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蝶泳技術動作
技術組成
蝶泳身體姿勢、蝶泳腿部技術、蝶泳手臂技術、蝶泳配合技術。
身體姿勢
(1)無固定姿勢
蝶泳時,身體俯臥在水中,依靠兩臂強有力的劃水和腿的波浪形打水動作推動身體前進,沒有固定的身體姿勢。
(2)要變化位置
蝶泳的身體姿勢與其他泳姿不同,它沒有固定的身體位置。在遊進中軀幹各部分和頭不斷改變彼此間的相對位置。頭和軀幹有時露出水麵、有時潛入水中,形成波浪形式上下起伏的變化位置。
(3)有節奏擺動
蝶泳在遊進中,是以腰際為中心,軀幹和腿做有節奏的擺動,發力點在腰腹部。然後以大腿帶動小腿,兩腿一起做上下的鞭狀打水動作。而這些動作與頭和臂部的動作緊密聯係在一起,形成蝶泳所特有的波浪動作,因此前進時身體的阻力較小。
腿部技術
(1)兩腿並攏
蝶泳打水時,兩腿自然並攏,腳跟稍微分開成“內八字”,當兩腿在前一劃水周期向下打水結束後,兩腳處於最低點,膝關節伸直,臀部上抬至水麵,髖關節屈成約160度。
(2)兩腿上移
然後兩腿伸直向上移動,髖關節逐漸展開,臀部下沉。當兩腿繼續向上時,大腿開始下壓,膝關節隨大腿下壓,動作自然彎曲,大腿繼續加速向下。
(3)兩腳打水
隨著屈膝程度的增加,腳抬至接近水麵時,臀部下降到最低點,膝關節彎曲成約110度角至130度角時,腳向上抬至最高點,並準確向下後方打水。
(4)小腿推水
當腳向下打水時,踝關節放鬆,腳麵繃直,然後和小腿隨大腿加速向後下方推水。雙腳繼續加速向下後方打水,動作尚未結束時,大腿又開始向上移動,當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向下打水的動作即結束。
(5)腰部發力
蝶泳腿的打水動作是由腰部發力,經過髖、膝、踝關節並與軀幹、脊柱動作相協調一致配合完成的。腳的運動方向是向下和向後,其向下的幅度大於向後的幅度。
(6)打腿重點
腿向上抬起時,膝關節必須伸直,如果稍有彎曲,小腿的背麵將產生很大的阻力。此外,向上抬腿時,不要過於用力,以便減少阻力。打腿的重點應放在向下打水動作上,腿向下打水的速度應比向上抬腿快約兩倍多。
臂部技術
(1)技術環節
蝶泳臂的劃水動作是產生推進力的主要因素,並且相對其他姿勢來說是較大的。蝶泳臂的劃水是兩臂在頭前入水,同時沿身體兩側做曲線劃水。它的技術環節分為:入水、抱水、劃水、推水和空中移臂等幾個階段。
(2)入水
蝶泳臂入水點基本上在肩的延長線上,兩臂同時入水。入水時肘稍屈並略高於小臂,手掌領先,並約與水麵成45度角,然後帶動小臂和大臂依次入水。入水階段,由於前臂外側旋轉動作,掌心由向外側積極轉向外側後。
(3)抱水
臂入水後,手和前臂繼續外旋,進入抱水階段。抱水時,手的運動方向為向外——向後——向下。隨著前臂的外旋,掌心由向外側後轉為向後方向,接著進入劃水階段。
(4)劃水
在臂進入劃水階段時,前臂和手掌是劃水的主要對水麵。屈肘,使肘部保持較高的位置。前臂外旋動作和逐步加大屈臂的動作是同時進行的,當兩臂劃至肩下方時,小臂和大臂的角度約成90度至100度,當兩手劃至腹下時,兩手距離最近,然後轉入推水動作。
(5)推水