水上運動的競賽與裁判學校體育運動會單項競賽與裁判
曆史發展
(1)最早起源
自由泳的起源曆史悠久,從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古代遺物中,都可以發現類似於今天的自由泳技術的遊泳姿勢。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一個亞述浮雕上,以及公元前750年的一個希臘花瓶上,也發現了兩臂輪流劃水的遊法。
據現有資料記載,較早采用兩臂輪流劃水的是一個英國人丁·杜魯穗金。以後又相繼出現了配合兩腿的上下打水動作,兩次打腿和拖腿的自由泳技術。
(2)最初競賽
1900年舉行的第二屆奧運會上,匈牙利人哈爾曼就是采用兩臂輪流劃水、拖腿的方法獲得了200米的銅牌、400米競賽的金牌。接著他在第三屆奧運會上又取得了50米和100米自由泳競賽的金牌。後來一個英國人查·卡維爾創造了兩腿輪流打水的方法,為自由泳技術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3)奠定基礎
1922年美國人韋斯摩勒用兩臂輪流劃水各一次、兩腿打水6次的方法,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成為第一個突破100米自由泳1分鍾大關的運動員。他的技術被認為是奠定了現代自由泳技術的基礎。
(4)新的發展
20世紀30年代,兩臂前交叉的技術在泳壇上盛行,並一直流傳至20世紀50年代。隨著運動成績不斷的提高出現了4次打腿的技術。1949年日本運動員古橋首先采用4次打腿技術,創造了1500米自由泳的新的世界紀錄。
泳壇人士一方麵承認采用這種技術能使動作頻率加快,另一方麵以怕改變腿打水6次的技術而影響成績,因此古橋的技術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
到了1956年,澳大利亞運動員羅斯采用該技術,第一次突破1500米自由泳18分鍾大關;同年,在墨爾本舉行的第十六屆奧運會上,美國運動員沙利也采用4次打腿的自由泳技術,將自由泳的世界紀錄提高到17分529秒;在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運動員采用4次打腿兩臂中交叉的配合技術,多次創造中短距離自由泳的全國紀錄,於是4次打腿的技術開始引起國內外體壇人士的注意。
(6)發展現狀
然而,隨著遊泳運動的迅速發展,人們又不滿足於4次打水技術。1964年在東京舉行的第十八屆奧運會上,澳大利亞運動員溫德爾采用兩次打腿的自由泳技術,獲得了1500米冠軍,並把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提高到17分17秒;1968年在墨西哥舉行的第十九屆奧運會上,有7名是采用兩次打腿技術。
進入20世紀70年代,不少優秀運動員采用兩次打腿兩臂中後交叉的配合技術,在長短距離自由泳項目中均取得了出色的成績。於是這項技術開始發展起來。目前世界上短距離運動員多數采用六次打腿技術,長距離運動員多數采用兩次打腿技術。
自由泳簡介
(1)競技項目
①地位自由泳是競技遊泳競賽項目之一。其規則是由國際泳聯總會製訂的。自由泳實用性強,在奧運會遊泳競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②項目奧運會自由泳項目男子有50米、100米、2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7項;女子有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100米接力6項。自由泳項目在全部遊泳項目31項中占13項,而且混合泳和混合泳接力中也包括自由泳,因此自由泳往往被看做是衡量一個國家遊泳水平的標誌。
(3)常見泳姿
①不受限製自由泳嚴格的來說不是一種遊泳姿勢,自由泳的意思是參賽者可以使用任何姿勢。自由泳競賽的規則幾乎沒有任何的限製;
②采用方式自由泳競賽選手可以采用爬泳、狗爬式遊泳或側泳。混合泳競賽的自由泳部分,選手不可以使用蛙泳、蝶泳、或仰泳。幾乎所有自由泳選手選用爬泳,因為速度快。低級自由泳競賽常見遊運動員使用非爬泳姿勢。奧運會裏,爬泳幾乎是唯一的自由泳姿勢,致使人們把爬泳也稱為自由泳;
③爬泳動作像爬行,即雙臂輪流劃水和兩腿上下交替打水。這種姿勢結構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勻,是目前最快、最省力的一種遊泳姿勢。
(4)技術特點
自由泳的基本技術特點是,人體俯臥水中,頭肩稍高於水麵,遊進時軀幹繞身體縱軸適當左右滾動,兩臂輪流劃水推動身體前進。手入水後劃水路線呈S形,呼吸與劃水動作協調。當臂用力劃水時,利用水流在頭兩側形成的波穀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